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白鲑生物学特征调查报告
2017-03-09李虹娇
李虹娇 韩 英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黑龙江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乌苏里白鲑生物学特征调查报告
李虹娇1、2 韩 英1*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黑龙江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乌苏里白鲑为辐鳍鱼纲、鲑形目、鲑科、白鲑属,俗名兔子鱼、雅巴沙、白鱼、大眼白,为冷水性河道型鱼类,是黑龙江水系的特有种类和经济鱼类之一,主要栖息于大江干流及其大的支流里。冬季在大江里越冬,春季江河解冻后即开始向支流洄游索饵,夏季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支流中或在大江深水处,基本停食。5年性成熟,体长30厘米左右,怀卵量为3.2万一6万粒,产卵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以小型鱼类、虾类和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兴修水电工程等原因,使其在自然水域中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捕捞个体趋小、低龄化,资源处于下降衰退状态。2015年至2016年,我们对乌苏里白鲑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一名贵的冷水性鱼类资源提供依据。
一、调查方法
样品采集于2015年秋季和2016年春季分两次进行,采集地点为乌苏镇—饶河河段和抚远—萝北河段,采捕工具为挂网。测定包括年龄鉴定、体长、体重、初始性成熟、生殖力、性比、性成熟系数、肥满度等指标。
二、结果
共采集测定样品163尾。
1.体长组成
体长组成:由32.5—49.Ocm体长个体组成,平均为41.9±3.37cm;其中以40—45cm体长组占优势,为51.6%;其次为35—40cm体长组,占28.9%。在雌性群体中、体长由40—49cm组成,平均为44.8±2.30cm;其中45—50cm体长组占优势,为50%,其次为40—45cm体长组,占47.2%。在雄群中,体长由32.5—49cm组成,平均为40.7±2.97cm,其中40—45cm体长组为优势,占53.3%;其次为35—40cm体长组,占39.l%。
2.体重组成
由350-1450g的体重组成,平均为757.9±0.40g;其中500-750g体重组为优势,占45.3%;其次为750-1000g体重组,占23.9%。在雌群中,由450-1450g体重个体组成,平均为975.8±0.348g;其中750-1000g体重组为优势,占50.0%;其次1000-1250g体重组,为33.3%。在雄群中,由350-1060g体重组成,平均为672.6±0.28g;其中500-750g体重组为优势,占58.7%;其次750-1000g体重组,占23.9%。
3.年龄组成
乌苏里白鲑的年龄以鳞片为鉴定依据:鳞片上的年轮形态特征呈明显的疏密型。捕捞群体的年龄由2+-6+龄组成,其中以4+龄为主,占28.8%;在雌群中,由3+-6+龄为主,占35.7%;在雄群中以5+龄为主,占34.7%。
生殖群体年龄组成表(%)
4.生长特性
从鳞片推算生长速度L1为10.9cm,L=为20.06cm,L3为24.67cm,L4为31.5cm,L5为39.4m,L6为43.9cm。
乌苏里白鲑生长速度
乌苏里白鲑生长率
5.生殖力
乌苏里白鲑的成熟卵粒呈桔红色,卵径2.1-2.5mm,平均2.3mm,具微粘性,产卵期为10月下旬。绝对生殖力为4800-15744粒,平均为9751±532.3粒。相对生殖力7.25-168.00粒/g平均为68.6±36.06粒/g。
乌苏里白鲑生殖力
6.成熟系数
捕捞群体均为生殖群体,性腺发育处于IV期。雌群成熟系数为0.36-37.33%,平均为14.61± 10.90;雄群为0.19-l.89%,平均为1.24±0.56%。
乌苏里白鲑成熟系数与肥满度
7.摄食强度
乌苏里白鲑属肉食性鱼类,表现在肠管长度较短,鳃耙较少,幽门垂较长。在解剖140尾胃内食物中,有鲤鱼、银鲫的幼鱼,大量池沼公鱼,日本沼虾等。表明它主要摄食两栖动物和小型鱼类。在10月份摄食强度不大,这可能与接近产卵期有关。
三、生物学特征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文献记载,乌苏里白鲑具有以下特征:
1.形态特征:本鱼体延长,侧扁。尾柄较短,头较短小,头长小于体高,吻长约与眼径相等。眼较大,上侧位,眼前缘无脂眼睑。眼间隔宽而圆突。口小,端位,上下颌等长。上下颌、犁骨、颚骨和舌上均无牙。鳃盖膜不与颊部相连。体被圆鳞,侧线中位,较平直,侧线鳞86-94枚。胸鳍低位。腹鳍起点后于背鳍起点,约与背鳍第三分枝鳍条基本相对。尾鳍叉形,脂鳍小。背部青灰色,腹侧银白色,各鳍浅灰,背鳍和尾鳍的后缘均呈黑色。虹膜呈银白色,故名“大眼白”。体长可达60厘米。
2.生活习性:本鱼喜栖息于沙砾或砾石底,水质澄清、水流及水温较低的河川中。喜结成小群,游速较快,栖息水温范围1-20℃。由于水温的季节变化,故有较明显的的适温洄游。每年4-5月江河解冻、流冰期结束后,鱼群在浅水区索饵,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摄食强度和食饵种类随季节而异。夏季由于水温增高,几乎停止摄食;春秋两季食欲强盛,摄食强度较大;秋季,胃纳物中以水生昆虫为主;冬季以鱼类为主。本鱼性成熟较迟,通常雄鱼5龄初次性成熟,雌鱼6龄才首次性成熟。个体怀卵量为2.6-6万粒,卵呈球形,淡黄色。繁殖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翌年仔鱼孵出后,在卵黄囊尚未吸收殆尽时,即沿江水顺流而下。性成熟的雄鱼在繁殖季节具明显的副特征,体侧自鳃盖后缘至尾柄具10-12行纵向白色珠星,生殖后即自行消失。
3.地理分布:北纬45°以北的寒冷水域,除乌苏里江外,俄国的西伯利亚、萨哈林,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等水域。以黑龙江群体数量最多:常见个体为1-2kg,最大为3kg。10月下旬产卵,卵微具粘性。乌苏里白鲑含脂量较高,肌肉含脂量为6.7-16%,肉质细嫩鲜美,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水产品,适于加工罐头、熏制、盐渍鱼籽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植,为黑龙江水系特产的冷水性经济鱼类,列为我国珍稀名贵鱼类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名录。
四、结论
捕捞群体中大部分是性腺发育为第Ⅳ的个体,但有23%的个体性腺发育为第Ⅱ期,在雌性个体中,卵巢可辨认出卵粒轮廓,呈细带状,成熟系数为0.51%,最低者为0.36%;在雄性个体中精巢呈细线状,成熟系数为0.32%,最低者为0.19%。从外部形态上很难辨别雌雄,未有追星或分布不明显。雌性个体体长为35-43.5cm,体重425-650g,年龄为4龄以下;雄性个体体长为34.5-41.5cm,体重为475-690g,年龄为4龄以下,均为达到初始性成热的体长、体重及年龄的标准。2016年的捕捞群体中末成熟个体较往年多,而在往年的捕捞群体中极少,不足15%。据调查,1994年捕捞产量为30t,2001年为10t,比1994年减少了33.3%,比2000年减少了40.0%。捕捞群体体长组成减少了39.9%,体重减少了30.3%,生殖力下降了74.6%,但生长速度却大有增加。近几年来,大个体的高龄鱼极为少见,单位产量和总产量有所下降,这些迹象表明资源有衰退的趋势。据调查,主要原因有三:1、捕捞过度,由于主要产区在中俄两国之界河,1965年以来,对界河生产未加限制,作业船网增多;2、幼鱼鱼体损害严重,中俄渔民大量捕捞100至200克的幼鱼,影响资源的补充;3、水质污染。
(略)
李虹娇,女(1988-),农业推广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域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
*通讯作者:韩英 女 (1963-)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域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