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曙1块开发调整对策研究及实施效果分析

2017-03-04段怀宇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辽宁盘锦124000

化工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层系防砂断块

段怀宇(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辽宁 盘锦 124000)

曙1块开发调整对策研究及实施效果分析

段怀宇(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辽宁 盘锦 124000)

曙1块主要开发层系为东营组二段和三段两套层系,由于含油井段长,目前井网无法满足两套层系同时开发的需要,难以形成合理的注采井网,同时地层出砂严重,造成井况复杂,给完善井网造成困难。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开发理念,以单砂体为目标,重新制定开发部署方案,实现油藏分层开发,提高油藏开发水平。

注采井网;分层开发;改善开发效果

1 立项背景

1.1 工区概况

曙光油田位于西部凹陷背斜构造带内,曙1块是油田主力断块,上报含油面积3.6km2,地质储量736×104t,标定采收率22.3%,可采储量164×104t。目前主要开发层系为东营组二段和三段。

曙1块1992年投入开发,按生产情况划分为基础井网建设、井网加密调整、注采井别确定、注采层系调整四个开发阶段。目前断块采油速度0.15%,采出程度10.9%,综合含水83.1%,处于低速低效开发阶段。

1.2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

1.2.1 目前井网无法满足两套层系同时开发的需要

纵向上储层在1250m~1900m均有油气发育,含油井段长达650m。两套储层同时开发,会产生层间干扰,影响开发效果。

平面上开发井多数是以东三段为目的层,利用“大平台、大斜度”的方式完井,造成东二段井网极不规则,井距最小只有50-80m,井距最大达到260~300m,难以形成合理的注采井网。

1.2.2 东二段出砂严重,现有防砂技术难以满足开发需要

东二段储层埋深较浅,岩石骨架胶结疏松,粘土矿物中的蒙脱石、高岭石极易发生水化膨胀、运移,导致地层出砂。根据油水井作业情况统计,东二段37口油水井198次作业过程中返砂总量167m3,平均单井返砂4.5m3。砂样粒径较细,一般在0.1~ 0.2mm,近几年利用压裂防砂、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等技术,防砂效果不理想。

2 技术原理及简介

2.1 曙1块分层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对策一:利用一套开发井网,在断块北部以东二段为目的层,在断块中南部以东三段为目的层,实施层系归位,完善注采层系。

对策二:利用两套开发井网,对东二段部署二次开发井网,对东三段实施层系归位,完善注采层系。

通过分析论证认为,两种对策均可有效解决断块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但是,采用对策一,断块北部东三段储量无法动用,同时,优化注采井网难度较大,所以,断块分层开发调整采取第二种对策。

2.2 曙1块分层开发调整思路

曙1块分层开发调整思路是东二段储层利用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技术,部署以水平井为主的调整井网,实施二次开发;东三段储层以目前井网为基础,利用侧钻、大修等手段进行层系归位调整,完善注采系统。

3 现场应用情况

室内研究工作已初步完成目的层地质特征研究,主要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录测井信息及生产动态相结合,精细刻画目的层的地质特征。从研究成果上看,曙1块构造主要为一半背斜构造,工区内主要发育一条断层,构造高点位于曙12-119井附近。物源方向为北东向,砂体由北向南逐渐变薄,有利区域砂体厚度在15~30m。油层在有利区域分布稳定,厚度在5~15m。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无统一油水界面。

现场实施工作按照方案制定的油水井工作量,截止目前,已实施各类措施15口,有效12口,有效率80%。

4 实施效果分析评价

与调整前相比,断块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增加,综合含水下降。与不调整指标预测相比较,累积增油7784t,取得较好的阶段调整效果。曙1块分层开发调整的成功做法,可为我厂其它类似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借鉴。

5 技术创新点

①在曙1块首次应用分层开发技术实施调整,从阶段调整效果可以看出,该项技术是比较适合该油藏的开发调整;②在曙1块首次应用井震结合技术落实油藏构造特征,并与生产动态相互验证,得出较为准确的地质信息;③在曙1块首次提出对断块东二段储层利用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技术实施防砂,从其它类似油藏实施效果上看,该项技术适合断块开发调整的需要;④在曙1块首次规模实施大修、侧钻技术以完善注采系统,虽然投入成本相对较大,但仍可取得较好效果。

6 结语

①分层开发是针对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和开采特点,采取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一项开发调整技术,可有效解决曙1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②通过阶段调整和研究,明确的掌握了曙1块东二段储层的地质特点,以及东三段储层平面剩余油的分布特点;③精细注水是曙1块稳产的基础,在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的基础上,加快注水井层段重组工作,以保持阶段调整效果。

[1]韩大匡.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2):73-78.

[2]肖武.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1):58~60.

[3]田淑芳等.监测技术在曙光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5;29(4):382~388.

段怀宇(1989-)女,助工,2012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主要从事油气开采工作。

猜你喜欢

层系防砂断块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四川南江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混积层系特征及成因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
基于WiFi便携式防砂车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渤海油田“完井防砂”国产化曲折历程
不同防砂完井工艺技术及其特点研究
热采井砾石充填防砂筛管外挤受力分析及应用
吸水剖面预测模型在层系优化组合中的应用——以濮城油田文51块沙二段下亚段油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