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

2017-03-02魏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创设交流探究

魏功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潜能。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我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的选择和倾向,是数学学习动机的内在动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它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带有强烈情绪的因素,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人人参与,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所学的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创设温馨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有了爱,学生才会亲近你,信赖你,向你敞开心扉,同时,老师对学生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处处时时表现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都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互尊达到情感共鸣,尤其是对学困生,老师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肯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很在乎他们,这样所有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独立从书本、例题、习题中探究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中常用尝试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或例题后,把所获取和理解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以解决数学问题。在学生自学前,教师一般都要先向学生提出自学目标、要求,或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从书中探究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这样,经过长期、反复的锻炼,学生会慢慢地学会从书中探究、吸取知识的方法。

形成数学概念的最初阶段,都是借助于感知在儿童思维中形成的,先把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变成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感性认识的形式,再把感性认识转变成抽象的概括。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合作、自主探究来获得。例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以便把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拼成平角,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数学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动手操作、观察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这些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尤其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探究的本领。

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造就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氛围,以轮流结成对子、合作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提问、补充、订正等形式开展数学探讨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发表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的空间。在教学每一个内容时,我都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把自己探索的看法、结果在小组中或在班级上发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每节课在学生学完全部新知识后,都激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三、交流汇报,展示自我。

既然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在有意义的探究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也无从发现。

随着中学数学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教科书中探究性的课堂教学内容大幅增多,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越显重要。但实践教学中,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的活动也较多。有的探究性活动甚至随任课教师一句总结话语一带而过。课堂教学中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忽视活动主体的体验性,忽视活动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等,使得探究活动材料被限制,探究活动步骤被包办,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烈,探究思维不活跃、个体体验不丰富、创新精神得不到充分展现,个体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焕发。

在交流展示课上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让学生自由展示,使课堂变成了思想激烈交锋的阵地,动手实践与分组交流的基地,使学生感到数学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变成了学生数学才能的展示舞台。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表达不充足时,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其他小组也可再补充、质疑;再让学生通过讲解,达到对所讲问题的深化,同时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注意不能形成优等生分析,中下等生被动听的局面,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自主地、积极地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展现自我。

四、综合评价,总结激励。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一条揭示了课堂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即诊断数学教学不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把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结合起来,特别符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善与提高。数学教学严密性是数学固有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能够诊断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有强劲的动力。

自主、合作、探究”与“教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教学氛围,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创设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