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考试评价改革
2017-03-03辛涛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
辛涛/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
核心素养与考试评价改革
辛涛/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
我们讨论学生的核心素养,原点问题或者最基本的追问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教育系统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话题似乎是清楚的,但似乎又是模糊的。为什么说清楚?因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以贯之的。为什么说模糊?因为从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个教育方针如何落地依然是一个问题。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在反复追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依然是整个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的问题。
提出核心素养的缘起和定位
从教育政策背景来说,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十八大明确了教育系统中的着力点,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从国际教育改革的经验来说,各国都在探索适应全球变化和未来发展的教育政策和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教育对世界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影响非常显著。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本,已经变成各个国家教育领域中尤为重要的话题。
从基础教育内部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深刻的、根本性的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我们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现在的政策语境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素养”最核心的目标指向是我们究竟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我们所启动的课程改革中,关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综合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突出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世纪以来,课改的目标是突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前的课改目标进一步发展为核心素养。这个发展有内在脉络,“双基”是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来考虑课程改革的目标;而新课改所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把学科内容、学生发展诉求做混合式的表达;当前,我们强调的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是促进全面发展人的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素材,真正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
在政策层面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是什么?
纵观新中国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1957年最高的国务会议一直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以贯之的。不同时期,尽管历史阶段、社会背景有所变化,但是大体上说,我们党和国家特别强调和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整个教育方针的表述都是以“德智体”为主线,内容表述随着时代的背景调整。新时代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特别强调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代表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对教育的期许。一直以来,虽然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全力为实现教育方针而努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在明确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教育实践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落差,弥补这一落差,使党的教育方针能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即是希望在高位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一座桥梁,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将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核心素养相对照,进而促进教育方针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2016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向社会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这一框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为了回答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诉求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出核心素养的根本依据。制定核心素养框架,是希望把党的教育方针,把十八大以来的党和国家对教育领域的要求落实下来。我们可以参考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美国、新加坡等核心素养的框架,但是在筛选核心素养基本框架的时候,要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说,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两大根本属性,一是主体性,个体是作为一个主体独立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社会性。为了实现其主体性和社会性,人在社会文化中必须要承载相应的文化积累,这个文化积累既包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包括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因为我们的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世界闻名的各学科知识体系的集合。因此,从国家层面建构核心素养,是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最核心诉求,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的特性是主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
因此,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构成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框架。课题组在提出这个理论框架前,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相关政策的分析,包括国际上的比较,包括新时代以来所实施课程的各版本课标的梳理和归类,包括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各行各业杰出人士对于希望儿童青少年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发展的特征等调研的实证研究。
2016年2月底,中国教育学会对于核心素养的框架广泛征求了意见,目前发布的这个框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并确定了三大领域(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六条指标。
那么,如何通过评价的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评价相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课程、教材、教学、考试和评价)来说,是处于下游的。关注评价改革之前,我们要明确处于上游的课程。从世界范围内来说,国际上的课程改革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有借鉴意义。
第一个趋势是由过去学科为本位到关注学生发展的转化。强调培养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人,这是基本的国际趋势。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看到,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课程体系和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位,但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目标或者一个出发点,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素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不再像工业文明兴起时的班级授课模式,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已经不可能教完,如果我们还是拘泥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那么,教师的挫败感会越来越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越来越强调:要由知识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以学科为载体的课程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有的学科知识都只是一个材料,或者说是一个载体。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这些知识之间相互融通。
第二个趋势是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与贯通。众所周知,世界教育领域越来越强调数学、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的融合。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从国家最高政策的角度追问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缺少着力点,相对较长的时间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分科的局限明显,对于跨学科的内容,比如反复强调的德育、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由于没有具体的学科作为载体,在很长的时间里,处在一个政策上和观念上不断宣传,但落实上似乎又非常松散的状态,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三个趋势是在课程中融入了质量评价标准,强调问责。过去的课程标准大体的框架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建议。现在很多国家,都把评价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这与第四个趋势很有关联。
第四个趋势是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与课程评价权力的集中。西方是教育分权的体系,联邦政府对地方教育没有具体的约束力,但是在新时期,如何保证地方教学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竞争的需求?在西方教育分权的体制下,关于课程评价权利的集中和上收,与它的理念是冲突的,但是考虑到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水平,所以尽管教育管理是分权下放的,但很多的西方国家选择把课程评价上收。
在新一轮的深化课程改革中,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程修订,大体上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构,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通常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第二是教学内容;第三是教学如何实施,也即教学建议;第四是质量标准。在这个框架下,核心素养要渗透到这四个方面。从整体来说,核心素养要体现在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中,要体现在学科标准上,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是促进其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此外,核心素养还要体现在质量标准中。考试评价有不同层次,有国家制度性考试,如中考和高考;管理性的评价,如教育质量监测,以及各所学校的操作性评价等。课程涉及哪些内容,质量标准要求如何,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考试和评价的基本蓝图。
以考试和评价促进核心素养落实
目前,考试和评价领域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还是很新的话题,一些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评价观念需要不断调整。测验经历了三种发展观念:Assessment of Learning & Teaching,Assessment for Learning & Teaching,Assessment as Learning & Teaching。英文词组中的of、for、as形象地表达了考试评价状况的发展。目前,我们经历的测验针对教育教学评价,这种考试和评价是外在的,相对来说,比较刚性,是冷冰冰的评价;我们现在推动的是促进教学的评价,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而进行的评价,是for;接下来我们面临第三种情景,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教学和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学习和教学的真正个体化,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这场变革的速度,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快。在个性化的学习和教学阶段,评价不仅仅为了教育教学,而是变成了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从教师角度来说,通过评价才能了解不同学生的状况,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改进;从学生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评价就是学生学习的环节,通过评价了解学习状况,从而设计学习轨迹。因此我认为,预期评价应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从观念上的转化。
第二,为了使核心素养落地,需要确定评价依据。基于核心素养能不能直接开发评价?当然可以,但是考虑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整个教育系统的融合,评价应该基于现在新制定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有机的连接。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内容,完全抽象地来说核心素养,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国家政策制度上有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课程的内容和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的,因此,在未来,我认为与其从学生核心素养抽象切入去做评价,不如从学生的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第三,核心素养要落地,应该强调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框架来构建的,未来评价的形态并不仅仅是考试,中考和高考针对学业质量标准的完整评价应该是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所以仅有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不能完整涵盖我国试图制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在整个标准中,有一部分是不能通过惯常的纸笔测试测出来的,而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来体现。综合素质评价强调对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说到软技能或者软环境,我们会面临政策上和技术上的冲突。政策和实践要求我们评价的内容,比如实践创新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合作学习能力,有时由于测量技术和方法跟不上,突破起来非常有限,因此一直存在技术和政策、技术和实践之间的冲突。但是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融合趋势日趋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