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打桩”

2017-03-02宋立文通讯员唐文明

中国德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中华

宋立文+通讯员+唐文明

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滋养。一个民族要发展繁荣,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如何让经典文化回归中小学,如何传承并创新地去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面向那些未来决定国家和民族兴衰荣辱命运的中小学生群体,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整体构建中小学各学段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内容体系,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为抓手,以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的“四有”为保障,立足长效机制构建,倡导知行合一,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取得了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于成效的实践成果。

典雅校园,沐浴文化之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走进德庆县实验小学,你会发现,这里的课间铃声有了不同寻常的变化,以往课间单调直白的“叮铃铃”声被古乐伴奏的国学经典名句诵读所取代。

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味道。

自2013年《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颁布实施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春风一般吹遍校园。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为契机,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让师生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中感受传统之美,沐浴文化之光,成为肇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起点。

高新区实验小学“诗书立雅、雅正育人”的办学追求在班级文化的内涵建设上可见一斑。以往干瘪生硬的级规班规不见了,诸如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经典名句成为师生耳熟能详的班级格言甚至班训;班级公示栏上,也由过去让学生倍感压力的试卷、作业更换为激动人心的经典诵读场景图片和诵读星级阶梯。

“学生只有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将其内化为求知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肇庆市实验小学张建明校长的教育思想在这所精致的校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你会发现,校园中的一棵树、一块板报、一级台阶,甚至一堵墙壁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不仅如此,学校还突破时空局限,充分发挥“传媒中心”雏鹰电视台、阳光文学社、红领巾双语广播站和动感教育网站的“威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经典文化全方位覆盖的高品位校园,让生活其中的孩子涵养出知书达理的精神气质。

文化对人的影响,正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從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肇庆市第七小学传承“正气育人”的优秀传统,将“弘养正文化,育生命自觉”的价值追求融入学校管理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围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互信的教师关系”“对话协调的教师、家长、学生关系”等多维度的关系建设工程,打造宽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文化场”。如今,校园里师生文明的言行、友善的微笑、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与正容、正言、正行、正心、正气、正学、正理、正解的“八正”要求相得益彰,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展现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内涵和新高度。

每年十月的“成人礼”都会让肇庆市工业贸易职业学校的学生无比期待。在热烈隆重的“成人礼”仪式上,通过宣读成长誓言、跨过成人门、领取老师的吉祥礼物等六个环节,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的责任,激励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所集理工、财经类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们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正德、笃学、健体、通术”的校训付诸实际,以期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绵绵细雨依然阻挡不了苏炯川校长炽热的教育情怀。为兼顾中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个性化成长需求,学校为他们量身打造出以“一周两节”(即技能竞赛活动周、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育人平台为驱动的活动群,力求达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文艺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体验到成长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

在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的百年学府——广东肇庆中学,“格物致知,崇善尚美”的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肇中学子。在这里,深奥抽象的教育理念总是以简要、朴素的面目呈现。“感父母的恩、听老师的话、喝同学的彩、走自己的路”是对学子的指引,“安安静静教书、快快乐乐育人、仔仔细细管理、健健康康生活”是对教师的希冀。学校不只看中“硬成果”,更加注重“软功夫”:社团活动丰富,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百花齐放;尊重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自主意识,追求“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人文国学节、周末大讲堂等活动让研究性学习精彩纷呈……所有这些看似没有即时效果的努力都在诠释着肇庆中学绿色、可持续、高水平的教育发展观,那就是“既要今天学习进步的金山银山,也要明天综合发展的绿水青山”。

传统文化教育这件事,就像阅读一样,只要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方向对了,脚下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踏实、笃定。在肇庆教育人眼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盲目跟风,也不为引领教育时尚,它关乎孩子过好未来一生所需的精神喂养。

立体课程,积淀文化底蕴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传统文化的课程化问题,这是业界的共识。在肇庆,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的“四有”措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落地有声。

作为德庆县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中学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研究室,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上学校议事日程。学校以图书馆三楼的“大愿讲堂”为主阵地,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落实领导责任,由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成立阵容强大的授课团队,确保传统文化课程的顺利开展。让莘莘学子补文化之钙,成为“知书达礼,敢于担当,心怀梦想”的一代新人。

如今,像孔子中学这样,每周一课已经成为肇庆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基本动作。但是如何避免传统文化课堂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沁人心脾”的效果,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性质至关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首先是‘传承经典,它通过一定的语文手段扫清语言障碍,但不是语文课;其次是“明德导行”,侧重对于中华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发扬,又有别于平常的德育课。” 肇庆市人民政府督学唐文明主任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性质的界定给一线教学的老师们指明了方向。

肇庆市第十五小学石磊副校长特别注意在教学中给学生时间充分自由地吟诵经典,在她看来,“古诗文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使学生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为了上好每周一节的传统文化课,各学校都在市教育局的统一步调下进行着个性化的探索:德庆县实验小学“读与诵、诵与悟、悟与思、思与行”教学模式、肇庆市第十五小学“读、悟、辩、行”教学模式以及肇庆市第五中学的“正音、正义、正心、正行”的“四正”教学模式等优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尽管形式各异,但都能呈现“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流程,较好地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经典、立德树人”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性质。

“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陈建贞老师认为,“国学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看待今日之人和事,如此,传统文化才真正有生命力并让学生受用终生。”

肇庆市第五中学李绮云老师的历史课因其丰沛的“文化含量”而广受学生欢迎,可谓实现了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的无缝对接。今年开学伊始,借助学校地处端州,周边古街道星罗棋布的地理优势,李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细说端州名人·弘扬端城文化”系列活动,以肇庆古街巷为立足点,寻找曾经生活于古街巷中的历史人物,挖掘其事迹、弘扬其精神,并把端城名人的研究活动作为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一种课外延伸,利用学生对身边历史的兴趣,加深其对史料和历史研究关系的认识。

在肇庆市教育局《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督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到全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滲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

在肇庆,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没有局限于学科课程的全覆盖,而是延伸到独具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当中。

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之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素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的美誉。

2013年起,肇庆市沙湖小学将具有地方性、人文性、艺术性的端砚资源引进校园,自主开发了《端砚,国之瑰宝》(上、下两册)校本教材,其中《美丽的端砚纹样》和《我来刻端砚》是根据学生获得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制订教学要求,深受学生喜爱。学校特别注重挖掘端砚文化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渗透国画、剪纸、版画等传统艺术鉴赏,将端砚文化和传统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和感受端砚,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端砚创作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当传统文化在课堂中得以落实,肇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到了扩面提质的阶段。在孩子的一时成绩和一世幸福之间,肇庆教育人做出了理性选择和智慧回应。因他们深知,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做根基,孩子才能够真正走远。

多彩实践,接续文化血脉

2015年8月25日上午,德庆县孔庙鼓乐高奏,书香弥漫,一百多名即将入学的儿童身穿小博士服,端坐执笔,静听启蒙老师在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前传授开笔的意义——新学年开学在即,德庆县挖掘和利用当地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孔庙)为基地,以鲜活新颖的形式为新学童举行“开笔礼”,借此对新学童进行“崇德立志”的启蒙教育,使之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未成年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在当代中国,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只偏重读诵历史典籍,更需要践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礼仪,通过仪式化活动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做到知行合一。

高新区中心小学自2013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三礼”教育——即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四年级学生“成长礼”和六年级学生“毕业礼”。据该校段宝生校长介绍,“每逢举行典礼之前,学校、师生、家长都要精心准备,衣着具有仪式感、过程具有仪式感,内容具有仪式感,我们就是通过这种仪式将重知识、爱学习、懂感恩、有理想等美好的传统信念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就是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肇庆市实验小学特别注重借助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校举办手工灯笼展览和猜谜活动;清明节前,各班举行朗诵有关清明节诗歌的比赛。此外,学校网站还开辟了传统节日绘画专栏,欢迎广大师生、家长的踊跃投稿……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越多,对“爱国、爱家乡”等传统价值观就越认同,就更愿意去学习。

植根传统、关照现实。在肇庆教育人看来,这正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大的意义所在,不单单是对文化血脉的找寻和回归,更要从中汲取智慧、给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打桩”。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只是可以亲近的,更是可以践行的。

肇庆市第七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无处不在”的育人功能,通过读经典、唱经典、说经典、画经典、书经典等一系列极具特色和挑战的活动,努力提升师生的生命質量和人格魅力,成就“八正”幸福师生。

当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生活“近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根”也就“深了”。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奥威斯实验小学从2013年初就积极构建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探索出“少先队进社区”的崭新教育模式。本学期初,学校大队部发起号召,成立了三个“校外阳光学子传统文化传播团”——传统节日文化介绍组、中华经典美文吟诵组和中华经典故事表演组。每个小组分别招募十至二十人,各传播团的组员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发放传统节日卡片、改编小故事、吟唱经典美文等方式,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住宅小区、茶楼、旅游景点、公园、敬老院等场所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通过现场视听真切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营造出全社会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就是要让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好德行蔚然成风。肇庆市第十五小学利用寒假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的“五个一”(参加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参观当地一个历史名胜,读一本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学讲一个传统文化故事,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做一次社会文明的宣传员)活动。对于此番活动的意义,陆宗远校长有着自己的理解:“只有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家门,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的秀场,在这里,你听不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故事,倒似一场清谈,缓缓道来,朴素真诚中自有其温暖人心的力量。

四年播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种子已经在肇庆大地枝蔓扶疏。

今日的肇庆孩子,经典片段信手拈来,尊师行孝已成自觉,“美德少年”“美德之星”纷纷涌现。学校的倡导,家长的参与,社会的支持,共同描绘出一幅你我齐读经典、大家合力育人的美好画面。

当然,任何好的教育最终都会回到人本身,就像肇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样。无论是文化的熏陶、课程的渗透还是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对人的终极关注始终是肇庆教育人从未改变的初心: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生命活得有底气、有定力、有尊严、有活力。单就这一点,肇庆教育的明天就值得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曾 夏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中华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