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悟”“得趣”与“裸式阅读”

2017-03-03李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巧文本文章

李娜

黄厚江(2011)关于“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悟,强调主体自身的参透”,这也就是笔者今天要说的“自悟”。每一篇文本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学生阅读、学生体验、学生感悟,整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本身的主动性。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引导、激发让学生领略阅读之“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人所难得皆为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这是明代袁宏道说的。可见“自悟”和“得趣”是有相通之处的,都有“走心”“会心”一说。如此说来,阅读中“自悟”的过程也是“觅趣”、“得趣”的过程。

而当今,有些语文教师过于功利,“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把阅读肢解为各种题型和答题技巧,好像学生懂得了这些“雕虫小技”就是懂得了阅读,其实不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教师过多地强调“技巧”,养成了学生“轻文本”“重技巧”的意识,学生“自悟”少了,得到的“趣”也少,阅读的兴味便淡了。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能领略阅读的真谛,阅读本身也变成一种索然无味的事情。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化学生“重文本”的意识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本为大”。笔者认为“裸式阅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裸式阅读”,即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文本还是文本,再无其他。这里的“其他”,对高中学生來说,是一道道阅读题,是一些配套的“辅助”材料。学生理解文本过分地依赖于这些材料,脱离了这些,自身就不能够解读,这是很可怕一种现象。这样的“导学”“参考”,直接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权利,把学生自由的思想“圈禁”住了,就好像你观看一部电视剧,才看了剧目,就有人已经把主人公的生死结局剧透个底朝天,再也没有看这场剧的心情,再也没有随情节起伏、人物命运变化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你白纸黑字印在这儿说这篇文章是这样,那“百忙之中”的“我”就没有必要再去读、揣摩、玩味。因此倡导“裸式阅读”就很有必要,我们总是告诉学生人生少有捷径可走,阅读也是这样,让学生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文本,在读中悟,在悟中得趣,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裸式阅读”并不是“浏览式”的“全裸”,而是“带着任务悟读文章”,这里的“任务”,笔者提两点不错的建议:一是质疑问难,二是作批注。张金保(2007)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有一篇文章《学生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笔者也认为阅读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在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质疑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诸多好处。因为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质”和“问”之时就是自我参悟的一个过程,是“趣”之始。当学生带着疑惑和好奇,以讨论交流等方式释惑,是“趣”之大得。古人云“不动笔不读书”,从《脂砚斋评石头记》中朱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其由艺术审美带来的百味杂陈。学生以批注的形式阅读边读边思边感,边感边悟,长年累月,不仅能提高了文本解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写出脂砚斋、周汝昌式的精彩点评、文章也不无可能。

但是目前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这两点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黄厚江(2015)在《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上)——语文共生教学的基本主张及实践操作》中指出“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并不在乎结论得出的过程,往往只求方便简洁地把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一线语文教师工作任务重,研读文本的时间不足,甚至教案大多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师往往没有能力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静心赏析学生的批注;再次,教师总是充满了对学生能力的担心,担心学生根本提不出问题,或者担心学生所提的问题毫无价值;担心学生写不出好的批注,担心学生作批注时只是流于形式,不走心……

这些问题大多数来源于教师教育理念和意识层面。如果教师课前整理学生所提的问题,那些提问人数最多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和重点,这些问题利用教参、搜索引擎以及强大的集体备课就能得到解决;至于学生的问题究竟有没有价值,老师要想信学生的能力是奇迹弹簧,你相信他能拉多长,他便会往你的要求去努力,你若认为他是块死铁,那他就是块死铁。至于批注,可以和目前高考散文阅读青睐的“赏析句子”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前阅读部分学生的批注,精心挑出典型的加以评讲,引导学生在作批注时不仅要写出自己的直观感悟,还要注意用学着运用一些鉴赏的专业术语,评讲时也可以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人民教育》上有一篇文章研究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教学模式的文章,文章中说梨小教育模式的一个核心要义是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并以呈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为荣。他们认为“这就如小孩学步,开始踉踉跄跄,后来就能独立走”。

“不是用阅读的结论教阅读,不是用阅读的知识教阅读,不是用阅读的技巧教阅读,也不是依靠做练习教阅读”,而是“用阅读教阅读”,黄厚江如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的是强化这个意识,寻求“用阅读教阅读”的良好方法。

猜你喜欢

技巧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指正要有技巧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