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文题
2017-03-02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0期
古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一朵凋零的梅花中可以看到奉献,从一根摇曳的竹子中可以感受到坚毅,从一片飘动的云彩中可以体悟到自由……请你用发现的眼光写出对一物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审题后我们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物”都能选,你必须选择背后有哲理或能引发你思考的“物”来写。常见的就如题目要求中提到的梅花、竹子……但這些常见的物身上的哲理感悟被挖掘的次数过多,就失去了作文的独创性和新鲜感,不太容易得高分。所以最好另辟蹊径,寻找一些新颖的物来写。但是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考场临时选新材有点困难,为了避免冒险,也可以“旧瓶装新酒”,因为万事万物身上不可能仅仅只有一处能引发哲思和感悟。比如梅花可以看出它凌寒独开的坚毅,也可以感受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那能不能从它开放的季节不与百花争艳入手,看出它的低调?
如果仅仅把思路局限在自然界之物上,那其实是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物入手:外婆的面、妈妈的柜子……如此一想思路就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