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课堂实录(节选)
2017-03-03马骉,钱梦龙
《药》课堂实录(节选)
科 目 语 文
执教者马 骉/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原院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点评者钱梦龙/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教学说明
本教案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网上下载的有关《药》写作背景的资料,并在文中找出有关隐含时代背景的语句,理清文章的双线结构,熟悉小说的时代背景。课后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小说第三部分,提二至三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上交书面作业。第三课时准备如下安排:请学生再读课文第一、二、四部分,提出一至二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收集问题后选择二至三个在课堂上讨论。
介绍学生提问情况,明确学习目标
师:按照上节课的要求,每个同学要在熟读课文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两到三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很高兴的是大家昨天都按时完成了。昨夜我花了不少时间仔细研读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发现问题的数量多,质量也不错,尤其是提到了我非常期望的几个极有水准的问题,害我兴奋得夜不成寐。
(学生笑)
师:接下来,我简单评析一下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共收到全班42个同学的问题158个,平均每个同学提问3.76个。其中提问最多的是郭瑾同学,共提了8个,更可贵的是质量也属上乘。不过我以为问题提得最有质量的是龚伟同学,他提的三个问题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学习、讨论的主要议题。
点评:
能提问题,尤其能提有质量的问题,是学习有研读、有思考和有效果的表现。当然前提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有指向的研读,有指导的思考、有充分的时间研读和思考。给指导、给时间和给机会是产生有质量问题的条件。同时对学生原生态问题的处理,马老师显得专业又纯熟,在仔细研读每位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对特别有热情和有质量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并十分巧妙地将龚同学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议题,既尊重了个体,也激发了群体,学生们思考和提问的积极性及深刻性也会日渐成形。所以问题的提出,尤其是有质量的问题的提出,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技能。
师:(教师用PPT展示龚伟同学的三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把“议药”安排在茶馆里?
2.文中有三人说夏瑜“疯了”,为什么作者要安排他们三个人说夏瑜“疯了”?这样安排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康大叔在文中说了八次“包好”,他是否真的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
师:(走到龚伟面前)向你祝贺,也感谢你的问题。
师生互动 共析问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讨论龚伟同学提出的三个问题。(其他同学及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序地穿插在这三个大问题之中)
点评:
问题与教学结构间的关系如何处理?马老师的设计是个很好的答案。“三个主问题”是教学结构中的“主干”,“其他同学与老师的问题”是“枝干”,它们之间有主次之别,更有内在关联,主次问题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体现教学结构的“问题树”,这样教学结构会显得严密又有生成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也会充分体现。另外在主张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今天,教师有没有提问的权力?问题在什么时候抛出,怎样与学生的问题形成互补,也是很有讲究的。
2.讨论问题
(1)讨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议药’安排在茶馆里?”
师:对于“作者为什么要把‘议药’安排在茶馆里?”这个问题除了龚伟同学提出外,另有八位同学也提到这个问题。可见这是个共性问题。
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提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来做讨论,而且我觉得这是个基础性的问题,它对我们确定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很有帮助。
生:茶馆是众人聚集的地方,是社会的一个窗口。
生:茶馆也是人们交流信息发布各种新闻的场所。
师:这是个怎样档次的茶馆?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生:这个茶馆是个下等茶馆,这是由去的茶客的身份和层次决定的。这里的茶客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百姓。
生:主体应该是华老栓。
生:应该还包括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几岁的人等。
生:应该是以华老栓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群体。
师:越说越明,我也觉得应该是以华老栓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群体。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了这篇小说作者主要是要反映“群众的愚昧”,可见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群体。
(2)讨论问题“文中有三人说夏瑜‘疯了’,为什么作者要安排他们三个人说夏瑜‘疯了’?这样安排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师:我非常欣喜的是以龚伟同学为代表的几个同学提到了关于有三个人说“疯了”的问题。我原以为大家不太可能思考得这么深,我低估了大家的实力。
师: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个有难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分析、交流,好在我们有不少同学提的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起了设置阶梯的作用,有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由骆一正同学提的问题——“夏瑜挨了阿义的打为什么还说‘阿义可怜’”。
生:(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后发表意见)
点评:
问题来自学习材料,答案也要到材料中找,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生:夏瑜觉得阿义也是下层民众,他不懂革命。
生:夏瑜以为阿义不懂他的革命是为了解放像阿义一样的劳苦民众,还要打他,搜他的东西,说阿义可怜是因为阿义的愚昧落后。
生:他们在嘲笑夏瑜的可怜。
师:夏瑜为什么被抓起来,关进去了呢?
生:夏瑜犯了造反的罪,造反是要杀头的,而夏瑜还要劝阿义造反,课文中就有康大叔的转述:“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师:关于这句话,我要补充几句,当时夏瑜的革命叫什么?这次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取得成功了没有?
生: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目的是要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可惜失败了,所以夏瑜被抓起来了。
师:这个背景材料的了解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
生:一个要被杀头的人还去可怜别人,在他们眼里是疯了。
师:你们的分析能紧扣课文语言,很有说服力。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花白胡子”“二十多岁人”说“疯了”的时候作者都用了“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似的”这样的词语?
生:我看这三个人其实都没能听懂夏瑜的话,我们刚才的分析是我们的理解,并不是他们的理解。
生:“恍然大悟”只是装的,这更说明这些下层民众的愚昧落后。只是这“二十多岁的人”落后到无药可救的地步,还“恍然大悟似的”,真可悲。
师:“不幸”被你言中,我也觉得他们没有听懂,这就更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你对“二十多岁的人”的分析更为细致独到。接下去我有两个问题请教同学们。
(老师展示自己提的两个问题)
师:作者为什么要选“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说“疯了”?
为什么前两个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后者只说“二十多岁的人”?
生:我发现这三个人应该是三个不同年龄段人的代表,“花白胡子”是老人,“驼背五少爷”应该是中年人,“二十多岁的人”是青年人。
生:这三人代表着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也就代表着当时整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百姓群体。这就说明作者要强调当时民众愚昧落后的范围之广。
师:你真是视野开阔,思考也深入。那么我提的第二个问题又该怎样解答呢?这确实是个有难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做充分的交流。
(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相关段落)
点评: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有十分巧妙的体现。为什么要小组合作学习?一种是在个体思考遭遇困难无法突破时,一种是对有难度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后需要交流和分享,让效果最大化并体悟合作的愉悦。
生:作者用“二十多岁的人”而不用借代是为了强调他的年轻。
师:大家也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你们说年轻人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生: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思想的特点是容易接受新思想,思维活跃。
师:而文中这位“二十多岁的人”的思想有何特点?
生:是个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的没头脑的人,他思想守旧落后。
生:我想鲁迅对他不用借代是有用意的。这“二十多岁的人”的醒目的数字与落后愚昧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师:分析入理,那这反差说明了什么呢?
生:那醒目的数字警示人们:年轻人是社会的希望,连年轻人都这个样子,这个社会没希望了。
师:如果刚才作者选择三个人说“疯了”是为了说明病态社会中的民众的愚昧落后的范围之广的话。那么作者特地将这醒目的“二十多岁的人”指出来,更是要说明当时民众愚昧落后的程度之重之深。
师:我还有个问题,茶馆里除了三个人说夏瑜“疯了”外,还有谁说夏瑜“疯了”?
生:(一时语塞)
生:没有了。
生:真的没有了。
师:难道茶馆里只有三个茶客?在文中找找其他的茶客是怎样反应的。
生:应该说很多的茶客都说“疯了”,不,是全部茶客都说疯了。
师:何以见得?
生:课文有这样的句子——“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
师:这句话能说明什么?
生:“听着的人的眼光”说明所有的茶客的眼光,都“忽然有些板滞”,话也不说了。说明都对夏瑜的“阿义可怜”一句表示不解和愤怒。
师:请问“板滞”什么意思?
生:(查词典)
生:“板滞”就是指神情呆板。
生:这里应理解为眼光都停住了,一下子蒙了,反应不过来。
师:这里主要指所有的茶客听了康大叔转述夏瑜的“阿义可怜”一句都无法也不能理解,其实所有的茶客在心里都在说“疯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到“所有茶客”的反应呢?
点评:
好的教学并不停留于问题的解决,一定有一个在学生思维剧烈运动后的问题延伸和深入,这种问题的延伸和深入是极其珍贵的资源,用好了,课堂效益会成倍增加。
生:说明当时社会愚昧的人很多。
生:如果前三个的反应还是“点”的话,那么“所有的人”反应是“面”了。点面结合,更能说明小说的主题——“群众的愚昧”。
总结讨论 揭示主题
师:刚才大家做了精彩的分析,能不能请几位同学就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手段、主题思想作个小结?
生:小说第三部分通过对茶馆“议药”这一事件的描述,通过对以华老栓为代表的下层民众群体的刻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即民众群体的麻木愚昧。
师:请允许我问最后一个问题——小说的题目《药》有什么含义?
生:它首先指华老栓买来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
生:鲁迅先生觉得他所处的社会是个病态社会,几乎所有的底层民众都患有“愚昧综合症”,因此要给他们“吃药”。
师:那鲁迅先生为这个病态社会开了“良药”了没有?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就是拯救这个病态社会的一剂良药。
师:不错,是一个病态社会。鲁迅先生用他犀利的笔锋解剖了它,他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炽热社会良知向病态的社会、愚昧的民众发出了呐喊。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便是要唤醒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