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Path为增产“指明方向”
2017-03-03编译张领宇
编译 | 张领宇
OpenPath为增产“指明方向”
编译 | 张领宇
纤维在增产措施中最早应用于加砂压裂,在压裂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能使支撑剂沉降速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从而可使用很低粘度的压裂液,减少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纤维在酸压中的应用则是由Schlumberger(斯伦贝谢)和Aramco(沙特阿美石油)在2008年提出的,是针对存在天然裂缝或渗透率差异大的储层转向酸压的一种新方法。
纤维暂堵转向酸压技术是在酸压施工过程中适时地向地层中加入适量纤维暂堵剂,流体流动遵循向阻力最小方向流动的原则,纤维先进入地层天然裂缝或先期人工裂缝,在缝端暂堵,形成高于裂缝破裂压力的压力差值,使后续工作液不能向天然裂缝或先期人工裂缝流动,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井底压力;在一定的水平两向应力差条件下产生二次破裂,进而改变裂缝起裂方位以产生新裂缝,从而增加沟通与应力发育不匹配的储集体的机率。
OpenPath序列转向增产服务是业内首款运用可降解纤维和多级颗粒技术实现油藏序列增产、最大化近井筒区域油藏接触面积的技术。通常来讲,暂堵颗粒无法完成压裂裂缝的有效封堵,而纤维的加入填补了颗粒间的缝隙,实现裂缝封堵,待其他作业完成后,纤维可自行降解,产层即可恢复生产。OpenPath采用的是化学而非机械方法实现转向,对于裸眼井、套管井同样有效。
OpenPath序列增产服务采用最佳酸性增产药剂,用于油藏不同产层、储层段的顺序增产处理。为了最大化产品使用范围,OpenPath可与常规酸性药剂兼容使用,同时也可以使用专为OpenPath设计的酸液体系,其他酸性药剂体系包括SXE*乳化酸体系、VDA*粘弹性转向酸体系和MaxCO3*可降解转向酸液体系。
OpenPath服务不需要特殊的操作设备,与常规化学转向方案相比,OpenPath的操作更加简便,降低了HSE风险。
OpenPath序列增产服务将酸性药剂精准注入目标层段,能够有效提高井筒产量。OpenPath同时结合了模拟模块、近井筒转向系统以及酸性增产体系,可最优化油藏增产作业结果。其中,转向系统通过使用复合颗粒实现酸性药剂,复合颗粒内包含可降解纤维和多级支撑剂,能够有效实现指定区域的暂时封堵。
应用范围
OpenPath服务可实现油藏不同产层、储层的序列增产作业,对于裸眼完井、套管完井同样有效。该技术既可实现井筒产层的暂时封堵,也可成为平衡井筒不同产层产液量、最大化井筒-油藏接触的有效措施。
(1)酸化压裂,基质酸化;
(2)常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作业;
(3)套管完井和裸眼完井作业。
可降解特性
在增产作业完成后,纤维和颗粒的封堵混合物在130~300℉、短时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即可完全降解,且降解中不需要任何干预作业,降低了整体成本和HSE风险。
技术优势
(1)创新型方案,最大化油井产能和完井效率;
(2)对多个产层、储层实现顺序增产处理,提高采收率。
技术特性
(1)可降解纤维和多级颗粒的混合物可实现最佳封堵和转向;
(2)可完全降解;
(3)适用温度范围广,井下温度130~300℉(54~149℃);
(4)在酸化和基质酸化增产作业中可承受压差高达4500psi(31.03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