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中诗词讲授方法的几点探索

2017-03-02王山青

求知导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讲授法诗词教学古代文学

王山青

摘 要:古代文学是中文系学生重点学习的基础课程,而诗词的讲授又是重中之重。传统讲授法只局限于“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扩充课程教学内容,却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悟诗词的内涵。本文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点从古典诗词的内容解读、艺术分析和人生感悟等方面探讨新的讲授方法,来提高诗词讲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代文学;诗词教学;讲授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内容解读

传统诗词讲授只局限于“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这种方法能够迅速地讲完一首诗,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怎样才能在古诗词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教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首先就要解读内容。虽然文学作品选中的诗词都有注释,但学生还是不能读懂诗词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地解读,解读诗歌不能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其次,在讲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分辨某些词语的色彩,体会它们的感情韵味,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是一首长篇歌行,诗歌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写景,第二层次由景到理,第三层次转为抒情。诗歌一层紧扣一层,结构严谨,营造出明丽纯净的浑融意境。最后,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教师还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文学主张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去分析诗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诗的内容。例如,王禹偁的《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感情呢? 这就要求学生清楚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诗人含蓄表达了愿为宰辅的政治理想和恨无知音赏的孤独苦闷之情。

2.艺术分析

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分析诗词的主题,以审美的眼光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不会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只会增长学生的惰性。古典诗词的主题很广泛,例如揭露政治黑暗和民生疾苦;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抒发怀才不遇的愤 懑;退隐山林的向往;写爱情相思;写人生感慨,等等。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给出答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及讨论的方式来反馈学生思考的结果。

诗人的写作手法也非常多,如借景抒情、锤炼字句、夸张想象、以小见大、对比衬托和对偶,等等。教师需要用引导的方式去教会学生分析诗歌,理解诗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诗歌的总体风格,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俊逸、李贺的波云诡谲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人生感悟

诗歌是诗人的精神产品,通过对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理解诗人的人生境遇,学习诗人的人生智慧。而开设诗词课的终极目标便是启迪学生在诗人的人生经历中感悟自己的人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感悟诗人的人生,应该从诗词的情感体验入手。我国古代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诗缘情”的理论早已有論述,教师讲授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后,下一步就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寻找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如大诗人杜甫,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诗人杜甫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将人生体验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在诗歌中。教师通过讲授杜甫的诗歌,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杜甫那饱含沧桑的人生百味,晚年的杜甫,漂泊于西南,尝尽人生悲辛,最终死在一叶小舟之上,晚景之凄惨,让人深感惋惜。要让学生在杜甫的人生中感悟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这样才能更好地珍惜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古代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很容易变得僵化、呆板。同时,它又有可能重放光彩,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它就依然年轻。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所以,当代的高校教师在讲授诗词时,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把解读诗词的方法和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谢遂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2(S1).

[2]刘运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猜你喜欢

讲授法诗词教学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