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盘油田盘2-26断块精细地层对比研究

2017-03-04杨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化工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断块小层砂层

杨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临盘油田盘2-26断块精细地层对比研究

杨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该块存在着地质基础不完善、层系内层间矛盾突出、平面注采不完善等问题,未进行过储层非均性、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研究,为明确下部开发的潜力,提出下部调整的技术对策,针对该块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比方法、对比程序、对比模式、对比标志,完成了该块精细地层对比。

对比方法;对比程序;对比模式;对比标志;对比结果

盘2-26断块是临盘油田的西部盘2断块区的一个自然断块,构造上位于盘河断块区的西北部,临邑大断层的上升盘。盘2断块区是受临邑断裂系统控制的自西北向东南逐级下掉的阶梯状构造。共由7个含油断块组成,盘2-26块位于该断块区的中部,南北受断层遮挡,东与盘1-16块相通。该块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下,一直以来分两套层系进行开发。

该块自2000年以来未进行过系统的油藏地质研究,基础图件缺失。该块未进行全区统层,地层对比未到单砂层。构造不落实,从现有的构造图件来看,断层的形态和组合关系不协调,并且主力小层没有微构造图,主要断层没有断面图,构造的认识程度不够;在储层的研究方面,未进行过储层非均质、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的研究,储层的研究程度较低;另外,油水关系认识不清,层间矛盾突出,各小层储量动用不均。因此需要对该块开展精细地层对比研究。

1 对比方法

盘2-26断块钻遇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沙河街组包括沙四段和沙三下、沙三中,沙三上、沙二段、沙一段以及东营组遭受剥蚀,沙三中与上覆馆陶组呈不整合接触,此次研究的目的层为沙三下亚段,该段共分为4个砂层组,其中只有1-3砂层组在工区内含油,所以此次仅对1-3砂层组进行研究。

上部1+2砂层组为薄层灰色、褐灰色粉砂岩与深灰色、灰色泥岩互层,3砂层组为厚层棕褐色粉砂岩夹薄层灰色、深灰色泥岩。

2 对比程序

该块在对比过程中,由点到线再到面逐级进行对比,即由标准井出发,建立骨架剖面,在骨架剖面的控制下,进行全区对比。标准井的选取主要考虑到三点:①地层全,少断层或无断层;②标志特征明显;③该井最好为取心井。该区选取盘2-26井、盘2-27井、盘2-35井和盘2-279井为标准井。骨架剖面选取主要考虑到:①垂直于主干断层;②平行于主干断层;③能够控制全区的对比。该区共选了3条骨架剖面,垂直于主断层3条,平行于主断层1条,这四条剖面能控制住全区的对比。在骨架剖面的控制下,对全区进行对比。由于该块断层多,在对比的过程中,测井、地震与动态资料应充分结合。

3 对比模式

该块为三角洲沉积,在储层逐级细分对比中,以岩心资料为基础,利用组合电测曲线中的感应、电然电位、微电极等手段,以三角洲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三角洲相沉积层序、沉积特征及相变特点,结合实际生产动态情况进行划分对比。不同的沉积类型采用不同的对比模式。工区3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在对比的过程中,在标志层(标准层)控制下,按旋回级次、厚度比例关系从大到小逐级对比,不同的岩石组合在电测曲线上曲线形态不同,可以在沉积旋回的控制之下,利用岩性和厚度相似原则对比小层或单砂体。1+2砂层组为三角洲平原的河道沉积,储层变化快,在对比过程中,结合等高程对比方法、相变对比模式,下切对比模式等河道对比模式来进行。

4 对比标志

该块沙三下5套标志层,可以作为划分对比砂层组界限的依据。

沙三下目的层的顶部发育一套25米左右的泥岩,在工区内稳定发育,在感应曲线上呈现8个“锯齿”状,这套泥岩的底界即为盘顶的界限。

(1)砂层组的底界存在一套2米左右的泥岩,该套泥岩全区稳定发育,在感应曲线上呈低阻的“V”字型,泥岩的底即为1砂层组的底界。

(2)砂层组的底界同样存在一套泥岩,厚3米左右,该套泥岩全区稳定发育,在感应曲线上呈低阻的“V”字型,泥岩的下部即为几套反旋回的砂岩,泥岩的底即为2砂层组的底界。

(3)砂层组为几套反旋回的砂岩,砂岩的底部存在一套2-3米的灰质粉砂岩,在感应曲线上呈现高阻尖峰状,全区发育比较稳定,该套标志层的顶部为3砂层组的底界。

另外,在1砂层组的内部有另一套2米左右的泥岩,感应曲线上呈现低阻“V”字型,局部发育稳定,可以作为1砂组7小层的底界。

5 对比结果

在对比标志的控制下,对工区内及周边84口井进行对比,沙三下共划分为3个砂层组,40个小层,共对出40个断点。与原来对比结果相比,此次对比更细,主力小层对比到单砂层。原来1砂层组的3+4小层,此次对比发现,内部夹层分布稳定,分开后均有一定规模的储量,此次进行了细分,分成3小层和4小层,2砂层组的11小层,3砂层组的4、5、11小层原来将两个小层笼统的归为一个小层,随着开发的深入,有进一步细分的必要,此次都进行了细分。小层数由原来的26个增加到40个。小层细分的依据主要有两点:①夹层发育稳定,有夹层的井占总井数的2/3以上;②细分后各小层均有一定规模的储量。从地层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该块地层1砂层组的上部及3砂层组储层发育,储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厚,1砂层组的中下部及2砂层组储层变化大、层薄。

[1]孔祥宇.复杂断块老油田精细地层对比综合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岩性油气藏,2009,21(1):120~124.

杨梅(198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的综合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断块小层砂层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滨海厚砂层地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及其失稳风险的分析
泉28断块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