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初探
2017-03-03聂文欢
聂文欢
(辽宁省营口水文局,辽宁 营口 115003)
彰武县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初探
聂文欢
(辽宁省营口水文局,辽宁 营口 115003)
彰武县流域综合治理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围绕新农村建设、坡耕地整治、以水土流失为载体的面源污染防治等新任务,加强对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强化监督管理,效益明显。
彰武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
1 自然条件情况
彰武县总土地面积362334.03hm2,其中:耕地面积186320.28hm2,园地面积3197.57hm2,林地面积119325.7hm2,草地面积8708.74hm2,其它农业用地面积160.26hm2,建设用地面积43906.67hm2,未利用地面积714.81hm2。
彰武县坡耕地总计22111.97hm2,其中:坡度5°-15°面积21253.08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96.12%;坡度15°-25°面积858.89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3.88%。
2 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措施
2.1 水土流失现状
彰武县共有131条小流域,总水土流失面积97016.6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78%,其中:轻度侵蚀73517.0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75.78%;中度侵蚀22554.06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3.25%;强烈侵蚀945.61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0.97%。平均侵蚀模数2072t/ km2·a,沟道密度0.35km/ km2。详见《附表》6-5《规划区水土流失现状统计表》。
2.2 水土保持措施现状
在对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区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并针对自然林、人工林及草地的状况,实施封禁治理,全面保护,依靠自然修复的能力进行生态修复,提高了流域综合治理水平,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实现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截止2010年,彰武县规划区范围内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861.76 hm2,占总面积的9.9%,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28.49%。已治理面积包括修梯田2870hm2,地埂植物带1115.33hm2,改垄2994 .27hm2,水保林13577.07hm2,经果林5271.7hm2,封禁工程6980.67hm2,种草3052.73hm2,沟头防护118.91 km,小河道整治34.10km,蓄水池24座,塘坝103座,谷坊3170座,作业路351.04 km。
3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1998]48号文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彰武县属于重点治理区。根据彰武县人民政府彰政发[2000]51号文件《彰武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彰武县水土流失重点划分为三区,即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
1)重点预防保护区。
本区域特征是水土流失轻微,土壤侵蚀模数较低,林草覆被率高于其它地区。该区域包括柳河流域闹德海水库以上9条小流域及彰武镇、两家子乡、前福兴地镇和兴隆山乡,总面积41896hm2,占总面积的11.56%。
该区域主要按照“预防为主”方针,建立管护制度,使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并进一步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经果林,以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2)重点监督区。
区域特征为工矿企业多而且面广,生产建设使原有的地貌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该区包括五峰镇、冯家镇、章古台镇、后新秋镇和阿尔乡镇境内的采矿区及其它因生产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总面积为90723hm2,占全县总面积的25.04%。
对于该区域主要是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实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和“三同时”制度。
3)重点治理区。
彰武县治理区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的东西、中北部。东部为浅山丘陵区,水力、风力侵蚀兼有,以水力侵蚀为主;中北部为风沙区,以风力侵蚀为主。本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而且十分严重,土壤侵蚀模数较高,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区域经济落后,制约着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提高。
重点治理区包括后新秋镇、大四家子镇、苇子沟镇、东六家子镇、二道河子乡、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四堡子乡、丰田乡、西六家子乡、双庙镇、总面积为176983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85%。
本区域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片治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逐步使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 水土保持
3.1 城市水土保持
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为此,彰武县有计划地开展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彰武县城区总面积1770.0hm2,根据实际调查,截止2010年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hm2,占城区总水土流失面积的7.7%。
3.2 矿区水土保持
彰武县现有废弃矿区6座,主要为石矿和黏土矿,石矿分布在后新秋镇、东六家子镇、二道河子乡和前福兴地乡;黏土矿位于东六家子镇。矿区占地面积29.68 hm2,其中:采场面积28.05 hm2、排岩场面积1.0 hm2、道路面积0.51 hm2、厂区面积0.12 hm2。矿区占地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9.68 hm2。年排岩总量118.4312万m3,年排弃总量0.02万m3,年水土流失量3.95万t。
3.3 生态修复
截至2010年彰武县已完成封禁工程6980.67hm2。占应封禁面积的36%。分布在东、西部丘陵地带及北部风沙区。通过实施封禁工程,使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靠山吃山”转变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市场经济为调节机制,向多种经营发展。如建温室大棚,发展高效农业;牛、羊由村里集中统一圈养、统一管理,发展畜牧业等,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也为实现封禁创造了条件。
3.4 水土保持预防保护
“预防保护”是新《水土保持法》强化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与原则,同时也是多年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教训与总结。自1996年《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水土保持意识得到了提高,彰武县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改变了由过去单纯抓治理逐步向以预防为主的过渡,水土保持的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
多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彰武县始终坚持以宣传作为主线,即宣传面向各级领导,面向广大群众,面向开发建设单位,充分通过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召开专题会议,采取文艺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随着形式的发展和对宣传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彰武县投入的宣传费用也逐年增加,每年县投入的宣传经费达5万余元。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这个中心,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既强化了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又增强了各级领导抓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
3.5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自彰武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成立以来,彰武县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共发展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32人,其中专职9人,乡镇兼职24人。配备监督执法专用车辆、摄影机、照相机等设备,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3.6 开发建设项目管理
全县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实施后,总体上,各行各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上了新台阶,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平上了新台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各建设项目的参建单位积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开展水土设施验收,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2008—2012年,完成省、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水土设施验收13家,审查批复水土保持方案44家,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83万元。
3.7 工程管护
彰武县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多年来,国家省市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来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治理成果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为保护好治理成果,防止人为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我们具体做法是:
1)建立工程管理责任制,把工程管护落到纸面上,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主要责任人,责任制涉及到村,每个村主任是该村负责人,乡镇水利站负责全乡镇业务指导及协调工作。
2)执行水土保持工程产权确认制,这种做法非常有效,特别是林草措施,产权确定后,保存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各乡镇都制定了封山禁牧制度,也就大家所说的“乡规民约”,通过护林员及工程责任人共同来执行该项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我们生态修复治理成果。
3.8 监测网络建设
随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的启动,彰武县已建成阿尔乡风蚀观测场1处,为水土保持监督、治理与决策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阿尔乡风蚀观测场位于彰武县北甸子小流域内,地处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的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属辽河流域,坐标为东经122°22′00″、北纬42°49′00″。阿尔乡镇属于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具有典型的风蚀特征。阿尔乡风蚀观测场于2011年6月26日完工,监测场控制面积为40000m2(200m×200m),内设全自动气象站1处,集沙塔架2处,监测房60m2,标志牌1座;主要监测设备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阶梯式积沙仪、降尘管、电子d平、烘箱、钎杆标尺、皮尺、围尺、测绳、测高器、罗盘、土壤理化性质取样设备、观测数据管理系统集成、渗透仪、数据存储备份设备、其他分析仪器等。
阿尔乡风蚀观测场是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两处风蚀观测场中重点的一处,由于观测场刚刚建成,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技术,计划在2012年末组织技术培训,争取2013年上半年启动观测场监测工作。
4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
在彰武县阿尔乡镇,辽宁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3月28日建有一处水土保持示范区,总面积293.33km2,进行沙漠化土地治理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科学研究,通过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和其他省份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模式,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研究推广各种实用技术,提高了治理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为彰武县风沙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科技示范作用。示范区运行良好,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
5 结 语
2011—2020年规划项目总治理面积69028.05hm2,总投资61577.72万元。其中: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投资25713.70万元、坡耕地治理规划投资16352.82万元、易灾地区治理规划投资5930.75万元、水源区生态建设规划投资3156.23万元、生态修复规划投资6348.64万元、城市水保规划投资5.23万元、矿区水保规划投资6.23万元、预防监督规划投资83.10万元、科技示范推广投资3981.02万元。
[1]贾哲峰,孙太旻,郎文林,等.关于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5(12):34-35.
[2]张显扬,王建群,王同奎.西藏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工作[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04):45-48.
[3]王礼先.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利,2006(12):16-18,24.
[4]刘丹宾,戴立峰,贾雯,等.浅析水土保持的内涵[J].内蒙古水利,2012(01):99-101.
1007-7596(2017)05-0105-03
2017-04-16
聂文欢(1983-),男,辽宁沈阳人,工程师,从事水文工作。
S15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