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管理类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融会贯通”

2017-03-02朱文娟曹春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教学

朱文娟 曹春丽

摘要:管理定量分析课体现了数学方法和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通过数据分析和量化手段,有助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为提高文科管理类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融会贯通”:“融”晦涩难懂的概念和公式为通俗语言和图形;教“会”学生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授课过程中“贯”穿定量分析结果、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养成定量分析的思维,并将定量分析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

关键词:管理定量分析;教学;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1005203

一、引言

2001—2015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749万,就业压力一年胜过一年。教育部多次指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就业市场相对接[1]。为适应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文科管理类专业越来越注重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管理定量分析是一门现代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现代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体现了数学方法和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通过数据分析和量化手段,有助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2—3]。尽管当前我国不少高校的文科管理类专业都已将管理定量分析作为核心课程,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也认识到了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研究基于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与思考,探讨如何实现管理定量分析课教学的“融会贯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既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又有定量分析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文科管理类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文科管理类本科生教育,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广泛的通识获取以外,必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关键。然而,当前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导致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难以实现。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为例,作为专任教师,通过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本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定量分析学习效果较差

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源80%以上为文科生,学生数学功底普遍较差,且对数学有畏难排斥心理。学生多为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而来上课,学习流于浅层,可能短时记住了一堆在他们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概念或公式,却不知道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在学习了该课程之后,学生在相关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中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少之又少,即使有调查数据,也仅止于对数据简单的描述性分析,而不知道如何探究数据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学生毕业后,对工作中遇到需要运用定量分析的问题依然毫无头绪。

2教师授课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弱

管理定量分析是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开设在学生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在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修完了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由数学专业背景教师授课,难以将讲授内容与经济管理理论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此外,他们往往重视模型的数理推导和公式运用,而忽略了教学生使用合适的软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缺乏合适的定量分析教材

相对于管理学原理等课程而言,管理定量分析是年轻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权威教材。市场上定量分析类的教材大多编排不尽合理,数学推导较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度很大。

三、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中的“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做到对事物全面而透彻的理解[4]。“融合贯通”既是学术发展进步的主要特征和推动力[5],也是真正提高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1融

“融”的本意指固体变热软化为流体,后来引申出“融合、流通”等意义。马克思曾说,任何科学只有能够用数学精确表达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科学。然而,完全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科学是难以被大众所理解的,也是曲高和寡的,因此“科普”工作对于科学的传播很重要。管理定量分析课中有很多对文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和推演(固体),需要教师把它们“融”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图示(流体),并且尽可能使讲解过程变得有趣。这不仅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数学逻辑,而且要求教师触类旁通,善于表达。以常见的抽样分布为例,做好教学中的“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融定量分析史。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定量分析看上去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方法并不是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讲解四大分布的过程中,可以简单穿插数学王子高斯(Gauss)如何运用正态分布于其天文学研究,数理三剑客皮尔逊(Pearson)、戈赛特(Gosset)和费希尔(Fisher)如何分别发现或运用X2分布、t分布和F分布来解决他们在生物遗传学、啤酒酿造和农业统计等方面现实困境的统计史小典故。

第二,融经济管理学理论。正态分布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分布,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可以看作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图告诉学生,以均值μ为中心,其两倍标准差σ以内的面积占全部面积的95.49%,而两倍标准差以外到正、负无穷远的面积才占了不到5%。这就从数学上证明了世界上的事物分布不均匀,普遍存在着中心和外围的特征,因此要抓住重点和中心,这也正好和管理学上的“马太效应”和 “二八法则”相吻合[6]。

第三,融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样分布的意义,可以结合热点话题,如新闻或贴吧里常见的“读书多有什么用,大学学历收入还比不上小学没毕业的”之类的话题让学生运用定量分析的思维去分析。在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之后让学生逐渐明白,某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发大财这样的孤例并没有多少意义,也不能说明学历与收入的关系。如果要弄清楚這个问题,需要进行调查抽样,比较大学学历和小学学历样本的收入分布形态、均值和方差等。更进一步,如果要弄清楚学历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则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2会

“会”的字面意思是能、善于,这里指教会学生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对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管理定量分析课虽然立足“定量分析”,但是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去记数学公式,也不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纸笔计算。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且不太可能以后从事数学类相关工作的文科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定量分析就好比煮饭,而软件就是电饭锅。学生需要做的是找到米(数据获取)、淘好米(数据辨析、过滤)、放进电饭锅(找到合适的分析软件)、通电,选择煮饭模式(软件基本操作)、饭熟了盛出来(分析结果解读)。目前市场上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很多,每种软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擅长的领域,教师应该教学生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分析,并熟练掌握一种功能较强大的常用软件。例如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主要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尽量要求学生对该软件做到熟练使用的程度。此外,线性规划可以用LINGO软件,层次分析法使用AHP专业软件,结构方程用AMOS软件等,这些软件只要求初步掌握则可。

3贯

“贯”指贯穿定量分析结果、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定量分析只是工具和手段,真正有价值的还是运用经济管理学专业知识对分析结果的解读。例如,一般认为地区生产总值(X1)和城市人均消费性支出(X2)是正相关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其城市人均消费性支出相对于其他二三线城市也较高。假如我们取得了两组数据,用SPSS软件计算出这两个变量X1和X2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那么意味着什么呢?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数据来源和质量没有问题,软件操作也没有失误,那么软件分析得出与大家的常识相违背的结果并不可怕,若对这个结果能有合理的解释,那么这样的研究将更有趣,也更有价值。在本案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线城市房价过度上涨的现实,让大家思考:地区生产总值(X1)较高的一线城市,房价也居高不下,有没有可能是高房价导致按揭买房者无钱消费,想要买房者不敢消费,所以這些城市人均消费支出(X2)反而更低?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就为国家房价调控的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依据。当然,相关关系不表示因果关系,只是为我们探究变量间的关系提供了初步的研究方向,如果想要科学地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需要更多的变量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4通

“通”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定量分析的思维以及定量分析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诸方面。只有“融”“会”“贯”都做好了,才能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真正的“通”。要培养学生的“通”,最重要的是培养定量分析的思维和素养。知识和方法容易淡忘,但是思维的养成更有持久的影响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当学生具备定量分析的思维后,即使不记得具体的方法,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分析,并能搜集需要的数据和实用的分析软件。在生活中,具备定量分析思维的学生更务实,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例如,2016年3月曝光的失效疫苗事件让大众陷入恐慌,即使是国家推行的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也有几万到几百万分之一的严重不良反应率,导致很多人发起“抵制疫苗”的倡议。然而,相对于不接种疫苗的潜在危害,接种正规疫苗的风险相对来说要小得多。从定量分析的思维来看,正规疫苗风险是小概率事件,属于要拒绝的“原假设”,因此“抵制疫苗”活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四、促进“融会贯通”的教学体系与配套手段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教学体系与配套手段。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管理定量分析的授课教师必须精通经济管理理论,又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因此,要对教师进行挑选,尽量聘请本学科高学历教师授课,最好是经常运用定量方法发表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的教师。另外,应该经常召开教学研讨会,加强管理定量分析课授课教师内部以及与其他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并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交流与培训。

第二,管理定量分析课内容丰富,各种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循序渐进,注重章节之间的衔接过渡。例如,在讲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由于变量较多,彼此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多重共线性问题,需要进行变量筛选,将共线性较强的变量删除。然而,删除变量必然也损失了一些信息。如果研究者得到了很多相关性较高的变量,又不想因为删除某些变量而损失掉可能有用的信息,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因子分析”的思想和方法了。

第三,在课程教学上,可遵循案例引入——模型解析(轻数学,重思想)——软件操作(轻量化,重实用)——结果解读(深入剖析数据背后的逻辑与现实意义)的基本步骤,淡化数学推理,强调定量分析的思维与经济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并采用多媒体、讲解、讨论、软件操作等多种形式。

第四,课后要加强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要求学生组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完成一些经济管理领域的课题。例如,“政府是否应该提高城市最低工资”的课题,有人认为政府不应该提高最高工资标准,因为会阻碍就业。是否真的是这样呢?在管理定量分析中,常见的做法是对最低工资和就业进行一个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解决这个课题需要学生从选择合适的模型和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软件操作到结果解读等全过程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也可以利用微信、QQ群等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答疑。

综上所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交叉融合是学科综合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文科管理类专业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7]。为了让学生从管理定量分析课教学中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良好的定量分析思维,教师应该采用“融会贯通”式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把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该学科全面透彻的理解,不仅会使用恰当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而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文科管理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思维的养成和和定量分析知识与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为其他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也可为社会实践的开展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开拓思路,更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玉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亟待转变发展方式[N].光明日报,20140805(13).

[2]邓淇中,周志强.管理定量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7—78.

[3]陈娟.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1):92—93.

[4]毕晓玲.论教学活动中的融会贯通过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157.

[5]易棉阳,廖伦培.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会通[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2):115—119.

[6]郑文兵.正态分布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经济应用意义[J].统计与决策,2012(7):23—26.

[7]田艳平,王梅.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7—101.

Abstract:Manage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flects the combination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management theory. It is helpful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 by using data analysis and quantification tool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teaching for Liberal Arts Manageme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connec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ransforming” the obscure concepts and formulas into popular language and graphics;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use appropriate software to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nnect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real lif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comprehend by analogy”, develop a min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pply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other aspects of learning, work and lif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teach and learn; interconnection

(責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教学
凝心聚力 融会贯通 北京联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Effect of trapezoidal collars as a scour countermeasure around wing-wall abutments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从“融会贯通”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