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
2017-03-03曹周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曹周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
曹周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只有让教育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从日常的工作中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理念上阐明教育生活观的核心内涵。对此,笔者提出三个命题来进行具体阐释。
教学即研究
教学与研究是任何一位教师都必须直面的两大工作内容,它们是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正确认识教学工作的关键。在我看来,这二者之间并不像一般人所恐惧的那样,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它们在目标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从目标层面来说,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搞好人才培养工作;而从事研究工作的目标则是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最终拿出有分量的教科研成果。这二者都需要我们能够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从方法层面来看,教学需要备课,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而从事研究也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文字解释阐明问题的过程,这与上课这种借助于语言来传播知识的方式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
因此,教学与研究并非如人们所臆想的那样相互矛盾,它们常常相得益彰。在平时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二者的相通之处。比如,有时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做了一定的思考。之后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又谈到这个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便会促进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由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研究的环节。将这些个人研究及思考用有条理的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等再次涉及到与之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这便又从研究活动进入到了教学的环节。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不论是对我们的研究,还是对我们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如果我们把研究中产生的零星想法比作是演员的话,那么教学活动则是一个大舞台,它为教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综合来看,教学彰显出的是教育的情怀,而研究体现出的是专业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这“两手都要硬”。我们认为,这个命题不是在割裂两者或是去突出强调一方而削弱另一方,而恰恰相反,“教学即研究”这一个命题较好地将“教学”与“研究”两个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它既高度概括了教师如何上好课的问题,也为我们科学理性地去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生活即资源
人们常说,生活是一个大舞台,诗意的教育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自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育学研究者就一直在呼吁“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在我看来,这些呼吁不能只是口号,究竟怎么“回归”,又如何“联系”,这其中是大有学问的。刻意地将教学等同于生活,或者不加取舍地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引入教学,都是不恰当的做法。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需要读懂生活。他要能够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被不断挖掘的巨大宝藏。教师每天要承担各种繁杂的工作,比如备课、上课、答疑、批改作业,等等。这些繁杂的工作占据了教师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如此看来,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奢谈什么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呢?但正如罗丹所说的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会发现丰富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提供着生动的课程素材。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可供教育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用一双慧眼去挖掘它们。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资源。当前,我们提倡学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向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书本上所没有的、但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还特别提倡要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既能够在学校里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同时也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里汲取有益的营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做好对信息资源的筛选工作,把更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资源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更为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这便是“生活即资源”的价值所在。
奉献即收获
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责任,选择要为培育后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困扰着一线的教师,那就是他们总是在奉献与自我成长的矛盾中产生焦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不少教师总是抱怨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日常的教学及班级管理等事务中,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外界给予教师的各种要求又来势汹涌,实在是把教师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或者把教师比作园丁——在花园中辛勤耕耘。这些比喻在突出强调教师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时,却忽略了对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关照。我认为,教师既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同时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人和完善人的伟大职业。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讲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的命题,其本意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对其自身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做过老师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同一内容,自己每教过一遍便会产生一次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人生阅历。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能获得“奉献即收获”的认知体验呢?我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褒赞一位教师辛勤育人的教育成果。学生可以说是教师学术生命的延续,教师自然可以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这算是教师不折不扣的收获。然而,仅仅将成就感和满足感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之上,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当在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个人的提升与积累。提倡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两条有效途径。要想把课上好,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而学习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就是阅读。教师阅读的目的是多元的,存在功利性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备课,同时也存在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为之的非功利性阅读。这两种阅读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它们都是教师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类书籍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为其更为科学地看待和处理教育问题提供智力支撑;而阅读社会文化类的书籍,则可以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扩充知识面,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奠定了文化基础。而教师写作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反思的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表达。口头表达虽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但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说完了也就过去了,也不便于记录和总结。若是教师在日常口头表达中的闪现着教育智慧的火花没有得到保存,是十分可惜的事。因此,教师要勤于动笔,这样才可能做到积少成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坚持阅读与写作,便可享受着“奉献即收获”的喜悦。
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境界。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将上述三个命题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我相信,诗意的教育生活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