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2017-03-02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吃,乃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在汪曾祺众多的散文中,关于吃文化的文章占据了一大部分,如我们熟知的《端午的鸭蛋》《蚕豆》《豆腐》《泡茶馆》……《汪曾祺谈吃》一书以清新质朴的文字,仿佛好友闲聊般,以从容不迫的文字缓缓的把平凡人家里各种家常小菜细细道来,写得妙趣横生,果真做到了把平凡之物写进了大雅之堂。
【作者简介】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老还是一位风雅独特的美食家,与著名作家陆文夫被人合称为“南北人文美食家”。
原文美食
———— 干丝 ————
一种特制的豆腐干,较大而方,用薄刃快刀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这便是干丝。讲究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最初似只有烫干丝。干丝在开水锅中烫后,滗去水,在碗里堆成宝塔状,浇以麻油、好酱油、醋,即可下箸。煮干丝不知起于何时,用小虾米吊汤,投干丝入锅,下火腿丝、鸡丝,煮至入味,即可上桌。不嫌夺味,亦可加冬菇丝。有冬笋的季节,可加冬笋丝。总之烫干丝味要清纯,煮干丝则不妨浓厚。但也不能搁螃蟹、蛤蜊、海蛎子、蛏,那样就是喧宾夺主,吃不出干丝的味了。
【名菜故事】
美籍华人女作者聂华苓和她的丈夫保罗·安格尔来北京,指名要在汪老家吃一顿饭,由汪老亲自下厨。汪老给她配了几个菜。至于几个什么菜,已忘了,只记得有一大碗煮干丝。聂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聂华苓原籍是湖北人,年轻时是吃过煮干丝的,但在美国不易吃到。汪老做这个菜是有意逗引她的故国乡情!
【评析】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能做好中国风味的家常菜,何尝不是對于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呢?而能够将吃的感受转化为散文,让更多的读者感受这份文化的传承,也是汪曾祺散文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中国风味/故乡情/文化传承/地方特色
———— 萝卜 ————
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饭,拌萝卜。”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所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萝卜丝与细切的海蜇皮同拌,在我的家乡是上酒席的,与香干拌荠菜、盐水虾、松花蛋同为凉碟。
萝卜原产中国,所以中国的为最好。有春萝卜、夏萝卜、秋萝卜、冬萝卜、四季萝卜,一年到头都有。可生食、煮食、腌制。萝卜所惠于中国人者亦大矣。
【名菜故事】
汪老女儿的同事到她家玩,汪老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结果端出一盘蜂蜜小萝卜来。萝卜削了皮,切成滚刀块,上面插了牙签。结果汪老的女儿汪朝抱怨道:“还不如削几个苹果,小萝卜也太不值钱了。”汪老头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这个多雅。”因为在女儿眼里以不值钱的萝卜待客,显得有些寒酸,而女儿的同事竟也不给汪老“面子”,一个没吃。
【洞悉】解读饮食的美,须了解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领略那份风雅。先不说这盘蜂蜜小萝卜味道如何,单这个制作过程,就足见汪老之用心。
关键词:饮食文化/生活情趣/风雅
———— 豆汁儿 ————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
常喝豆汁儿,会上瘾。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梅兰芳家有一个时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
【名菜故事】
汪老初到北京,他的老同学请他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于是又问汪老:“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汪老书中自己也提过,他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人,喝豆汁儿?小事一桩。随后汪老的同学带他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豆汁儿,警告汪老说:“喝不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汪老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那同学问:“怎么样?”汪老说:“再来一碗。”
【洞悉】有了好花,少了赏花的人,一样不解风情,豆汁儿滋味趁香时,品味美食之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北京人钟爱的豆汁儿,背后隐藏的其实是“皇城根”下的辛酸与贫穷。
关键词:把握时机/酸中有涩/品味
“美食”推荐
领教了汪老的的食谱,我相信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毕竟民以食为天,关于吃,我们始终都是追求极致的完美。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顶级人文吃货的“手艺”,是足可以和汪老媲美的。
《雅舍谈吃》:此书涵盖了梁老先生从小到大、从南到北,乃至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的几乎所有饮食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不难想象那个穿着小马褂、革着西装领带、拄着拐杖的梁老先生,在向你一路娓娓道来他的生活、他的馋……
天下吃货一般萌。可以觉察到一股好兴致,若无兴致,几间四处漏风的破屋何以为雅舍;若无兴致,纵老饕为文又有何观瞻。梁老谈吃,有时风趣、热情,有时素淡、明净。隐约拼凑出旧时北京的饮食风貌,其中坐镇压轴的是那些老字号的馆堂饭庄。梁老自己也说:“讲究起吃来,这其中有艺术、又有科学,要天才,还要经验。”
《知堂谈吃》:书给你的感觉是俏皮,欢快,眷恋,沉默的心,随性的文字。而这正是周作人对故乡割舍不下的情分以及对生活宁静致远的态度所致。他从繁华影像的都市中从容突围,然后转身走进市井生活的小巷里来。关于吃食的文章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周作人。
周作人有着士大夫的本性,五四落潮,前途迷茫,周作人从浪潮的顶端滚落,并开始反思。20世纪开始,他退离了残酷的乱世,开始种植“自己的园地”,关注自我,关注日常,于是琐碎平常的吃食成了他谈论生活艺术的寄托。我们从中便可品出闲适之中有一丝苦涩,可以说,周作人是在皱着眉头深思,含着微笑闲谈,而将人生之酸甜苦辣,潜藏在微笑的文字中。
读书笔记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析】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
食评
无论是在写五湖四海的风土人情,还是回忆少时乡间的传奇,兜兜转转,总会跳出一两种令人难忘的吃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记录“强迫症”可不是正如我们刷微博吗?经不住的是,汪老的那支妙笔会“生花”,再怎么平常的民间小吃或家常小菜,经过汪老的描写,就都是一盘活色生香的点心或菜肴,直叫人垂涎欲滴。谈吃不能就吃论吃,否则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