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贵在有“气”场
2017-03-03王克章
王克章
日常教与学中,常常遇到大量的经典文本和优秀习作,很多学生爱不释手,精心模仿。但读后总感觉其摹写不够到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把握住好文章气场之“气”的内在机理,摹写中只有形像,而无神似。本文试用典型实例,来对好文章的“气场”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作文指导和临场写作提供思维借鉴。
一、“口气”贵在“切”
本处的“切”不单是指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切题”或“切准”,更指的是文旨表达“口气”的“恳切”。
很多同学的文章,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其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不可谓不“切题”矣,甚至可完全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评价,但读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皮是皮,肉是肉”感觉,究其原因,是习作者过分强调“立意”的“高大上”,而没有注意到其“口气”是否切合文章的内容,是否切合个人的表达风格。好比一件衣装,不管其如何华美,佩带在身上,总要人的风格、气质相匹配,相协调;否则,再华美高端的衣装,也是累赘。
有篇文章题为《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下面是该文开头几段:
“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呼喊,像被人擎着的烛火,悄悄地闪烁着。而它的恩泽至今仍沐浴着世人……
反观当下,被世俗磨平了棱角,打消了锐气的人们,每天朝九晚五却总是铩羽而归的人们,肉体庸庸碌碌于尘世却连灵魂也奴颜婢膝的人们,是否应该慢下来,拷问自己:我,认识我自己?我是否亦如那可怜的孩童肤浅地认为自己应以他人的存在而存在?
可悲的是,这答案已然明了。正如列侬所说:“当生命已疲于生计之时,生活已毫无意义可言。”而我们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越走越远,在生活汹涌的海洋中越陷越深。于是乎,我们开始上达天庭追问不休,下穷黄泉狂呼不已。直至碧落因此黯淡,最终人们开始自暴自弃,暴殄天物,用玩世不恭,乖张暴戾,任性恣睢地宣泄着内心的不满,而这却也恰恰表现了人的脆弱——不能承受生命中的那些轻与重。人是一株有思想力的苇苹,而我们已快被这可恶的“思想”所毁灭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怎样承受这轻,这重,这轻重交织的生活呢?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爱上你自己。
这篇文章写得怎样?老实说,通过这个片段,能看出作者的写作基本功很好。这表现在苏格拉底、列侬、帕斯卡尔等丰富材料的使用,以及作者精练辛辣的语言。然而,我们读后总感觉文“气”不够“切”,症结到底何在?
分析来看,文章题目“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即为全文观点,文章旨在强调人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要自爱,自信,而不应甘于平庸,无所作为。对于我们社会上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或许缺乏的就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砥砺的品质,因此,全文应该是在一种平和的“口气”下倡导并论证“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这一观点。但我们看看文章,作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庸庸碌碌”“奴颜婢膝”“暴殄天物”“玩世不恭”“乖张暴戾”“人性恣睢”等极端化词语,以至于“我们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越走越远,在生活汹涌的海洋中越陷越深”。此时的作者,似乎是一个失去理智的街边少年,抡起语言的暴拳在肆意谑骂,毫无遮拦——“口气”极不“切”文理。
我们再来读一篇考场作文《扶文学站立起来》,下面是文章的前两段:
文学是有尊严的,其尊严源自独立的思想和生命责任。然而当今的文学却陷入一种慵散与模仿的怪圈,可悲可叹。我们需要有关怀力和对共同体责任承担力的作者站出来,扶起文学,让它以挺胸端正的態度行走。
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表达和拯救的都是人,服务的都是生命。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然而,当今人们却急功近利地模仿,无法触及最本真的东西。这种风气亦只是当下才有,早在一千多年前,那场古文运动,意图摒弃初唐绚丽绮靡的文风,模仿先秦诸子的风格,其本意是好的,可结果呢?只模仿语言风格,无疑又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之中。若当时韩愈等人能了解先秦散文之所以光耀千古,并非因其语言,而是因那一位位圣哲对民生、对人的生存关怀,那么这场运动就不会囿于形式的池沼而不能自拔。
该文作者虽然还只是一位高中生,其站在时代的前沿,论证文学的尊严与责任,其“口气”不可谓不大,但由于作者积累丰富,以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典例,剖析“文学”责任,则“扶文学站立起来”与非常“切准”全篇的文气。
当然,上面的分析及所举实例,其“口气”之“切准”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对于记叙文,其“口气”的“切”,一般多着眼于“小”的角度。具体地说,就是主题“口气”切合故事;人物“口气”切合人物身份等。如下面的记叙文《碗里的葡萄酒》的片段:
老妈说老爸爱做梦,吹牛能吹天上去,老爸却鄙夷:“咋啦?那叫梦想,你懂吗?”
嗯,老爸是爱做梦。午后一家看电视,正入戏,老爸冷不妨一句:“这车好呀,以后也买辆开开!”无语。“这饭店怎么这么奢华,闺女,以后我也带你去吃一顿!”无语。唉,老爸呀,你女儿飞机没坐过,难道火锅也没吃过呀……
老爸就是这样,总把梦想挂在嘴边,实现的,有却不多,活得却风风火火。
“这是闺女买的……我呀,有好多想要的……我不高尚……我就想,你们都好好的,将来有个好生活……”老爸醉了,之前的白酒辛辣,此刻的葡萄酒也许甜到期心底。
是的,之前太多太多的梦想,终是为了我们,于是,老爸昼夜奔波,于是,老爸风风火火,于是,梦想撑起了他,撑起了家,撑起了我们……
这是文章节选的部分段落。就主题来看,本文的大主题是“梦想”,但文章并非谈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而是把“梦想”落实到“爸爸”身上,变成了“爸爸的小家子之梦”,这是主题的“切合”人物身份定位;其二是人物“口气”切合人物身份。“老爸爱做梦”:看车好,就要买辆车开;看饭店豪华,就要带闺女吃一顿……这些质朴的言行,都直接切合爸爸的“梦想”,体现爸爸言语中细腻的爱。
由此看来,文章“口气”切不切,很大一部分不是立意本身的高下,而是作者能否管控好,拿捏住其确定的文章立意。青龙偃月刀是个好武器,挥起来虎虎生风,如果你不是关羽,那舞舞双截棍或许也不是坏事,只要“切合”自己,依然可以杀出一片乾坤。
二、“才气”贵在“盈”
好文章,一定是才气丰盈的文章。才气,不是指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是指刻意的构思谋篇;它可以是语词酣畅步步生辉的通篇之作,亦可是灵动贴切的只言片语;可以是环环相扣运筹帷帐的整体构思,亦可指匠心独具的神来之笔。先看一篇文章:
朋友圈里的父爱
当我打开老爸手机里的QQ,发现网友“怪医生”的备注竟是“儿子小伟”时,我的必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事情还得从这部手机的诞生说起。那时,智能手机掀起了一股热潮,就连十分OUT的老爸在单位听说智能手机的无限好处后也不禁意动。在征求我妈和我的意见后果断地买了一部。之后嘛,我爸便天天缠着我教他用手机。经过我悉心的讲解,我爸终于开窍,认识到了朋友圈是什么东西。之后的几天我爸便抱着手机忙个不停。
几天后,我爸抱怨:“小伟,你来看看,怎么总是没人理我。”我打开手机,翻开他和前网友们的聊天记录,不禁捧腹大笑。内容是这样的:“你好,能交个朋友么?”“你好,可以。”……“我觉得你挺有意思的。”“哦。”……如此简洁的回答,真叫人没有聊下去的勇气。父亲恍然大悟。
想到近来我在校表现不好,总是被老师训斥,机警的我早就意识到老师正和家长的“勾当”。我决心打入“敌人”内部。于是我便以“怪医生”的称号加了老爸的好友,身份是青年心理咨询师。之后我就“亲切”地与老爸交谈,为他“悉心”讲解家长在孩子青年时期应改正的N种错误。
以后每当我犯错误的那天晚上,老爸总是向我“咨询”,而在我对问题的深入剖析与怀柔的建议下老爸也总是采取和平政策。每每看到问题的顺利解决,我内心便十分窃喜,感慨朋友圈真是好哇。从此我再也不担心考不好试而受责骂了。
随着老爸与“我”混熟后。老爸居然向我请教真正的问题。“医生,我的外甥有几道题不会做,我也看不懂,你这个知识分子一定解决得了。”碍于面子,我没有拒绝,开始不停地查资料,认真学习,再详细地发回给老爸。可真让我忙了好一阵子。而老爸的问题却接连不断,九门功课全不遗漏,每当处理完他的问题,我都是头晕目炫,不久昏然睡去,再也没有多余的精神在网上乱逛了。
经过数十个日子这样的折磨,我的成绩还真是有了进步。在一次考试中,我突飞猛进,惊呆了老师与同学。我爸于是为我举行庆功宴,全家不亦樂乎。我玩着老爸的智能机,不小心打开了QQ,却发现“怪医生”的备注是“儿子小伟”,我震惊无比。看到父亲的笑容,我才知道我一直都在老爸的控制之中。
唉,还是老爸最懂我,我叹了口气,十分无奈。
这篇习作最大的亮点是构思巧妙。开篇“我打开老爸手机里的QQ,发现网友‘怪医生的备注竟是‘儿子小伟时,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这首先就设置一个悬念;接下来通过故事层层展开,“我”在爸爸的紧逼下不断地加强功课,当我在后来的考试中成绩突飞猛进;正当我为自己高兴欢呼时,却发现“我一直都在老爸的控制之中”——爸爸的手机备注显示,他早就知道“怪医生”是“儿子小伟”。该文构思深得欧·亨利真传。
其实,好文章不强求构思巧妙,很多好文章,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流露出过人的才气的。如江苏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中的片段: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节选的这个片段中,最经典就是细节描写:“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接连三个不露痕迹、不事雕琢的细节,既还原了真实场景,还原了人物的真实情态,尤其是“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这一细节描写,这是考生父母这个年龄段的人,年轻时的一种生活爱好,一种生活经历,此一细节突显了考生对生活观察的仔细,对父母一代人的青春的洞悉。此外,描写中两处比喻的巧妙使用,用词活泼灵动,不仅彰显细节真实,更是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真实细腻。
当然《青春万岁》这篇考场佳作,不只是节选的这几节经典,文章通篇都灵动飞扬,从这节选的片段中,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才华横溢之“气”:观察体悟仔细深入,行文遣词讲究用心。
三、“气势”贵在“畅”
好文章,之所以好,不仅是做到了前面所讲的“‘口气切”“‘才气盈”,更为突出的是其“气势”极“畅”。文章的“气势”贵在“畅”,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章的“气势”,不是指文章的“构思”(“构思”属于我们上面所言的“才气”范畴的),而是指蕴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实的意义、抽象的气韵、内在的逻辑,是一种胶着于文章结构、写作思路之上的精气神之类的东西——无论是叙事的环环相扣,亦或是说理的条分缕析,文章推进都如风行水上。说白了,好文章,就是具有一种给人一气呵成,令人酣畅的“气势”。
很多同学写文章,说理文模仿他人的起承转合,叙事文模仿他人的构思布局,文章读起来总感觉晦涩郁结,原因很接单,就是我们模仿了人家的有形的东西,却没有把握人家的无形的“精气神”。好比我们看沈从文、汪曾祺等这些文学大家的文字,平淡质朴的故事情节与细节描写,容易学来,但大师的神韵,我们一时还无从把握。先看一篇文章。
知人者智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全才式”的人,而唯有“知人”才能让我们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近乎“智”的境界,从而能够脱颖而出。
孩子知道猴子爱吃的东西,所以不断投掷食物让它来接;而猴子同样抓住孩子爱看翻筋斗的心理,诱使他不断递进食物。他们善于了解对方,获得“双赢”。
“知人”不是简单了解别人的过程,而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知人”不单是了解一个人抑或一件事,其间还应包含我们的反思和进步。正如唐太宗所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他也言出必行,不断审视身边的人。采纳好的建议,排斥谗言,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础,谁又能说这不是他“知人”的结果呢?
有些人,把“知人”当成是无关紧要的事。而他们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闭门造车”必然的,会使自已的目光狭窄。如清朝时,全国人民沉浸于“天朝圣国”的关梦中不愿清醒,最终遭到了列强的凌辱,令后世的人唏嘘不已。
善于“知人”需要我们拥有谦虚的心。不期而遇的成功与收获,或许会蒙蔽住你的双眼,让你变得骄傲自满。而一颗谦虚的心,便像是一瓶“珍视明”让我们的眼睛保持明亮。孔子被尊为“至圣”犹保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他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为千古以来“知人”的典范。由此看来,只有拥有低到尘埃中的姿态,方能使美丽的花朵展颜。
谦虚让我们不断学习和理智思考,让我们能够学习积极的方面,走上正确的道路。当去了解,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要夹杂我们个人的喜恶,更不要被奸言所影响。宋神宗被秦桧的谗言所离间,斩杀了岳飞。以致宋朝的时局风雨飘摇。宋神宗的昏庸让我们知道只有理智地思考才可以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关注别人,更须“知己”。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知的人注定是强者。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为获得了功名而纵情傲物,又有多少人因为缺乏理智而迷失自我。如若他们能够“知人”又怎么如此愚昧呢?
知人,方可以近乎智。
这篇文章读起来,磕磕绊绊,别别扭扭,原因何在?我们来分析。
本文题目“知人者智”即为论点,文章开篇用背景话题,再次重申论点。文章第三节提出“‘知人不是简单了解别人的过程,而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在“知人者智”下能否谈“学习”他人?当然可以,但这个提法就内容与条理来看,应该安排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为宜;且文中作者在谈“学习”时,又说还包含“反思和进步”,显然啰嗦。再看文章的第五、第六节,作者又提出“善于‘知人需要我们拥有谦虚的心”,于是话题又转向“谦虚”。
“知人者智”的对立面是“自知者明”,而“反思和进步”“谦虚”等恰恰属于“自知者明”的范畴。本文重点是论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話题下的内容只能作为辩证性或补充性内容使用,但作者却把它置于文章重要的位置,使整篇文章论述显得生硬牵强。
我们再来阅读下面一篇习作:
不争是一种智慧
英国诗人兰德在人生暮年于诗中写道:“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自然与艺术,我的双手在生命之火旁取暖,火熄了,我也该走了。”世人多陷于争,便时常感到:可惜未能争到。行走于世,何不学如兰德,少些无用的叹惜。
蔡澜为厨子不知鱼之美味而感到可惜,厨子并不为不知而感到可惜。或许可惜,众人都有此感,而独厨子为何不这样呢?不知便不会去争知,也便没有了品尝不到美味的叹息,而世上之无谓纷争何其多,不争恰是一种智慧,显示一份清净淡然的心境。
不争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对内心平静坦然的坚守。类似于道家“无为”的思想,“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兰德不屑于无意义的争执,亦未放弃他生命中钟情的两样——自然与艺术。车洪才老先生编写出两百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间跨度长达36年。他说:“我没有拿国家一分钱,都是我自己在搞,评职称什么的都不用,用不上。”或许一般人有了如此成就定然昂扬得意,但一般人也无法完成如此巨篇。车洪才教授无疑用行为诠释其不争。质朴的话语,平静无波的心湖无疑震颤那抱怨叹惜的争逐世人。
不争的智慧早已贯穿历史的沧桑迷烟,成就古井无波的淡然。人是一团燃烧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有的悲戚,有的躁动;欲望得到了满足便觉无聊空虚。不争恰是摆脱这两者的选择,平静淡然的心湖扔进一颗石子也终归平静。争而得,争而不得的困扰怎能成为其羁绊?不争之人早已将身心放在更高的层次,观世人争名逐利之脚步匆匆,争吧,争吧,江海湖泊,日月星辰都在笑呢。
或许世上有太多太多需要争的东西,才不会辜负那团生命之火,也有太多不需要争的东西,火熄了,幕谢了,又能带走什么?有人行色匆匆,有人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做纯真的自己。观当今世态,众人大都陷于争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何新闻人说谎?为何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为何毒胶囊横行医药市场?这是畸形的争利而忽视人性的暖色。
不争是一种心态,一种淡定的智慧。厨子不知鱼,不争知鱼之美味,争执便无从谈起。人生在世,何不学做厨子,兰德之人。
文章开篇引用英国诗人兰德诗文,提出我们人生要少些无用之争的观点。接着就蔡澜和厨子就不知鱼的美味是否可惜而进一步介入话题,从而引出厨子“不争”之“智慧”。第三节阐释“不争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对内心平静坦然的坚守”,回马一枪,再述兰德不争不是消极,“兰德不屑于无意义的争执,亦未放弃他生命中钟情的两样——自然与艺术。”第四节分析人性,第五节列举当下人“争”的表现,言语形象精炼。最后一节共有三大句,第一个句子重申观点;第二个句子点扣材料,第三个句子,照应文首,收束全文。看看,整篇文章,句说得顺,材用得准,理讲得透,全篇一气呵成,读起来“气势”可谓“畅”矣!
很多时候,我们读文章,看的就是这个“气势”,虽然好文章其“条理性”都非常强,但“条理性”属于理性分析的结果,一般我们阅读文章,鲜有还没细致品读就分析其思路条理的,即便看了,也未必就要梳理文章思路。然而,全凭感觉体会文章的“气势”畅或不畅的,基本上即可大致判别文章的档次高低(尤其是考场作文),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气势”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即真实的意义、抽象的气韵、内在的逻辑等表达是否准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