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的途径(上)
2017-03-03李林英
李林英
内容提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对下一步要进行的文章局部的品味和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将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也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无法从整体上欣赏、领悟到文章的灵动与鲜活。本文结合一些教学案例,探究、总结了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以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朗读;复述;换题;猜想;活动;整体感知
《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每个盲人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就说大象长得是什么样子,显然他们的判断是片面的。然而,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一些教师在解读、分析课文时,常常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欣赏、领悟到文章的灵动与鲜活。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会淡化,不利于其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就应在注重文本局部品味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 反复“朗读”为抓手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确实,朗读很重要,通过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领会文中词句的含义与作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充分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快速地感知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如《安塞腰鼓》的教学片段:
师:本文既是一篇诗意盎然的优美散文,也是一曲慷慨激荡、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语言凝练而极富动感,字里行间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下面,请同学们饱含激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同学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轻重缓急,并在脑海里想象文中表演安塞腰鼓时的几幅画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激情地朗读课文。)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以及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
生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三句各自独立成段,用虚写强调了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感悟。另外排比和反复的大量使用使语句汪洋恣肆,气势恢弘,语言节奏明快,思维大开大合,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生2:“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句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了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生3:“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这句话从力量、声响的变幻和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
分析:这篇文章在阅读前言里指出:“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初识了气势壮阔、节奏豪迈、情感火烈的安塞腰鼓,而且感受到了这篇散文诗中无比热烈、充满激情的语言美,体味到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的力量的奔腾和生命的升华。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的特点,引导学生自由朗读,以读导学,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完成对安塞腰鼓的舞姿、响声、节奏等表演内容的了解和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了文本局部的突破。
二、“复述”课文巧穿插
复述就是要求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课文主要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课文不仅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注意的是,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切忌照本宣科。在阅读教学中,应恰当地运用复述训练,把整体感知与局部品味进行巧妙穿插,從而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课堂教学的流畅和高效。
如《范进中举》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后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原因是什么?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表现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不同态度的语句并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课文既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了解、检测学生是否把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像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感知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马田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