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

2017-03-03刘杰

求知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孤岛目的论时期

刘杰

摘 要: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是中国翻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但对翻译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影响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抗战。20世纪70年代,弗米尔创立了翻译目的论。目的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探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

关键词: “孤岛”时期;抗战文化;目的论;翻译活动

一、上海“孤岛”时期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经历了八一三抗战时期、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三个阶段,其中“孤岛”时期最为特殊。“孤岛”作为一个时空性隐喻,时间上指从1937年11月11日到1941年12月8日,空间上指上海苏州河以南的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在“孤岛”特殊的时空领域中,敌我矛盾错综复杂,面对黑暗的现实,人们感到孤苦、迷茫、无助。但因上海不直接接受日伪统治,尚有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相对自由的言说空间。滞留“孤岛”的爱国文人译者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围绕着“文艺救亡”的宗旨,以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方式参与到抗敌救亡的活动中,将翻译的社会功用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间接抒发抗敌情绪,以警惕、鼓励和引导青年大众。

二、翻译目的论

Skopos 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目标”或“目的”。20世纪70年代,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把该词引入翻译理论,用于表示翻译的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目的决定方法。弗米尔的目的论包括三条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 or 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or inter-textual coherence)。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应能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按目标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连贯原则强调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内连贯,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忠实原则是指译文与原文的连贯性,实现语际连贯,即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这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都服从于目的原则。

目的论把译者从传统翻译理论“忠实”标准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译者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

三、从目的论看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

20世纪9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研究起步,并逐渐细化,抗战文化的各个要素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从文学史角度,采用罗列作品或笼统描述的方法,对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展开研究,很少有人从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鉴于此,本文试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探讨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该时期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地位,译作题材多样,精品众多,创造了以“文化救亡”为宗旨的“孤岛”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里以其代表作为例,重点探讨三位翻译家的活动。

1.梅益的翻譯活动

从1938年到1941年,梅益在翻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期间,不畏时艰,反复推敲,终得精品译作。其中一段保尔的内心独白脍炙人口,“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振奋人心的独白恰似迷途的一盏明灯,指引迷茫的中国青年在战火中奋勇向前。

目的论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从原作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目的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译中得到了体现,译作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梅益深厚的语言文化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译作符合当时读者的预期目标。

2.傅东华的翻译活动

傅东华译的《飘》完成于1940年,深受读者好评。原著讲述的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旨在表达人们奋起斗争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

“孤岛”时期,人民处于战乱之中,心中充满恐惧、迷茫、惆怅的情绪。傅先生欲通过文学作品唤起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傅先生文本选择的目的。傅先生在译序中曾这样写道,“我的目的是在求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傅东华,1979)在该目的的影响下,傅先生采取了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如在翻译人名时,采用音译的方法并赋予之中文名的特点,如Scarlett OHara—郝思嘉,Rhett Butler—白瑞德,Atlanta—饿狼陀等。这种归化法使得译文通俗易懂,颇受读者欢迎,体现了目的论三原则在译文中的成功运用。

3.朱生豪的翻译活动

朱生豪通晓中英文,诗歌造诣颇高,虽在战火中经受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威胁,但仍笔耕不辍,忘我翻译。其译作《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我国翻译界被奉为经典,给“孤岛”时期的文学翻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生豪曾在给妻子的信中透露了翻译的初衷,“你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朱生豪对待翻译态度认真,作风严谨,认为: “翻译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作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吴敏洁,1990)由此可见,朱生豪的翻译主张是和目的论三原则一脉相承的。按照目的论,译者在原文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目的。战时的人们需要精神慰藉,渴望从文学中找到精神支柱,而朱生豪的译作《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正好实现了这种预期功能。

四、结语

根据目的论,译文由其目的决定, 要遵从内在连贯和语际连贯原则。译文要符合读者的预期功能,为众多读者所接受,才能完成译介的流通与接受。以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为例不难发现,任何翻译活动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进行翻译活动,开展翻译批评,都不能脱离现实,而要以具体的时代背景为依托。综上所述,目的论应用于上海“孤岛”时期的翻译活动研究时,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2]谢天振,査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傅东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79.

[4]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5]刘维维.上海“孤岛”时期翻译文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6]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李琳琳.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J].语言语文文化研究,2008(1).

[8]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

[9]邹 素.上海“孤岛”时期翻译文学特点及原因探究[J].外文研究, 2016(1).

[10]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孤岛目的论时期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孤岛(外一首)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孤岛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