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符号理论对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启示
2017-03-03朱智慧李姗泽鲁雯
朱智慧+李姗泽+鲁雯
摘要:当前的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实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苏珊·朗格基于卡西尔“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的文化符号哲学,构建了艺术符号理论。该理论启示我们:在少先队员爱国情感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儿童自身的符号系统出发,选择合适的爱国情感教育材料;要重视利用艺术符号营造爱国氛围,利用艺术暗示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少先队员爱国情感。
关键词:爱国情感教育;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少先队
少年儿童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少先队组织一直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霸权文化正冲击着少先队员的思想,这就使得我国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挑战,是少先队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
苏珊·朗格在卡西尔“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的基础上,提出“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从而建构起艺术符号理论的大厦,成就了在艺术哲学和符号美学方面的巨大声誉,被称为“居于领导地位的哲学家”。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探究该理论于少先队员爱国情感教育的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
一.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对少先队员爱国情感关注不够
在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更偏重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形成以及爱国行为的训练,而较少从个体内在需求出发,探讨爱国情感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很多学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只关注“在国歌音乐结束时国旗是否升到了旗杆顶端”,有的甚至交头接耳,对升旗时的庄严肃穆置若罔闻,更不用说理解背后深层的“国家神圣”观念了。朱小蔓教授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不是事实、认知或技艺的教育,而是价值态度的教育。人对价值态度的学习不同于认知的学习,它是人情感认同、主观情愿、自觉趋近的过程,它的达成和实现必定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部的强加。因此,知识化、程式化、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必然难以奏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育内容:对少先队员现实生活关照不够
我国现行的少先队章程要求,少先队员要爱祖国,爱人民,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于是,在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实践中,有教育者就直接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要求。然而,皮亚杰早就指出:“形式运算阶段(13-14岁以后)以前的儿童对于他的家庭、他居住的地域、他的本族语言等很敏感,然而,对于他自己作为某一国人的身份,包括他的国籍以及他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集体的实体却极不敏感乃至无知。”因此,对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先队员而言,并不能对“国家”“社会主义”等抽象的概念產生情感体验。所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抽象要求本身就脱离了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脱离了少先队员的感知水平,导致少先队员不能引发心灵共鸣,不能获得情感体验。
(三)教育方法:形式多样性不够
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后,虽然从理论上看,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逐渐丰富多样,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教育方法仍显不够。首先表现在: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并没有完全调动起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参与。即便是学校里,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承担者也往往只是大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其次,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以单向的语言符号灌输为主。例如,国旗下讲话、讲爱国故事、爱国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等,而影视、音乐、戏剧、美术等隐性教育的艺术符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社会价值
近年来,艺术符号理论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回顾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挖掘其对于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人”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
艺术符号理论的产生基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哲学。卡西尔在《人论》中明确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这使得我们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除了与动物拥有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之外,人还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介于两个系统之间。这使得人不是像动物一样直接迅速地对外界作出回应,而是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和延缓。因此,人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这样的人性观使得我们将着眼点转移到人类的情感世界、文化世界上来。
(二)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苏珊·朗格将符号分为“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前者以语言符号为典型,后者以艺术符号为典型。通过对比两种符号的特征,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稳固的含义,这使得语言符号在“传达我们运动不息的心灵模式、内在经验的复杂与矛盾、我们情感、思想、印象、记忆以及稍纵即逝的幻觉的交互作用上的确失败了”。她同时说到,“不得不强调指出的一个事实是,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进而得出自己的论点:“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她同时指出,艺术符号之所以可以用来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是因为艺术符号与人的生命是同构的,在整体性、节奏性、运动性以及生长性四个方面存在着逻辑上的类似。
三.艺术符号理论对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爱国情感
多年实践中,我们比较注重爱国认知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这与强调人的理性特征是分不开的。基于人是理性存在,使我们在进行少先队员爱国主义教育时,把着眼点放在了思维与意识的活动之上。我们把儿童看做差异不大的理性产物,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容易把目光集中于逻辑语言、概念语言以及科学语言的运用上,注重对少先队员爱国知识的灌输。而卡西尔提出的“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为我们加深对人的认识打开了新的视野。符号的本质使我们认识到,人不仅仅直接面对客体,对客体作出直接的反应。对人来说,不仅通过符号认识世界,同时也在能动地创造着符号,在此过程中,人“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正因如此,人的情感和体验才会格外重要。
因此,在少先队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在教育理念上明确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的差别,注重爱国情感的培养,强调个体的亲临感受和体验,激发儿童心灵的共鸣,以此获得少先队员情感上的认同。
(二)注重激发少先队员自身的符号系统
在卡西尔看来,符号和信号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信号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苏珊·朗格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区分,认为信号与其代表的物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符号则包含了多层的意思。一个符号并不只是作为物理世界的一种实在而存在,而是代表了一定的意义,人在符号活动过程中融入了自身对于外界的理解。因此,在人的情感活动中,就引起人的情感刺激物来说,它是客观的;而就情感的内涵和形式而言,它是个体自我的一种心理体验,只有当外界的刺激物被自我感知时,才能形成自我的心理状态,才对个体有意义。因此,我们必需重视个体自身的符号系统。
综上,在进行少先队员爱国情感培养的过程中,要落脚于少先队员实实在在的生活,与少先队员所處的时代、生活环境、年龄特征、文化背景等相结合,研究属于少先队员的情感符号系统,深入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动之以情”。
(三)注重发挥艺术符号的价值和作用
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本身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命感受,很难通过严谨准确的语言符号来表达,而只能让少先队员自己主动趋近。在此过程中,语言往往力不从心。况且由于少先队员受自身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祖国”等语言符号并不能获得应有的情感体验。因此,以语言符号为主的、单向的爱国情感培养效果难尽人意。
艺术符号表现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体现了人类生命的需要。利用艺术符号,采用艺术审美的形式,可以使得爱国情感的培养既不是外在的强制,也不是理性的灌输,而是少先队员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的需求。少先队员通过形式各异的爱国艺术符号,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把对少先队员爱国情感的培养融入艺术符号暗示的氛围当中,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于不知不觉中让爱国情感走进少先队员的心里。因此,在少先队爱国情感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优秀的、体现爱国情感的艺术符号,充分发挥造型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符号的价值和作用,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少先队员提供与爱国情感交流对话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