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鸭-稻”共作试验报告

2017-03-04

黑龙江水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鱼沟鸭舍鲫鱼

(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鱼-鸭-稻”共作试验报告

刘凤志

(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2016年,在“稻-鳅”共作和“稻-鱼”共作两个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鱼-鸭-稻”共作模式的试验。试验地点位于勃利县吉兴乡周宝军家稻田。试验取得了成功,实现每亩稻田增收918元,增效显著,鱼鸭稻共作模式在勃利县推广前景看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稻田的基本条件

试验稻田位于大四站镇到吉兴乡公路边。试验稻田面积100亩。水源系井水,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土质系黑色壤土,土质疏松,保肥、保水性好。田块平整,田块面积较大,且与周边连片,辐射面积万亩以上。电力设施齐全,三相电贯通试验田。

1.2 田间工程

在稻田内开挖鱼沟、鱼坑,鱼、鸭可由鱼坑自由通往田块各处。

开挖鱼沟:鱼沟挖成口字形,与田角处鱼坑相连。鱼沟宽50cm,深40cm,断面呈梯形。鱼沟外边距离田埂1m左右,以增加沟边水稻密植,充分发挥边际优势。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内埂高40cm、顶宽30cm、底宽50cm;外埂比内埂要加高加宽10cm左右。开挖鱼沟时间为泡田整地后。

1.3 设置防逃网

进排水口要设置防逃网,防止养殖鱼类逃跑。进水口埋置直径4寸以上硬塑管并在稻田端捆绑大眼过滤网袋,即可防止养殖鱼类顶水逃跑,野杂鱼也可进入稻田内,增加鸭子天然饵料;排水口埋置聚乙烯网片即可。另外,在稻田边界设置拦鸭网,确保鸭子在自家稻田内自由活动。

1.4 水稻种植

水稻种植品种为龙庆稻3号。5月15日开始插秧,5月20日结束。采用小型水稻插秧机插秧,行距9寸、株距4寸。插秧完成后,清理修整鱼沟损坏部位。

1.5 投放春片鱼种

5月末,稻苗返青,开始投放鲤鱼、鲫鱼春片鱼种。投放规格:鲤鱼平均尾重125g,鲫鱼平均尾重50g。鲤鱼共计投放600kg、4800尾,密度为鲤鱼48尾/亩;鲫鱼投放500kg、10000尾,密度为100尾/亩。

1.6 放养鸭苗

在田边空地建简易鸭舍60平方米。6月5日,投放鸭苗300只,每日天亮后放入稻田,喂鱼时间和晚间赶回鸭舍。

1.7 日常管理

1.7.1 饲料投喂

鱼类投喂:6月5日开始。投喂混合饲料,其中豆饼占50%,玉米面、麦麸子、米糠等占50%。每天投喂2次,上午8时一次,下午4时一次。检查养殖鱼类吃食情况,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随后将鸭子放入稻田内。

鸭子投喂:每天投喂2次,上午8时一次,下午4时一次。投喂饲料以玉米糠为主。

1.7.2 巡田

鱼鸭稻共作,要经常巡田,每日最少三次。一是检查进排水口防逃网是否有损坏,防止养殖鱼类顶水或顺水逃跑。二是雨水天气检查稻田排水情况,防止水漫田埂,造成不必要损失。三是检查鱼类活动情况,防止因缺氧浮头发生死鱼现象。四是观察鸭子活动情况,喂鱼时间和晚间要将鸭子赶回鸭舍。

1.7.3 适时调节水位

随着水稻的长高、鱼类和鸭子的长大,要适时调节稻田水位。前期鱼鸭个体较小,且水浅能促使稻苗扎根,水位保持在10cm以内;中期水温较高,且是水稻孕穗期,水位保持在15cm以上;后期是水稻抽穗灌浆期,水位保持在10cm左右。

1.7.4 圈养鸭子、起捕鲤鲫鱼

晒田前,将鸭子赶入鸭舍,暂养育肥至10月末销售。晒田后,鸭子不能进入稻田。将鸭子圈入鸭舍后,开始清理疏通鱼沟,缓慢排水,让鲤鱼、鲫鱼随水撤至鱼沟内,再撤至鱼坑里,用抄网捞起即可,或使用小拉网起捕。可直接上市,也可暂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 试验结果

2.1 鱼产量

8月26日起捕。鲤鱼总产1920kg,亩产19.2kg,平均尾重0.8kg,回捕率为50%;鲫鱼总产450kg,亩产4.5kg,平均尾重150g,回捕率为30%。

2.2 鱼收入

每亩鲤鱼收入:19.2kg×14.00元/kg=269元。每亩鲫鱼收入:4.5kg×20.00元/kg=90元。每亩鱼合计收入359元。

每亩养殖成本:鲤鱼春片鱼种6kg×15元/kg=90元,鲫鱼春片鱼种,5kg×16元/kg=80元;饲料,饵料系数1.0,净产13kg×1.0×2.80元/kg=37元;人工费100元(含养鱼管理和养鸭管理);水电费40元。合计347元。

此项每亩增收:359元-347元=12元。

2.3 水稻增收

经测产,并与对照田相比,每亩水稻增产23kg,增产幅度为3.5%。此项每亩增收:23kg×4元/kg=92元。

2.4 化肥农药减少投入

统计生产记录,并与对照田相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51%,每亩节约农药投入32元;每亩化肥施用量减少了45%,节约化肥投入31元。每亩共节约投入:32元+31元=63元。

2.5 鸭子收入

鸭子收入:成活280只×65元/只=18200元。成本:鸭苗300只×8元/只=2400元;饲料3700kg×20元/kg=74000元。

此项增收:18200元-2400元-7400元=8400元,平均每亩增收84元。

2.6 提高水稻销售价格增收数额

与上年及对照田相比,鱼鸭稻共作模式,水稻销售价格提高幅度较大,每kg水稻售价4元,提高1元。

此项每亩增收:667kg×1元=667元。

2.7 每亩稻田增收

以上五项合计每亩稻田增收918元。

3 讨论

“鱼-鸭-稻”共作,与“稻-鱼”共作、“稻-鳅”共作相比,增效幅度更大,优势更明显,宜广泛推广。表面看,“鱼-鸭-稻”共作模式,养殖的水产品每亩仅收入12元,增收数额不大,增效甚微,利润几近于零,稍有不慎,此项甚至亏损。实际其作用非常突出,主要作为鸭子的诱饵,引诱鸭子增加进入稻田活动的次数、延长活动时间、扩大活动范围,达到增肥减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售价、最终增产增效的目的。试验证明,与对照田相比,水稻增产了3.5%,化肥施用量减少了45%,农药使用量减少了51%,明显提高了水稻质量,通过了“绿色无公害水稻”的认证,大幅度提升了销售价格。晒田前就已经拿到了全部销售订单,尚且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同时,增加一项鸭子收入,一田三用,鱼鸭稻三丰收。

试验表明,稻农若以自家农场(或以合作社等形式)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水稻种植户,大力发展“鱼-鸭-稻”共作模式,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上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努力提升稻米质量;销售上实行统一销售,要打造自己独有品牌,并得到相关部门的认证,充分利用“互联网+”,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水稻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与周边稻农一道,高效利用有限土地,共同增产增效,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猜你喜欢

鱼沟鸭舍鲫鱼
龙池鲫鱼 再跃龙门
湘西州稻田生态养鱼管理技术及效益分析
鲫鱼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北方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如何解决稻田养鱼中存在的矛盾问题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
种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