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五苓散证病位及病机探析
2017-03-04李亚欢陈萌何飞武刘佳丽王飞赵冉冉陈健张冬梅
李亚欢 陈萌 何飞武 刘佳丽 王飞 赵冉冉 陈健 张冬梅
·争鸣·
《伤寒论》五苓散证病位及病机探析
李亚欢 陈萌 何飞武 刘佳丽 王飞 赵冉冉 陈健 张冬梅
为了探析五苓散证的实质问题,纠正长期以来中医学者们认为五苓散证即为“膀胱蓄水证”的不正确认识,笔者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五苓散证并非意指水蓄于膀胱,实则强调的病位应该是在胃,胃腑阳气受损,一方面水饮阻于胃(蓄水),另一方面全身津液更加匮乏(消渴)。这使得五苓散指导临床实践更具实际意义,它不单单是利水剂,可广泛用于各种津液输布运行失常所致的病证。故《伤寒论》中五苓散证本意有三点:一是全身津液的匮乏,用五苓散以迅速补充人体津液;二是用于水停于胃之水痞、水逆等证,气化水液;三是使胃阳有外达之载体,解表散邪。
伤寒论; 五苓散证; 膀胱蓄水; 消渴
《伤寒论》中首次且集中论述五苓散证的是第71~74条,多年来,中医学者们多有一种五苓散证即为“蓄水证”的认识,认为本证就是外有太阳表邪不解,内有膀胱蓄水,故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两解表里。《伤寒论》中原无“蓄水”二字,针对此证的病机,成无己认为是“水饮内蓄,津液不行”;方有执又进一步解释为“膀胱水蓄,不化津液”;至清代,中医界逐渐形成了“太阳蓄水证”或“膀胱蓄水证”的称谓。对此,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五苓散证并非水停膀胱。
1 五苓散证膀胱蓄水说
1.1 膀胱蓄水说的依据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是五苓散证的标志性条文,对于原文提出的证候,第74条进一步概括为“有表里证”:脉浮,发热,表邪未解,以桂枝解表;小便不利,消渴,膀胱气化不利,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小便。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归正化,停于下则小便不利,亏于上则消渴。这就是经典的膀胱蓄水说,也是关于太阳蓄水证的权威解释。
1.2 膀胱蓄水说的问题
此说看似完美无缺,但其实不然,问题就出在“膀胱气化不利”上。膀胱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之腑,如果其气化功能失常,会出现小便不利(尿潴留),却很难和消渴扯上关系。例如,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指出,如果膀胱气化功能尚好,饮水过多每易导致中焦停水;如果膀胱气化功能低下,小便少而复被水伤,必导致下焦蓄水。这也说明膀胱气化功能正常与否与消渴没有必然联系。不难看出,“消渴”是第71~74这四条突出强调的证候,“微热消渴”“烦渴”“渴欲饮水”“汗出而渴”,这一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属同义词连用[1]。消,《说文解字》“尽也”,段玉裁注曰“未尽而将尽也”;渴,《说文解字》“尽也”,段玉裁注曰“渴、竭古今字,古水竭字多用渴(已尽而无余也)”[2]。故消渴本意应该是指津液的严重匮乏(脱水)。如果是膀胱气化不利,不仅难以解释消渴,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有水逆?为什么张仲景只字不提少腹胀满里急等症状,水乃有形之物,如若蓄积膀胱,必有积水之形征,反在方后注称“多饮暖水,汗出愈”?这种认识的误区有二:(1)机械地将太阳经与膀胱联系在一起,不考虑其他脏腑;(2)简单地将小便不利看作小便不畅,不考虑小便减少。原文并没有提及膀胱,且小便不利也并非专属膀胱,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输布以及心阳的温煦等,对小便皆有影响[3]。如此而论,将五苓散证对应“膀胱蓄水”说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2 五苓散证胃腑蓄水说
2.1 五苓散证的病位在胃
五苓散是重要的经方之一,《伤寒论》里有8条原文,其中太阳病篇6条,除第71~74条外,第141条上“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第156条:“……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阳明病篇1条,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霍乱病篇1条,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概括这八条条文,可以把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的形成因素分为三个方面:(1)原发病:太阳病、霍乱病;(2)原发证候:发热、汗出、小便数、呕吐、下利;(3)误治:发汗、潠灌(热不去)、下之。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共同结果就是津液严重损伤,也就是消渴。当机体出现严重脱水、津液极度匮乏时,欲通过大量饮水缓解其症状,又气无以化津,继而形成“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之水痞证,进一步发展变化就可能会出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之水逆证。较之前述“消渴”“烦渴”愈加严重。如果仅有消渴、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大便硬,只需“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只有伴见脉浮-微热-水痞或脉浮数-发热-水逆,且头身疼痛,才是太阳蓄水证。阳气与津液的严重损伤往往是同步的,在太阳蓄水证中,受损的是胃腑阳气(呼应于“胃中干”),而非膀胱阳气。胃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之腑,一旦阳气受损,就会出现水谷精微传输障碍。一方面,水饮阻于胃(蓄水),轻者水痞(幽门不全梗阻),重者水逆(幽门完全梗阻);另一方面,全身的津液更加匮乏(消渴)。胃阳受损,既蓄水,又消渴,热势无外达之载体,郁滞于表,轻者脉浮而微热,重者脉浮数而发热,即成表里证。
2.2 五苓散证的病机有三
由此得出,五苓散证的病机包含三个方面内容:(1)消渴、小便不利→津液匮乏;(2)水痞、水逆→水饮阻胃;(3)脉浮、发热→阳气郁表。故五苓散实为全身津液严重匮乏之救急方,若水停于胃,能够气化水液,用于水痞、水逆等证,若阳气郁表,还能助胃阳达于体外。
3 五苓散的组方思路及临床运用
在五苓散的组方当中,既有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的健脾行水,还有桂枝的通阳化气,因此被称之为通阳化气行水的代表方剂。五苓散方后注“多饮暖水”,只有这样,胃阳才有外达之载体,从而“汗出愈”。当然,如果未见明显的津液匮乏,就不必拘泥于“多饮暖水”。后人对五苓散有着精彩的应用,将其广泛用于各种津液输布运行失常所致的病证。《证治要诀》中记载的春泽汤治伤暑泻后仍渴,即为本方加人参[4]。薛雪治湿温病后期大汗淋漓、肢冷口渴、小便不利者,主张用五苓散加减。李克绍教授[5]运用五苓散治疗消渴(尿崩症)。山本严先生[6]在《小儿呕吐的汉方治疗》中记载道:“日本的一些临床医家认为,五苓散证存在脱水的病理改变,在治疗小儿泄泻、假性霍乱、消化不良、吐泻时,常把脱水作为应用五苓散的主要指标,不用输液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张仲景生活的年代,由于劫剂的滥用,“亡津液”之变比比皆是。后世中医学不断改进治法,使得今天已少见这种变证,但这并不代表五苓散已无用武之地了。事实上,一些医家也已经认识到水蓄在胃而非膀胱,正如赵锡武老先生所云:“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之功能,使脾阳振则吐泻方止,而小便始利。非小便利而吐泻止。多饮暖水,是补充失去之体液。”[7]也有学者指出五苓散不主“膀胱蓄水”,其背景是耗津,非利水之法,而是益气生津之方[8]。只是这些认识并未受到重视。
4 结语
五苓散乃《伤寒论》的著名方剂,历来注释“膀胱蓄水”,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从原文分析来看,五苓散证强调的病位应该是在胃而非膀胱,实乃后人误解之。五苓散证实质在于全身津液匮乏,在严重脱水的状态下,予以五苓散配合暖水通过胃肠道迅速补充水液,与第73条“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的区别在于病势的缓急,后者虽然也是汗后,但津液损伤较轻,故不渴,津液蓄积也较缓,故可以用汤剂。五苓散用散不用汤,也在于强调恢复气化功能的意义,所谓“散者,散也”[9]。其次,因为严重脱水导致津液匮乏,欲通过大量饮水来缓解其症状,致使水饮阻于胃形成水痞、水逆等证,以桂枝通阳化气,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健脾行水。再者,胃阳受损,热势无外达之载体,郁滞于表,五苓散能兼以解表,方后注中申明“多饮暖水,汗出愈”,亦是助药力以行津液而散表邪。整个五苓散证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现代临床将五苓散用于诸如尿潴留、脑积水、心包积液、结核性胸膜炎等各种其他部位停水或津液输布障碍性疾病,亦是对其灵活运用。
[1]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03.
[2] 许慎.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1:1576-1577.
[3] 陈亦人.《伤寒论》求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8.
[4] 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60.
[5]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21.
[6] 山本严.小儿呕吐的汉方治疗[J].汉方研究,1980:18.
[7]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赵锡武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9.
[8] 刘吉善.五苓散不主蓄水证[J].四川中医,1986,(2):6-7.
[9] 肖相如.五苓散证不仅仅是蓄水证[J].河南中医,2010,30(10):943-9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869)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李亚欢(硕士研究生)、何飞武(硕士研究生)、刘佳丽(硕士研究生)、王飞(硕士研究生)、赵冉冉(硕士研究生)、陈健(硕士研究生)、陈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研处(张冬梅)
李亚欢(1991- ),女,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E-mail:15123513881@163.com
陈萌(1970-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E-mail:chinmed@yeah.net
R289.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9.016
2016-11-03)
(本文编辑: 王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