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2017-03-02周涛张蒙蒙邵帅徐晓明路鹏
周涛 张蒙蒙 邵帅 徐晓明 路鹏
摘 要: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该文针对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围绕心理健康内容从体育科学的角度阐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相关作用,进而提出通过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引言
中学阶段是心理波动较大的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需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前者指人的身体发育正常,无生理缺陷和疾病;后者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状态。从两者关系来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没有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就会受到负面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强身健体,更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北京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中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比例最高为19%。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隐藏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从而诱发心理问题。[2]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作用的相关性
1.体育锻炼与意志培养。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评价指标。人的意志主要包括对行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两方面。自觉性是指人的行为按既定目标行动;持久性是指做长久的决定并始终执行。两者具有统一的方面,持久性是自觉性的延续,自觉性又是持久性的前提。而意志品质恰恰是体育锻炼体育课对人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锻炼过程既是对意志的考验,也是培养意志的重要途径。[3]
2.体育锻炼与人格塑造。人格也称个性它直观反映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素质修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指导下,有理想,有道德规范的社会意识和行为。体育锻炼具有发展个性能力,展示自我人格的突出作用。体育与其它学科比,运动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并结合体育锻炼不受空间、地域、年龄等条件局限的特点,选择适宜自我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来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4]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的论述。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如游戏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有利于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竞技运动可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自我信心也有利于正视现实生活面临的各种挑战。[5]
四、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为以下途径与方法可有效的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理的满足。[6]
2.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育学生要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中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4.全方位关爱体育后进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学校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等有关知识、并掌握具体的操作原则。让教师认识到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結语
体育锻炼与人的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对培养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发挥了独特作用。如何体育锻炼是一门科学,锻炼方法、内容和要求应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科学选择。一是注重锻炼灵活性选择,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场地、季节等差异确定符合自我生理特点和环境条件的运动项目加以锻炼;二是注重运动负荷掌握,运动负荷大小应根据运动者身体适应程度确定,运动负荷过大易导致身体不适应感。产生间歇甚至放弃锻炼身体的心理:运动负荷过小也难以收到体育锻炼预期效果。因此,选择合适体育项目适度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促进体育锻炼的长期坚持。三是注重体育活动持久性: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是长期参与的结果,间断性锻炼方式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只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才能对身心健康取得明显效果。采取多种项目、多种形式、多种负荷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256-257。
[2]高发民。体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44-46。
[4]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康效应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4-145。
[5]李聪英。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4):73-75。
[6] 王树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