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04王艺洁蒲春玲刘志有付万年刘金芝
王艺洁 蒲春玲 刘志有 胡 赛 付万年 刘金芝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艺洁 蒲春玲 刘志有 胡 赛 付万年 刘金芝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本文从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现状出发,在对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总结其主要影响因素归结为经济因素、城镇化因素和政策因素;最后为提高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配置提出了建议。
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乌鲁木齐县
1 建设用地相关内涵界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长,而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负担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由于土地资源的数量有限性,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1-4]。建设用地是指利用土地承载力所建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将其作为人类生产基地和生活场所,具有高度集约性、利用逆转的困难性和向外延伸扩张性等特点。本文所指的建设用地主要是由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组成[5]。
石忆邵,范华指出影响悉尼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规模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重大事件;黄大全,金浩然和赵星烁认为不同建设用地类型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且各影响因素对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张都有较强影响。王颐认为影响鹰潭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收益情况、城市产业结构[6-8]。
2 乌鲁木齐县概况
乌鲁木齐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首府乌鲁木齐唯一的市辖县。县辖5乡1镇即萨尔达坂乡、甘沟乡、永丰乡、板房沟乡、托里乡和水西沟镇。全县土地总面积为414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6.26万人,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26个民族,占总人口64.06%。截止到2014年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09亿元,第二产业5.70亿元,第三产业8.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43.45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3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7.1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增长18.30%。
3 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情况与因素分析
3.1 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县2011-2014年的土地数据,其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如下:
(1)建设用地数量呈下降态势。由于乌鲁木齐县一镇两乡移交给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管理,2011-2014年间建设用地总面积由20137.51公顷减少到18745.15公顷,但从各用地类型比例来看,2011年乌鲁木齐县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0.63%,交通运输用地占15.37%,水利设施用地占54%,2014年城镇、村庄工矿用地占总量的31.38%;交通运输用地占总量的15.42%;水利设施用地占总量的53.20%,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发展呈现稳定趋势。
(2)乌鲁木齐县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在合理阀域内。以乌鲁木齐县的户籍人口增长速度和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之比,计算出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其计算结果仅为0.1828。
(3)旅游设施用地增长幅度较大。乌鲁木齐县依托南山风景旅游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住宿等设施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乌鲁木齐县生产总值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3.2 影响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的因素分析
3.2.1 经济因素
建设用地的配置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而它们都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乌鲁木齐县的建设用地配置效率逐渐提高,而经济也随之增长,二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作为第三产业发展占主导地位的乌鲁木齐县,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建设用地比例占县域面积的很大比例,当乌鲁木齐县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建设用地面积审批程序的不断完善,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得到了控制。
3.2.2 城镇化因素
当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会有所减少,土地利用方式也会转变为集约型。随着乌鲁木齐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土地,这一状况促进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转变了建设用地利用方式。截止到2014年,乌鲁木齐县行政区划面积4141平方公里,为实现对其的严格保护,必须要进行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当人均各类用地增加,建设用地数量则会减少,则会影响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提高。
3.2.3 政策性因素
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所进行编制的城市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审批和供应有着一定的影响。2011年由于认识到城市蔓延发展的需要,将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和安宁渠镇建制移交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管理。而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水西沟镇和萨尔达坂乡,特别是由于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和乌鲁木齐县旅游优势,也是促进了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发展。由此可得,城市规划对建设用地配置的数量、空间布局都有影响。
同样,土地政策也是影响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土地出让金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土地直接收益的直接表现,在此背景下,建设用地配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其中存在的浪费、滥用、闲置情况也极为严重。在此影响下,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对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和规范土地市场的多项办法,如《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由此规范土地市场,建设用地配置数量得到了控制,也实现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4 结论和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应当尽早的出台完善的城市土地配置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遏制滥用土地、土地市场混乱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将现有的关于土地配置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废除不符合城市发展的相关规定,引导土地配置和使用的合法化、规范化,以需求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用法制促进土地规划的顺利实施,以法律法规确保土地规划实施的合法、合理化,并要保障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
(2)发挥政府职能,保证建设用地配置合理性。政府应规范土地市场的各种行为,避免土地市场中的违规违法现象的存在,打击土地市场中投机行为。当土地市场失灵时,政府及时应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干预修复。
(3)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配置效率。政府应当以监管者的身份对土地市场的调控机制进行完善、调整,弥补市场失灵的弊端,防止土地市场的投机行为,促进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对土地市场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布加以监督,要将完善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的管理作为重点。
(4)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乌鲁木齐县总体产业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依托南山特有的旅游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乌鲁木齐县的城镇化水平,使建设用地需求量下降,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乌鲁木齐县的建设用地配置效率。
[1]王良健,韩向华,李晖,罗宁波.土地供应绩效评估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0):121-128.
[2]易小燕,陈印军,肖碧林,李倩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01):10-13.
[3]王晓青,李建强.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1个省份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12(4):24-28.
[4]范辉,王立,周晋.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物元模型的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03):160-164+169.
[5]吴次芳.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石忆邵,范华.悉尼大都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09,(05):91-95.
[7]黄大全,金浩然,赵星烁.四类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4,(03):454-462.
[8]王颐.鹰潭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6.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Urumqi County
WANG YiJie PU Chunling LIU Zhiyou HU Sai FU Wannian LIU Jinzh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Urumqi County,this paper first elaborates the change of construction land,and sums up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to economic factors,urbanization factors and policy factors.Then,proposes th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 Urumqi County.
construction land;change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s;Urumqi County
王艺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蒲春玲,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研究
文献格式:王艺洁 等.乌鲁木齐县建设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4):200-201.
X21
A
1673-288X(2017)04-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