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与Lakoff&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的异同
2017-03-03庞娜娜
庞娜娜
摘 要:德国语言学家Harald Weinrich于1958年提出意象场理论(Bildfeldtheorie),该理论与Lakoff及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多处相似。虽然这一理论的提出比Lakoff及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早了20多年,但却远不如Lakoff及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传播面广,影响力大。本文将两个理论进行对比,梳理总结了两个理论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并分析了两个理论传播度、影响力截然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意象场理论;理想认知模式;异同
一、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
Weinrich意象场理论(Bildfeldtheorie)的提出一方面得益于他对语言中孤立隐喻及孤立词汇的观察,另一方面是受Jost Trier语义场理论(Wortfeldtheorie)的启发。通过对孤立隐喻及孤立词汇的观察,Weinrich发现,孤立隐喻及孤立词汇虽然在语言中存在,但数量极少。他认为,这些孤立隐喻及孤立词汇不易被人理解,与上下文结合才能被读者所理解。隐喻的意义不在于创造一个固定的含义,而是形成一个读者能够想象的、与上下文相关的含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Jost Trier就发现,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意义场(Sinnbereich)中不断地发展其意义。Jost Trier认为:“扩张的不是单独的词汇,而是整个意义场的隐喻表达。”Weinrich借鉴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意象场”概念。
Weinrich将意象场定义为两个意义场的连接。在意象场中,隐喻由意象给出方(Bildspender)和意象接受方(Bildempf?nger)组成。意象给出方以模式“X是Y”(Dies-ist-das-Beziehung)修饰限定意象接收方,这样借助意象给出方的语义特征赋予意象接受方新的意义。通过语义的转移,意象接受方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如:Das M?dchen ist ein Hase.(那个小姑娘像兔子一样。)小姑娘接受了兔子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新的语用关系又对意象给出方产生作用(兔子也具备了小姑娘的特征)。
意象场概念描述了口语及书面语中隐喻的结构联系。Weinrich认为意象场一方面是两个意义区通过精神的、类比的方式的相互映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他认为,当分析与人类记忆力相关的隐喻时,引入隐喻的认知分析是必要的。“如果没有隐喻,我们根本没法理解像记忆力这样的概念,当这样的隐喻在意象场中出现的时候,它具备思维模式的功能。”
意象场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受文化限制。Weinrich特别强调了语言文化传统对隐喻的起源及发展的作用。文化传统隐喻构成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有些隐喻逐渐消亡,有些隐喻日渐形成。意象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其根植的文化集体的世界观的影响,因此对隐喻的理解取决于它所在意象场根植的文化。“我们通过语言习得或文学作品的阅读获得的文化群体的意象场是文明理解的前提。”
隐喻归属于哪个意象场不仅要分析该隐喻在意象场中的结构,还要看该隐喻所在篇章中的阐释。意象场使隐喻理解变得容易,为隐喻的正确阐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象场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与相邻的意象场之间存在不清晰的界限,即一些隐喻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意象场。如在德语中常用的隐喻表达“mild”(温和的,柔顺的)可以归属于意象场“温度表情感”,它可以与“unterkült”“hitzig”等构成“温度表情感”意象场。它也可以归属于“味觉表情感”,与“sauer”“verbittert”等归于这一类别。它还可以归入“天气表情感”意象场,属于这一意象场的有“sonnig”“stürmisch”“donnernd”等。大多情形下,只有通过对孤立隐喻所在篇章的把握,才能看出该隐喻到底归属于哪一意象场。因此对隐喻的分析要借助于对篇章的整体把握,这也是Weinrich将意象场理论与篇章语言中的隐喻紧密连接的原因。Weinrich将意象场作为一个“言语集合”(Summe Parole)来分析,这样意象发出者就是一个共同潜在意象发出者的同位素集合,意象接受者是一个与意象发出者类比的潜在意象接受者的同位素集合。Weinrich提出的“同位素集合”(Summen-Isotopie)意义深遠,他通过这一术语将隐喻的聚合与组合维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意象场模式是隐喻表达的上位概念,因为这一概念从篇章整体理解出发,在隐喻功能分析的框架下实现隐喻意义的理解。
意象场是描述隐喻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使隐喻系统化。在意象场框架下,隐喻与认知模式的关系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一理论的深远意义与其较低的传播与接受度形成鲜明对比。意象场理论只是在德语语言文学界得到了一些讨论,如学者Lieberts(1992)、Baldaufs(1997)和J?kel(1997)。Baldaufs认为,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是Lakoff及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的先驱。
二、Lakoff&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
认知隐喻理论将隐喻理解为相关联的认知语义现象。隐喻表达的相关性是Lakoff隐喻概念的前提。Lakoff认为,单一的语言形式所隶属的概念隐喻是隐喻表达的基础。单一隐喻总是存在于概念隐喻中,并由源域和目标域组成。1987年,Lakoff提出了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通过理想认知模式这一概念,Lakoff将隐喻与认知理论中的原型理论与框架语义理论联系在一起。
Lakoff的主要观点是,我们掌握的世界语义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在认知模式框架下构成的概念语义。与传统语义观相似,Lakoff认为,语义有上下位概念。Lakoff与传统语义观的分歧在于对语义组织形式的理解:传统语义学从语言的现有语义中分析语义,而Lakoff认为,语义结构是一种概念现象,由概念现象产生语义,理想认知模式是人类知识的基本组织形式。
Lakoff提出,理想認知模式能够涵盖所有隐喻及非隐喻的范畴。Lakoff将理想认知模式作为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他认为,人类往往凭借结构来组织知识,每一个理想认知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Lakoff将理想认知模式分为四种:命题式、意象图式、隐喻和借代。
理想认知模式中的隐喻模式与命题式和意象图式紧密相连。Lakoff将隐喻描述成源域结构映射到目标域结构。隐喻模式由命题式或意象图式的源域决定。在隐喻映射过程中,源域的部分符合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隐喻的理想认知模式由部分映射的两个理想认知模式构成。Lakoff认为:“一个隐喻映射包含一个源域和一个目标域。源域通常是命题式或意象图式结构。映射是部分映射,它将源域中理想认知模式的部分结构映射到目标域。”Lakoff并没有对隐喻的不完全性给出明确定义,但是他的例子DEBATTE IST EIN KRIEG(AUGUMENT IS WAR)很好地解释了这一概念。Krieg中只有与Debatte相契合的元素映射到Debatte:辩论的参与者被看成是交战的双方,他们的论点是武器,在辩论中向对方回击是开炮,直到对方投降或者撤退。隐喻认知模式的确立是两个结构域映射的结果,它描述了隐喻和非隐喻概念模式之间的联系。
三、Weinrich的意象场模式和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式的相似之处
虽然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与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提出时间相隔二十多年,并且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Lakoff吸收继承了Weinrich意象场理论的相关知识,但两个理论却在存在多个相似之处。
1.两个模式的相似处
(1)两个理论都认为,隐喻是有系统的。一个隐喻概念会生发出大量彼此和谐的隐喻表达,不同的隐喻概念共同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对隐喻表达的理解只有在隐喻上位概念下才可能。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各隐喻表达相互关联,共同组成语义共同体。如德语中“ZEIT IST GELD”“ZEIT IST BEGRENZTE RESSOURCEN”“ZEIT IST WERTVOLLE WAREN”这三个隐喻共同构成“Zeit”的概念隐喻。这三个隐喻彼此吻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体系。在现代社会,金钱是一种有限资源,而有限资源又是一种有价商品,即“ZEIT IST GELD”这一上位隐喻蕴含了“ZEITIST BEGRENZTE RESSOURCEN”“ZEIT IST WERTVOLLE WAREN”等隐喻。
(2)两个理论在术语上非常相近:Weinrich的意象接受方和意象给出方与Lakoff的源域与目标域,两种理论对隐喻两方映射的描述相似。二者都认为,两个结构不同的语义域之间的映射情况非常复杂,因此都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
2.两个模式的不同之处
(1)两个隐喻理论的前提不一致。Lakoff认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性归因于概念体系。这一点使Lakoff的隐喻偏离了对语篇功能的考察。Lakoff对隐喻模式的认知考察依赖于语言学家的语感,缺乏真实的语境与实证基础。Weinrich认为,隐喻是一种篇章现象: 首先,隐喻不属于词汇语义学范畴,而是篇章的组成部分。其次,一种语言表达以一种词汇形式出现,这并不能排除它的隐喻性,只要这一词汇的隐喻性在语篇中被激发,那么它就是隐喻。最后,对隐喻的分析与界定不能通过它的词汇性或者既定结构来判定,而要看它在整个篇章中的意义。由此看来,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比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式更适合分析建立在语篇基础之上的隐喻。
(2)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经验现实主义认为,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等。我们作为生物体的特殊构造决定了有些经验是先于概念的产生就已经有内在结构的。先于概念的结构包括两类:一是基本层次结构,二是意象图式结构。认知模式与上述这两种概念之先结构相映衬,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意义。而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没有提出哲学依据。
四、总结
Weinrich的意象场理论在多方面与Lakoff的理论相似,然而他的理论却没有像Lakoff的理论一样引起巨大反响,Baldauf认为,这是因为从原创性这一视角出发,Weinrich的理论借鉴了太多前人理论,被认为缺乏原创性。笔者认为,Lakoff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补充完善他的认知隐喻理论,与Johnson、Turner等知名语言学家、哲学家合作,并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发展这一理论,逐渐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Weinrich在意象场理论提出后没有更多的著作问世完善这一理论,而是在篇章语言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也是两个理论接受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ChristaBaldauf.Metapher und Kognition:Grundlagen einer neuen Theorie der Alltagsmetapher[M].Frankfurt am Main:P.Lang,1997.
[2]蓝 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