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的原则思考
2017-03-03谢雨
谢 雨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 550000)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的原则思考
谢 雨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 550000)
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项目建设的进步,所以目前的项目种类在不断的增加,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就我国目前的项目发展来看,虽然项目的进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此种破坏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另一方面抑制了项目发展的综合效益,因此进行项目发展的综合考虑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区域水土保持的需要,文章就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设计原则等进行探讨,目的是要全面提升植被恢复效果,从而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原则
0 引 言
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项目建设十分的普遍,但是从项目发展的结果来看,许多项目建设获得的结果弊大于利,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项目完成后,有些项目没有进行项目开展区域的植被恢复,因此造成了项目建设区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而有些项目在植被恢复的时候因为采用的设计原则有失科学性,所以植被恢复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了区域生态问题的恶化。上述的两种情况,无论哪种发生问题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对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的植被恢复原则进行详细的探讨[1]。
1 工程概况
此工程位于贵州,开展此工程的目的是进行中国石化贵州织金60万t/a聚烯烃项目和织金碧云能源公司2x135MW汽电联产装置等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堆放[2]。从综合设计的角度来看,此工程主要由综合管理区、填埋场区、辅助生产区、道路工程区、其它征地区和附属设施区6大部分组成。通过综合的规划和研究,进行6大区域进行工程建设,需要方案的不断调整和修改。经过最终的方案核复和统计,征地范围内永久占地45.85hm2,临时占地0.03hm2。主体没有供电线路区的占地面积,根据本《方案》工作人员进行量算,供电线路区占地面积为0.03hm2。工程总占地面积为45.88hm2,比主体工程计列的占地面积(45.85hm2)增加了0.03hm2。从总体上来看,此工程的施工范围巨大,后续产生的生态影响较大,所以积极的对其进行植被恢复的考虑意义重大。
2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原则研究
2.1 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编制原则
在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中,为了使得植被恢复的效果更加的出众,在具体的工作编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就目前的工程处理来看,主要原则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①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做到“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本水土保持方案是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主体工程建设。②要尊重主体工程设计,对主体工程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确定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将其纳入本方案,并分析其能达到的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避免重复计列投资。③根据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确定本方案防治的重点,按照“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水保措施,并使之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相符合。在此基础上拟定采用的水保措施,遵循绿化美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并根据工程建设特点,结合工程平面布置,采用分区防治的原则。
简而言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工作需要与工程建设进行统一性的思考,所以将植被恢复设计和工程主体建设的设计进行综合性考虑,这样可以实现植被恢复设计的针对性,从而保证设计的全面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2.2 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工作的效果发挥的最大,需要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现状进行动态性的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的调整,可以更好的发挥植被恢复工作的价值。就目前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来讲,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4个,分别是:
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的原则。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核实,并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监测重点区域,并确定相应的监测方法。
2)定期调查和动态观测相结合的原则。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种类、覆盖率等变化随主体工程总体布局与施工进度变化而变化,需通过定期调查获取。
3)调查、观测和巡察相结合。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变化,场地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除了调查和观测外,必须不断地进行巡查,制定巡查计划和工作表格,现场填写表格,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汇报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4)项目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运行期监测费用由管理费列支。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和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以填埋场区和道路工程区作为监测重点。
通过上述四项原则的坚持,水土监测的效果会达到最佳,其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发挥的参考价值也会达到最佳。
2.3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设计原则
在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项,第一项是工程措施,第二项是植被措施。所谓的工程措施指的是利用工程的手段进行水土流失的控制,从而减少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投入。而植被措施主要指的是利用植被自身的生态价值进行水土保持,从而达到区域绿化的效果。就具体的应用实践来看,不同的措施其运用的原则也不同。就工程措施而言,其进行水土保持的设计,一般是将布置从实际出发,不但要注重水保效益,还要兼顾整个工程的布局与施工,要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把各施工场地有机的接合起来。经济、合理、可行,综合考虑空间、时间因素,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争取用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而就植被措施的利用来看,设计原则有3个:①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对造林种草地类进行立地条件分析,布置合适的林草种类。②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优良的已经适生的引进树(草)种等。③绿化美化与水土流失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就目前工程区域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来看,考虑到水土保持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积极的利用了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利用既能够保证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近期效果发挥,还能实现区域水土保持的长远性目标,而就这种方法的利用植物来看,有三叶草、小黄杨、刺槐、广玉兰以及栀子花等等。
3 结 语
建设项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重视其发展对于推进经济进步效果明显。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中强调生态的恢复,所以在建设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积极的考虑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设计工作,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双重发挥。
[1]王治国,李世锋,陈宗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理念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06):27-31.
[2]李静,汪斌,刘盛鹏,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防护措施设计存在的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14(12):17-18.
1007-7596(2017)06-0185-02
2017-05-20
谢雨(1983-),男,贵州织金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等。
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