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7-03-03刘忠
刘忠
审美教育,不仅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还包括运用自然、社会、物质与精神等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旨在达到美化人们言行举止,提高人们品德情操与心智美德。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利用课本以及其他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思想、言行、情感等诸多美学教育。
一、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不可或缺
审美教育不可或缺,有政策层面原因,有学科因素,也有其实际存在的意义。
(一)课标、大纲等相关规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二)对当代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普通高中教育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力图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审美评价和思辩探究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审美教育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尤其是在课文中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学作品,有的文质兼美、读后齿颊留香;有的幽默诙谐,透着智慧灵光;有的激越壮阔,彰显阳刚之美;有的清雅妩媚,尽显婉约柔情……这些文学作品展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诸多审美因素。如教学刘鸿伏的散文《父亲》,可以让学生联系朱自清的《背影》等文章,自主阅读体味,感受父爱的平凡与伟大。抓住文中的精美语段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中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品读鉴赏到模仿创造,运用留白艺术,让他们品尝阅读的甘甜,激发阅读的兴趣,进发智慧的火花。
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韦志成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曾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行美育。”文学即人学。语文关乎生活,文学又是生活的教材。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占据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国外名家的相关论述。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别林斯基则认为“只有在美的感情下,才能有智慧。”而黑格尔认定,“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让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融审美性、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炉,不断地提高学生各种感知、鉴赏、评价美的能力。
二、当前语文审美教育中主要存在问题
(一)审美膨胀异化了语文性质
语文性质是什么,新课标和大纲中都提到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王尚文老师在《我看语文新课标》里面这样提到:“我始终认为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其基本性质是人文性。统一说之所以难以成立,根源在于工具说之错谬。”于漪老师曾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说:“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我们可以从表和里的角度这样解释,工具为“表”,与语文目的性相对,主要解决学什么、如何学,是语文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文為“里”,和科学性相对,主要解决学生为何学及如何学,是语文的精髓所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正是这种相辅相成的性质,赋予了语文特殊的“工具性”,一个交际、沟通的工具,一个富含人文性的工具,一个丰富学生心灵、提升知识和审美素养的的工具。也正基于这种统一,使得语文课程的人文、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其最大特点是审美体验,是熏陶感染,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可以说,在语文这两个公认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指引下,人们对语文的重视愈加强烈。但是越来越多的解说、呼吁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之后我们却更加茫然。国学大热的今天,恐怕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重视语文,伴随着江苏语文大分时代的八年施行,我们语文老师竭尽全力去解剖语文,引导语文,参悟语文,力图给学生呈现最生动最实用最审美的语文,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人为的过度包装、修饰真的对吗?我们何曾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过,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滋养?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享受?为什么学生一提到鲁迅就头疼,一见到古诗文就发怵,一写出作文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贫乏苍白、幼稚可笑或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为什么我们许多语文老师还在包办代庖、乐讲不疲、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把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了无情趣,语文课堂的成效总是如此低微?
我们也许高估语文了,她真的只是一门普通学科,一门基础人文学科而已。固然很重要,虽然分值已经很高(到目前江苏高考文科类语文总分200分、其中作文占70分已经实施8年,估计至少还要持续2年),但是想通过语文,让学生达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功效还是言之过早。语文是人学,语文需要在生活中觉解,在社会中沉淀,需要终生的学习和感悟,需要全社会的道德、文化、传统、审美、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熏陶渐染和不断浸润。所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莫不需要学生日后在社会历练中呈现,单纯的短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没有那么明显且让人终身受益。
需要明白的是,我们不能为了自己个人的某种异想天开或是社会的价值观而主观地去预设语文,语文无须设定种种框架,过多的粉饰夸大反而异化语文最纯真的学科性质。黄厚江先生倡导的本色语文,蔡明先生践行的生态语文,许昌良先生提出的沉静语文,李仁甫先生力推的生成语文等,都强调返璞归真,拒绝喧闹,宁静致远,以生为本,值得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去静心研读、消化、吸收和借鉴。
(二)将理论的审美凌驾于实际的语言文字运用上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都提及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在前面我们提到,语文公认的一个性质是工具性,我们也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这个学科当然包括语言文字的学习。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运用语言文字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文字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获得,但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就不仅仅是课堂所能全部传授的了。语文是母语。母语教学就要通过阅读、讨论、合作对话、交流反馈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汉语言文字凝聚着人们的主观意识和个性精神。因此,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用一种非理性的体验方式解读汉语言文字,用人的主体意识和情感积极参与生命的思考,用个人的人生感受去拥抱汉语的多元精神。
“运用”二字,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期的打磨,跟学生日后的人生阅历、情商等都有关系。而在运用之前,教师能倾力传授的,无非是语言文字本身,最多再添加个人见解,供学生各自吸收取舍。对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的落实也主要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上,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时则不好把握,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工具,至于工具本身美丑胖瘦,只要不影响工具的运用价值,其审美性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就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基本的温饱满足是最重要的,也许饱暖之后可以再考虑如何优雅的生活。
三、语文审美教育的教学之道。
毋庸置疑,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文化积淀、精神成长、信念养成等方面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关精神的话题,总是显得格调很高,人们也倾向于让精神有关的东西变得优雅从容,让人可以在喧嚣的世界能够建好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学科呢?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我们的语文是值得学习的,受益终身的。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的中华文化,必然厚重而踏实,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慢慢领会她的精髓,感受她的博大,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在学习交流中成长。闻道有先后,教师只是引路人,是向导,是头羊,需将自己先行习得的东西分享、传授给学生,或者和学生通过对话、讨论甚至辩论等手段进行思想碰撞和精神交流,从而对学生精神审美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二)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给学生展现语文的魅力。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在文本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语言典范、妙笔生花、行云流水、浑然一体、启智明理、发人深省。因此,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对文中语言的审美。教学时,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美,可采用听读、朗诵、品析、想象、体味等方法。听读时可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描绘出的画面;朗诵时就需要学生多读,并让他们把握重读、停顿、节奏等;品析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如文章的文眼或中心句是什么,某一段话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想象是必不可少的,在想象中可培养出学生的美感,体会语言的感染力;体味的对象就是文章中语言描绘出的画面或表达的情感。在阅读赏析中让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体味语言中的意境美。
以汉字来说,在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的动情描述:“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多么美的描述啊,学生可以强烈的感觉到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美丽不灭的灵魂,是一种永恒的向心力,是生命百科全书,是一种坚强的文化符号,是一张靓丽的民族名片。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柯灵的《乡土情结》以及大量优美的古诗文。对我们每个华夏子孙来说,仓颉创造的每一个汉字,就是一方天地,一块界碑,一段历史和记忆,一个希望和寄托,一尊美丽不朽的民族图腾;“六书”中的每一个方块汉字,就是巍峨五岳、滚滚长江的代码,就是亘古流传、光芒四射的文化。单单文字本身就有如此魅力,文字组合而成的句子,文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设想一下,如此优美的文字展现在学子们面前,他们怎么会不心动,如何不折服而心向往之、甚至“沉醉不知归路”呢?
(三)以文本为载体,在文章中发掘语文的精髓和审美元素所在。以苏教版为例,新课改之后,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选修教材更是按照内容体例分成很多本书,比如有被盛赞为“史家之绝唱,無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选读》,有我国古典小说最高代表的《红楼梦选读》,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现代小说选读》《论语孟子选读》,以及《唐宋诗词选》和《现代诗歌选》等多本。每一本教材中往往体现了书中作者的审美境界和哲思高度,对于这些名著佳作,可以引导学生先入为主,一睹为快,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教材的选择都是经过专家学者深思熟虑、精挑细选的。选文基本是按照一定的体例进行归类选编,考虑到语文课程的系列化与科学性,同时必须兼顾语文中高考的选拔性,以满足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涵盖了自然、社会、思想、艺术等诸多审美元素,教师必须全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发掘文中流光溢彩的美。
(四)联系社会生活,以思想、哲理为抓手进行审美教育。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蕴含了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文章的思想可以从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反映的社会生活或体现的哲理等方面分析。比如人物形象欣赏方面,可以用朱光潜先生的美学理论,从美丑对照这方面来赏析《最后的常春藤叶》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作品中的贝尔曼和伽西莫多就是一个典型的外貌丑与心灵的美相结合的典型形象,通过比较欣赏,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老王》中的人力车夫老王,《品质》中的格斯拉,这些底层人物所折射出的心灵美、行为美、精神美,能给人以美的教育和感染。所以美育又伴随着形象进行,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在讲解文章时,教师带领学生感悟作者这样一种思想美,引起思想共鸣,从而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美,同时也可介人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中环境的美好,激发他们对人类、生活的挚爱,提高审美情趣。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哲理: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肉的挣扎,诗的朦胧,文的磅礴,自然、精巧、优美、壮美、卑鄙、崇高等无不需要解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具体的形象,即描写的对象,还要分析这些形象中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悟、哲理,或者发现文章中的一些妙语,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引起思想的共鸣,领会其中的道理。作者在这些文章中往往将哲理思考和审美结合起来,这就是需要我们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寻觅体会领悟文中蕴含的哲思。
(五)改革和优化教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语文教师要“四美具”。
(1)语言美。教师需要借助语言传播知识、思想,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准确、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抑扬顿挫缓急不同的语调来调节学生的情感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引入美的意境,诱发他们去联想、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教学中受到熏陶。(2)板书美:一次成功的板书设计,是对文本和重点内容的提要,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成为课堂的一道风景线,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好的板书既需要醒目鲜明、提纲挈领,还需要布局合理,字数适中。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播知识,又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还可以给人美的视觉感受。(3)感情美。课堂上,教师的喜怒哀乐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以严肃幽默诙谐的语言情感色彩吸引学生,以情感人,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对教学内容是否倾注了真正的情感,对学生良好的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4)仪态美。教师仪态美,一般认为是指教师的外貌着装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举止的修饰和美化。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优美手势、和蔼的表情等体态语都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师生关系融洽,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现出的纯美的语言、精美的板书、丰富的感情及优美的仪态,以美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亲其师信其道”,便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认真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刻意蕴,发现课文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和人生之美,以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改革教法,追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因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鲜明的审美性和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等诸多变量,决定了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因为最好的知识是關于方法的知识。现在的语文教学主张探究、启发、合作、感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为主。除了必要的讲解点拨外,课堂上还可以采用的有(1)表演: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美。(2)对话: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广泛。(3)激趣:面对难以理解的课文时,可以相机激趣,避免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厌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4)讨论:这种方法也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常用方法之一。此外还有启发式、比较法、揣摩法、想象法、留白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课堂不再一成不变、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的活动。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博采众长,加强合作,集体备课,改进教法,优化学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各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引领诱导,平等对话,各抒己见,质疑问难,教学相长,让学生热爱课堂,敢于质疑和争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应用现代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等关系,努力打造快乐、高效的幸福语文课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想象创造能力,要从审美或哲学高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精神。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高举审美大旗,特别要注意对文学的审美性和自然优美的语言的赏析,引领学生体会语言之美,感悟思想之美,欣羡人格之美,体察人文之美,进而心驰神往,激发内驱力,形成向心力,凝成战斗力,美的素养和品德也将日臻完善。而在这一交流学习中,在教师有意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领悟文章的要义,作者的深意,继而吸收感悟,转化为自己的所见所感,并能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实现“人的精神培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