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秋性质与文化认同

2017-03-03李耀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长生殿李隆基张生

李耀宗

我国四大传统佳节——春节、中秋、清明、端午,中秋居二。全国56个民族,除汉族外,尚有壮、黎、仡佬、傈僳、土、畲、拉祜、侗、苗、彝、瑶、朝鲜、鄂伦春、阿昌、锡伯、仫佬、土家、傣、高山、白、哈尼、京、纳西、布朗、布依、毛南、达斡尔等二三十个兄弟民族,异彩纷呈,欢度中秋。

“中秋”如此博得“广泛认同”,乃其“文化性质”使然。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义取月圆,深蕴全家团圆、各族团圆、举国团圆。“海上生明有月,天涯共此时”,整个地球村的相思华人,皆“共”月祈圆。

中秋寓“圆”,始载明代《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亦云:“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其物化象征,即烙“团圆”(月饼)之俗:饼内包糖、芝麻、桂花、蔬菜等,外压月、桂、兔等图案。祭月毕,家长按人数分切,缺席者留份,示阖家团圆。

纵观满天日月星辰,最“人性化”“人情味儿”者,唯“月”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类“月”,人文个性多么神奇!把社会素“缺”之“圆”,向往、憧憬、寄托给明媚滚圆之“月”,真是地义天经!台湾余光中先生曾在央视“2008中秋诗会”吟曰:“最美满的一面仙镜,公开挂在天顶心,让所有的眼睛仰望,各自看到思念的倩影。”两岸同胞认同“中秋”,有人索性将其“性质”朴素化为“有点想念”。

秋仰眺圆月,驰骋“想念”,油然而生“和合”之情,别发“一夜乡心五处同”之“心灵感应”。节俗因此罕拥“公益性、群众性”:中原、边塞,陆上、水间,街市、村落,遍布大型公益活動。灯会、吟诗、夜市、舞狮、火龙、草龙、高跷、地戏、歌舞、游园、观潮、猜谜、竞技、放烟花、砌宝塔、观星象、围吃时令果品……尽吸全民参与、狂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如此节日、节庆,其“乡心守恒性”——民族向心力,定然千古不渝!充溢“和合”的“中秋”,乃十足“团圆节”,堪称华夏“和合文化”之岁时结晶。

或曰:“历史上,‘中秋不也有过不快吗?”对此不必讳言。须知,所有古老节日,流淌历史长河,难免被污染或裹挟。“中秋”源于上古,瞬间中流“不快”,完全无涉且恰好相左“中秋性质”,丝毫未损其耀眼光芒,千古繁盛!

所憾者,我们的圣洁“中秋”,近年横遭践踏!冯骥才慨叹:“节日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冯公所赞“原来味道”,指的正是“中秋性质”。“失”此一而万殊,惜也憾哉!

把传统节日“商业化”,亦即铜臭“时尚化”,无异阉割民族遗产,淡出文化认同!传统节日乃我精神家园,深蕴无数心灵血缘、基因共性,远非中华文明表象传承。这些“血缘、基因”生生不息,永难泯灭,筑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伟大长城!硬要人为损毁,使之蜕变成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时尚玩物,于青史,大逆不道;于祖先,则忤逆不孝!

我们深怀敬畏祖先之情,呵护“中秋性质”之千秋守恒!

链接视界

在我国古代戏剧中,有许多浪漫的故事都安排在中秋之夜。

月有阴晴圆缺,很早以前就被戏剧家用来类比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满月的亮丽与美好,成为许多浪漫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美满姻缘的象征。

最传统的“中秋剧”:《张生煮海》会佳人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期。在众多的元杂剧中,以中秋节为时空背景安排的浪漫故事屡见不鲜。例如,《张生煮海》中,龙女与张生一见钟情,约他中秋节在海滨会面;《张天师断风花雪月》中,陈世英中秋弹曲,引动月中桂花仙子下凡,与他缠绵相爱;《郑月莲秋夜云窗梦》中,女主角郑月莲中秋梦中相会心上人;《李太白贬夜郎》的最后一折,李白在中秋节投江捞月;杨显之在《潇湘夜雨》中,作“赏中秋人月团圆,临江驿潇湘夜雨”。

最好看的“中秋剧”:《望江亭》畔救夫君

翁敏华认为,我国古代“中秋剧”最好看的当属关汉卿的《望江亭》。剧中,女主人公谭记儿智勇双全,她作为一位年轻的寡妇,后来成为学士与州官夫人;当丈夫身处险境时,她摇身变成泼辣风流的渔妇。在中秋之夜,摇船捕鱼、传杯递盏、打情骂俏,将自己的敌人杨衙内灌醉,智取他的势剑金牌,去营救自己的丈夫,终化险为夷。

最缠绵的“中秋剧”:《长生殿》里“生死恋”

中秋节在清代名剧《长生殿》里,也是重要的构成。剧作大家洪升,非常懂得运用节日元素组织剧情、塑造人物形象。《长生殿》涉及上巳、七夕、清明、中秋四大节日。为浪漫地展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恋”故事,剧作家将李隆基安排在中秋夜升天,并吟诵着苏东坡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头两句改为:“明月在何许?挥手上青天。”在中秋夜那一轮圆月里,李隆基和杨玉环终于见面,相拥而泣,缠绵悱恻,展现了天上人间、戏里戏外,中秋之夜浪漫美好的时光。

——张建松《那些发生在中秋夜的浪漫故事》

猜你喜欢

长生殿李隆基张生
晚清民国报刊所见《长生殿》文献研究
李亨啖饼惜福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长恨歌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