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花绕绳解或不解

2017-03-03任翔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真理海德格尔作品

任翔

摘要:翻花是小时玩的游戏,用一根长线结环,用双手编出各种样式,等下一个人来解,又变化出新的模样。其中奥秘在于看清各线之交错,一解成形或线困绕手。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对艺术的论述让某人茅塞顿开,或还是一团浆糊,正如海氏所说:“本文的思考关涉到艺术之迷,这个迷就是艺术本身。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迷。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迷。”本文就跟随海氏的思想,一起来试图窥见艺术透出的几丝光亮。

关键词: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真理

海氏在《林中路》中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论述较为晦涩拗口。例如,一开始解释艺术作品的本源说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这种互为因果的解释,好像是原地转圈,没弄透彻。之后,海氏用了大量文字来说这事,所以得心平静气,细细品味,是否看到透出的几丝光亮还很难判断。他说:“艺术家与作品都是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那我们就回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艺术?

这便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艺术是存在于艺术家和作品的现实性基础之上?还是恰恰相反?海氏说从作品来获得答案,但又难免陷入“蛋生鸡,鸡生蛋”的泥淖。如何解救这种绕圈子,海氏提出“思”,思什么是作品。首先艺术作品都具有“物”的因素(他可能把文字、音乐等这类看成油墨、印刷体、音符这类物性)。但它又远不只是物的因素,还有别的东西,便使物成为艺术品,他说这东西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是什么呢?

一、物与作品

“所有这一切事实都必须称为物”这里的物包括自在之物和显现之物,“显现之物”是否是指意识呢?但海氏又从一切皆回至纯然的物。而讨论物性是为了描绘除开特性,所包涵的别的东西,是之前说的比喻吧。

物之物性的解释概括起来有三种:

其一,如一块花崗岩石,它有它独特的属性被称为花岗岩石,如:坚硬、不规则性等。这是流行的物的解释。

其二,物即在感性的感官中通过感觉可以感知的东西。

其三,物是具有形式的质料,是形式与质料的综合。

作者对以上三种解释也持一定的怀疑。

器具既是物,因为它被有用性所规定,但又不止是物,器具同时又是艺术作品,但又要逊色于艺术作品。因为它没有艺术作品的自足性,器具在物与作品之间有一种独特的中间地位。

那纯自然之物又是不是艺术品呢?如: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水潭上黄蜻蜓振动的翅膀,这些也是看上去极美的物啊!

海氏说事先根据一种信仰,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艺术品是经过人类意识认为美的事物呢,这里很重要一点是经过人的意识认为是美的东西才称得上艺术品。这样的推断是不是合理呢?在海氏纠结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上,我们像似被按在水面下有点久了,虽然能看到得水面上的天空中偶尔飞过的苍鹰和白鹭,也极想早些提头冒出水面,换一口新鲜的空气。海氏说要保持一定距离,艺术的讨论需要空间,需要大家天马行空,他担心人思想去破坏物的原样。“而物的自持性,使自己归于无的性质,是否恰恰就是物的本质呢。”这也有了认识的逃避之嫌,人既然是对艺术和物的重要参与者,思想的认识不能识而不见,学者的首要任务怕是在于求真。

海氏在之后的论述中,似乎要极力说明器具与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但这条界线很难划定,而且模糊。

他说:艺术作品决不是对那些时时现存手边的个别存在的再现,恰恰相反,它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这里他可能没包括纯自然之物的美。

最后,在本话题的结尾处,海氏来总结他的分析,他试图否定流行的物的解释,来寻找一条确定作品物的因素的道路。这绕了一个大圈子。

二、作品与真理

作品处于关联之中,这难道不是作品的本性吗?例如,神庙作品阒然无声地开启着世界,同时把这个世界又置回到大地之中。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

器具与作品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有用性中使质料消失,后者并没有使质料消失,而是使质料出现,出现在作品世界的敞开领域之中。

“制造大地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敞开领域之中”,这是指对物质的认识来认识到物之本质。

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作者谈到的大地似乎是指物质,而世界似乎是指意识。作者这些探讨大大拓宽了艺术内涵的领域,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作者的世界观与认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艺术。

“世界与大地的对立是一种争执”,这似乎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辩证法说得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

真理便是见事物真实之本质,便是无蔽之状态。

“存在者在场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而是一种遮蔽状态”,是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从而逐渐接近无遮之澄明。

但是在存在者之前的这种澄明是什么,还未明白,海氏说是“无”,是澄明的光亮领域,难道是超然于物质和意识之上的神性么?

存在者并非无遮,而可能是一种拒绝,或一种伪装。这样才有了探索,寻找真理的意义。澄明就在那里,能不能接近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了。“真理的本质就是非真理”,来说明事物的矛盾性,澄明与遮蔽之间的对抗,用矛盾对方的否定来称呼自己,澄明与遮蔽的争执是大地与世界永恒的话题。

海氏继续说:“世界是所有决断与之相顺应的基本指引的道路的澄明。但任何决断都是以某个没有掌握的、遮蔽的迷乱的东西为基础的。”这就更加明确了之前对大地、世界的一个初判断,海氏所指大地为物质,世界为意识,意识在物质的基础上,不断的对遮蔽的物质进行认识,而追求澄明,但澄明与遮蔽的争执才真正的无遮澄明。

“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三、真理与艺术

艺术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我们将继续追问什么是艺术?

作品的被创作存在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为我们所把握。如何区别作品创作和器具制作?看来最好从创作的手工技艺方面来确定创作的本质。

作品的制造和器具的制造都是生产,海氏阐述了许多,但看来作品与器具区别之难划清,就像难以说明怎么划分这个问题一样。

作品的创作和器具的制造都发生在自然而然地展开的存在者中间。但又绝不是说对艺术家的活动应从手工技艺方面来了解。究竟什么东西可以被规定为作品的作品存在?

海氏实然谈到真理,从作品、作品存在突然过度到真理,感觉是有些跳跃突兀。

真理是现身于澄明与双重遮蔽的对立中。对于矛盾统一的存在,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就成了发现真理的过程。海氏说:“这种敞开领域的敞开性也即真理。”在这种敞开领域必定有存在者存在,这样海氏把存在者与真理联系在了一起,把真理与作品联系在了一起。

而思是进行敞开,或说是认识真理的一个途径。

存在者的敞开性是说:我说可以认识存在,真理存在可存在之中,而能识到真理是由于存在的敞开性。这种敞开性与遮蔽对立统一的。而其认识的途径是思。真理的显现,也就是存载真理的存在者是形形色色的,并具有历史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显现。

作品與器具有一共同点,它们都是含有某种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被赋予了创作存在,而艺术品的创造是让存在者之无遮发生,也即真理的发生。那作者所说的这种无遮、真理便可理解为艺术了,至此,我们对作者所描述的艺术这个迷有了大体外在的了解,但它究竟是什么,海氏也说它是迷,也没有解开这个迷。

当然,他又谈到“裂隙”、“此一”、“意愿”、“阴森惊人”,总是觉得,海先生悉心竭力想让我们理解艺术就在那里,而艺术家就是要抓住存在之中的裂隙,发现光亮,提示无遮,展现真理,这是“思”来实现,这为我们艺术的创作、表达指出了一条林中小道。

我们对无法直接认识物之物因素,即使可能认识,那也是不确定的认识,这恐怕是具有历史的心口如一局限性,要认识物之物性,也需要物品这个承载者的帮助。

海氏指出作品的裂隙即是艺术,隐藏于自然中的艺术唯有通过作品才能显露出来。这段文字好像是海氏对前面许多关于作品、艺术等问题探讨的总结。

艺术是作品的本源。是因为作品有别于其他器具和物,作品通过了艺术家的创作,并与大地的遮蔽进行对抗,从而进入无遮,极力摆脱物的因素,从而有别于了物或器具。

艺术就是对作品中的真理的创作性保存,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的创作。这里的诗是指诗意的创作,来比喻艺术创作的创新和诗意,而不是指我们平时读得诗。

作品通往无遮的状态即是艺术的创造,也是作品摆脱物的过程,突破自身的过程。

作者所说艺术就是诗,而澄明就在诗意的创作中展现,所以这是里的诗可理解为美,是对美的发现和创作。

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真理的创建来源于无,来源于它所投射的东西历史性本身的隐秘的使命。

艺术拥有外在意义上的历史,它在时代的变迁中与其他许多事物一起出现,同时变化、消失。艺术让真理脱颖而出。

艺术作品的本源,同时也就是创作者和保存者的本源,乃是艺术,是因为艺术在其本质就是一个本源,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即真理历史性地生成的突出方式。

四、后记

作者强调:“本文的思考关涉到艺术之迷,这个迷就是艺术本身。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迷。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迷。”这样说的话,让我对海氏诗一般迷的言语有了释怀,作者对全文的总结,倒是让之前所作理解与之有了交际,或者毋宁说,我们也是一路思下来的。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3]钟华.《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海德格尔艺术本质观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

猜你喜欢

真理海德格尔作品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从疲惫中被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