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只是一种手段
2017-03-02李顺禹
李顺禹
“忍”,有人说它是美德,不“忍”就不是传统的中国人。但我想说:“忍”只是一种手段,永远不是目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关于“忍”的例子。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韩信的胯下之辱和司马迁的宫刑之辱。先说韩信,他的成功靠的可是自己的远大志向以及军事才能,绝非只是忍了胯下之辱。而司马迁之所以忍受宫刑之辱,是为了达成他的毕生心愿——写完《史记》。在这种情况下,摆在他俩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忍”,然后继续,尚有希望;不“忍”,则停止,直接出局。他们只是选择了第一条路,仅此而已。但有些人弄错了因果关系,认为他们的成功依赖于“忍”,而忽略了前提条件:自身的优秀。可见,“忍”只是一种手段,成功与否还得另说。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忍了这”“忍了那”,好像什么都忍了,但事情还没有好转,这种“忍”就失去了目的。安于“忍”,平于“忍”,就习惯于“忍”,最后就只会“忍”了。典型的例子比如鲁迅笔下社会中的某些平民,他们冷漠旁观,他们哈腰作揖,他們如履薄冰……这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忍忍就过去了,别摊上大事了”。 他们忍着忍着就麻木了,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本性。他们是可悲的——他们只是“为忍而忍”。
“忍”就是“忍”,只是一种手段。它可以被贴上道德、文明、精神的标签,但不要忘记了为什么“忍”。如果“忍”能解决问题,忍一时又何妨?如果不用再忍或不能再忍,又何须再忍?
(编辑:于智博)
评点:张引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何谓忍?为何忍?此篇文章解决的就是这么两个问题。先说第一点,作者首先列举世象,在“忍”字的众说纷纭中夺路而出,直接给出了个人的评断:“忍”只是一种手段,永远不是目的。而后,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进一步阐述“忍”的唯一依据,即韩信、司马迁和鲁迅笔下麻木的民众“忍”的迥异:前者是有目的的“忍”,而后者则是无目的的“忍”,这种目的性的有无,直接导致了“忍”作为手段的质的不同。文章结尾再次点题,重申“忍”或“不忍”,全在有目的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