APP下载

生活之上
——“走进美食世界”习作教学手记

2017-03-04陈鑫颖

师道(人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臭豆腐美食习作

陈鑫颖

生活之上
——“走进美食世界”习作教学手记

陈鑫颖

前不久,我接受了徐州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的邀请,参加他们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活动展示,时间在五一假期前一天。虽然只是一次借班上课,但通过 “走进美食世界”这种情境性体验活动来展开的习作教学,也可视为 “美食入课”课程开发的一次课例。

“体验”是诠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狄尔泰加以术语化,在德文中有 “亲历” “亲见”之意,体验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篇作文都是 “体验式”的。

我开始筛选素材。手中的这本《至味在人间》彻底将我征服了,它的作者是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那部纪录片用高清镜头摄取了大江南北美食的种种诱人形态,追踪美食背后人的故事,探寻中国人寄托在美食上的文化和情感。一部影片,一本书,唤起人们对日常的关注,对生活艺术的感悟和追求。

长假将至, “五省通衢”徐州必将迎来南来北往的游客。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拥有怎样一张美食名片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徐州的美食世界。

我是谁?身份建构的意义

这里的身份建构,指学习者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赋予自己新的社会角色,从而以这种角色的视角参与活动,进行体验。

本课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食客,而是传播美食文化的杂志记者。

师:明天就是五一长假,徐州肯定会迎来许许多多游客,游客里面有很多是奔着我们徐州的美食来的。我们今天成立一个美食编辑部,我们这些美食记者,一起合作,编辑一本主题为 《舌尖上的家乡》的美食杂志,向游客们推荐家乡的美食,让大家透过你的文字,感受徐州的美食文化。现在我们就都是美食记者了,你想把哪道美食放到杂志里,为什么?

生:我推荐小孩儿苏,这道美食在徐州老少咸宜,它的味道又甜又酥又脆,而且……商标是孩子样的,很可爱。

师:我好像小时候吃到过,有种童年的回忆在里面。

生:我会在这里刊出东坡回赠肉,因为它不仅油而不腻,入口即化,而且它还有一段历史典故。

师:这很能代表咱们徐州的美食文化。

生:我推荐的是啥汤,啥汤入口麻辣鲜香,当年彭祖用啥汤治好了尧帝的病,所以被奉为大彭之国的领导人,被称为彭祖。

师:你推荐的啥汤和他推荐的美食可以放在一个专栏。都有典故。

课堂上的角色建构能将学生引向不一样的精神世界。美食记者这个角色,对于学生来说,陌生而神秘,让他们一下子 “想要成为他”。这一段师生的交流,除了拓宽学生选材范围,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有学生推荐美食时用了 “我会在这里刊出”这样的说法,教者评点时建议把两种都有典故的美食放在一个 “专栏”。这些细节,构建了 “真实”的虚拟角色。因此,其后走进小巷寻访美食时,他们背负着使命,兴致盎然地动用全身器官感受美食的色香味形。此时的体验活动,虽然没有可以触摸的实物,却在学生的内心形成了真实的生活图景,其后的 “品尝”过程虽只在想象中进行,却活色生香。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臭豆腐,方形的。

师:还有谁也注意到臭豆腐的形状了?

生:不仅是方形的,而且是正方形的。

生:它是正正方方的。

师:注意到没有,刚出锅的臭豆腐……

生:饱满。

生:鼓鼓囊囊的。

生:膨胀的,像一个吹足了气的气球,而且是金黄色的。

师:你还注意到了颜色。

生:它上面浇了一层辣椒酱。颜色是鲜红色的。

生:旁边还放着一大堆的菜……黄瓜条。

师:这个色彩搭配谁来说一说?

生:这道菜是由金黄、鲜红和鲜绿组成的。

师:鲜红和鲜绿,可不可以换一个词?

生:整道菜是由鲜红、金黄和翠绿组成的。

生:像是翠绿的叶衬托着鲜红的花。

师:你看,他展开了想象,这个颜色就美了。

师:你闻一闻。

生:又臭又香的。

生:它是臭中带香,香中带臭。

师:这句话特别的准确,这是臭豆腐和别的美食不一样的地方。它的这种 “不一样”就是这道美食的特点。我们介绍美食的时候就要抓住特点来介绍。那还等什么呀,赶紧尝一口啊!

生:外酥里嫩。

生:香香的辣辣的。

师:有没有蘸汤汁儿吃的?

生:里面的汤溢到嘴里,有时候还会溢出来。

师:他这么一描述就让人流口水了,谁还会像他这样描述的?

生:你一开始吃它还感觉有点臭,可是吃下去就觉得香,回味无穷。

生:只要咬一口,汤汁就会迸出来,迸到满嘴都是。

生:虽然闻着特别臭,但是吃着就容易上瘾,一口也停不下来。

从最初的只能用 “方形的”来描述,到最终对颜色、香气、滋味的细腻表达,在教者搭建的一个个“脚手架”的引导下, “美食记者”有目的地动用眼耳口鼻,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所谓观察, “不是机械的反映,它不同于观看,而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主体的预期。没有预期,会视而不见。”(孙绍振语)

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著名作家金曾豪描写的臭豆腐片段。

那是一种 “极香的臭”,一种“极臭的香”,一种香臭难分的味道。这种难以言表的味道独特、强烈、极具渗透力,一下子就使人管辖食欲的那部分神经和器官处于亢奋状态。常言道: “臭豆腐,闻着臭,吃时香。”和烘山芋一样,有了这份惹人的味儿,卖臭豆腐是不需要高声叫卖的。有人说这味儿带钩。

如果只买几块吃,卖家就把炸成金黄色的臭豆腐放在一片绿色的通心叶上递给你。锅边小几上备有红色的辣酱,任你抹去。翠绿、金黄、鲜红组合一处,悦目得很。花几分钱就可获得味觉、嗅觉、视觉三方面的愉悦,岂不妙哉! (节选自金曾豪 《蓝调江南》)

我请学生——这些美食记者们鉴赏 “资深美食作家”的文稿,圈画出精彩之处,和同一个专栏组的其他记者交流,结合自己要介绍的美食谈启发:

生: (朗读第一句)我觉得作家把臭豆腐那种复杂的香味儿写得很传神。

师:臭豆腐的味道就是特点,这位作家用了整整一小节写,可谓浓墨重彩。他还用什么办法把特点写具体?

生:他还说我们管辖食欲的神经和器官处于亢奋状态,就是非常非常兴奋。吃了臭豆腐,我们的器官兴奋了,神经兴奋了,味蕾也兴奋了。

生:作家还引用了一句俗语来形容臭豆腐的香味。

师:你有没有联想到咱们这儿也有一句俗语?八义集的臭豆腐,“闻着臭,吃时香,吃完一缸又一缸”。俗语也可以帮我们把特点写出来。

生:我喜欢这句话: “这味儿带钩”。感觉你在远处闻着这个味儿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勾引你了。

生:你闻着这个味道就被钩子勾过去了。没办法不想它,不吃它。

师:你们看,看不见摸不着的香味被这位资深美食作家一写,味儿带钩,这段文字也带钩。

师:这段文字还有哪儿特别精彩?

学生交流描写颜色的语句。

师:其实刚才我们的一位美食记者也已经达到这个水平,请你再读这句话。欣赏了这段文字,对你想要介绍的美食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们要把特点写具体,要把外形、颜色写出来,也可以搜集一些民间俗语介绍,就像这句 “这味儿带钩”,要写得吸引人,让人看了就想吃这个东西。

在学生习作前出示例文是否会先入为主地限定学生思维?课后交流中有听课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这个例文的呈现而言,首先,学生习作并没有选择臭豆腐作为描写对象,臭豆腐只是作为一个例子,使学生知道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怎样抓住美食的特点写具体。其次,金曾豪的例段笔触生动,词汇丰富,运用多种方法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臭豆腐那复杂而特殊的香气,文字极具吸引力,无论是从习作思路上还是从描述细节上都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启迪。

学生们在一次又一次 “美食记者”的身份暗示下,尝试体会例文的修辞妙处,学习写作方法,并进行联想、归纳和迁移。此处的情境,既与真实的生活相通,又赋予学生另一重视角。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在这个想象中建构而成的杂志编辑部里,学生对自己有了专业的角色期待,全身心地投入到 “采风”过程中,从对写作知识的 “等待” “接纳”,转变为积极地获取,从而产生顿悟。

当我们谈论美食,我们该谈论什么?

美食,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为了生存,在丰衣足食的现代,它已然化为了更为抽象的符号,它凝聚着历史、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范畴的文化。人们热爱美食,追寻美食,对应的正是比生存更高的状态——存在。有时美食甚至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意象,沉淀在集体无意识中。事实上,在刚开始上课时,我把事先搜集到的徐州美食图片呈现出来后,引起了孩子和听课老师由衷而热烈的欢呼,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一种身份的认同。美食开启了徐州人意识深处的身份认同,这是非常具有行为意义的文化反应。这次是借班上课,时间仓促,其实这一堂作文指导课应该是一个完整习作指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切片,在此之前,我尝试给学生提供各种风格的样本,浸润于文字之中,走进别人的言语生命。从汪曾祺、周作人到金曾豪,乃至美食专栏撰稿人殳俏、蔡澜、沈宏非、梁文道,从悠然旷远、诗趣盎然到嬉笑怒骂、麻辣鲜香,仿佛给学生呈现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现场习作点评环节,在传统的自评互评基础上,我增添了一个配乐朗读。我告诉学生:我们写出来的文稿还有另外的用处,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把美食拍成视频,我们的文稿配上音乐可以成为纪录片的解说词。

当熟悉的 《舌尖上的中国》主题曲响起,积淀在人们心中的一系列意象被瞬间唤醒,那种为了创造和寻觅美食所经历的甜蜜的艰辛,远离故土依靠舌尖维系的或浓或淡的乡愁,美食传承的历史和文化,伴随着学生稚嫩的童音,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习作,升格成为创作,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此刻的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深深的自豪,也对习作的动机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

结课环节,我预告了假期生活:

现在,我们完成了美食记者初级班的培训。接下来的小长假里,我们可有得忙啦!我们要穿大街,过小巷,品美食,最好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美食。我们可以给这些美食拍照片,画图画,拍视频,配解说。这美食杂志可以印在纸上,也可以变成声音和影像,印在人们脑海里。

晋级高级研修班之前,我向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带着观众们走遍全国,发掘美食背后 “人”的故事,风靡全国。还有一本书 《至味在人间》,作者就是 《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他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家乡有多大?就那么一小块,就在舌尖上。美食记者们,家乡在舌尖上,文化在舌尖上,你们要用手中的笔写出美食和它背后的故事。期待你们的作品!

我们的作品,会有哪些呢?小报、杂志、摄影或手绘、微博和微信推送,微电影……这样,我的这堂习作指导课就呈现了一个开放的姿态:习作前是对阅读视阈的开放;习作中是对真实生活的开放;习作后是对审美世界的开放。

成尚荣先生在 《文化隐喻:重构语文教育》一文中写道: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话:我们每天都沐浴在文化之中,但倾我们之所知、所能也未必说出什么是文化。这正是文化的神秘之处。”美食,正是这样一个我们日日能见、习焉不察的文化载体,品味美食,我们品味到的是童年、亲情、乡愁、家国、想象、艺术……

一点题外话:在稿纸上营造精神家园

设计教案初稿时,我和学生先讨论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美食,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然后确定重点:抓住特点描写美食的色香味形。这个设计,顺应一般写作的构思过程,清晰分明却中规中矩,波澜不惊。于是在正式执教时,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流程,把美食的色香味形作为重点段落首先呈现,通过自主观察和例文鉴赏,指导学生紧扣特点写具体,最后引导思考完整习作的整体思路。

师:刚才我们尝试着抓住特点把色香味形写具体,下一课我们将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那么除了色香味形以外,还可以介绍美食的哪些方面呢?

相机归纳:典故,制作过程,品尝体验……像我们徐州它的美食背后还有文化还有典故还有故事。

师: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不是要按照老师这个顺序来写?

学生点头。

师:不一定的。稿纸是我们的自由王国,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顺序。

生:我想先写色香味形,因为这是美食最吸引读者的地方。

生:我想把制作过程放在最前面,因为这个过程充满创造性和艺术的美感。

生:我准备先写关于美食的传说,让美食带上浓浓的文化味儿。

师:我们在动笔之前要进行谋篇布局,有一个基本框架,还可以根据美食特点进行顺序的调整,这样就有无穷的组合方式,就可以写出不一样的精彩。这 “不一样”也是我们的特点呢!

这样的调整,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流程的改变,更多传递着一个思考:我们的写作是用文字在稿纸上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它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法度,但是也有无限的自由和多样的可能,应该打上专属于我们个人的印记。正如霍金的那个著名的隐喻: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方寸之间,神骛八荒,思接千载。这,也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帕克帕尔默说,最多的人追问方法,少量的人思考价值,极少的人反思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在生活的河流中前行,没有人能逃脱衣食住行的物质束缚,然而相对于动物而言,人还具有一些 “神性”,借助文字、图画、音乐和影像,人们构建了符号化的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得以在 “生活之上”审视生活,反思存在。而我,在 “美食”这个看似形而下的选题中,努力和学生们寻找形而上的意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臭豆腐美食习作
我为臭豆腐狂
臭豆腐女侠诞生记
美食
舌尖上的校门口
美食都被玩坏了
风味小吃——臭豆腐
习作展示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