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小镇建设避免千镇一面有何良方
2017-03-02
特色小镇想要做到“特而强”并非易事,在特色小镇如春笋般崛起的同时,更要了解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5年、10年甚至更漫长的过程。
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正深刻改变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形态“小而美”
产业“特而强”
特色小镇是结合产业、文化、旅游以及社区的理念设计的多功能产业聚集平台,也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具备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四大特征。
根据规划,浙江特色小镇在产业上聚焦了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浙江省原省长李强在署名文章中表示,特色小镇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表示,“特色小镇力求‘一镇一业,每个小镇只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求‘大而全,着力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动态考核为小镇创新加动力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在大力发展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从投资情况、要素聚集、特色打造、产出效益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考核标准。随着今年6月公布对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考核结果,特色小镇考核初步形成宽进严定、动态调整的创新模式。
其中,浙江奉化海滨养生小镇因投资方撤资,其固定资产投资、特色产业投资、税收收入等均为0,考核评分最低,从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降格为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而3个被“警告”的南浔善琏湖笔小镇、苍南台商小镇和磐安江南药镇,失分项主要在于“特色产业投资少、新增财政收入少”。
据浙江省发改委相关部门介绍,此次考核采用百分制,分8个指标,高端要素聚集、投资情况、特色打造各占20分:功能打造、产出效益、整体进展情况各占10分:关注度和日常工作共占10分。
根据标准,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投资要求不少于15亿元,其中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低于1 0亿元,26个加快发展县特色小镇不低于6亿元。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投资要求是不少于1 O亿元。
除了投资规模要求,考核中还重点突出了特色要求,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投资需达到60%以上,特色形态明显、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并做到功能融合,符合“三生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和“四位一体”(生产、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还需高端要素聚集,具有高端人才、高新技术、高科技企业和新型业态。
(摘自《中国文化报》作者:鲁娜)
点评: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特色小镇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对新型城镇化进行的有益探索,既是创新发展的战略新选择,又培育了发展经济的新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借鉴。
特色是特色小镇的核心。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特色小镇要定位突出独特、做到“特而强”。“特”是各镇都有自身独特的产业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而不是“千镇一面”。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山南基金小镇、越城黄酒小镇、诸暨袜艺小镇等每个小镇都特色鲜明、主题明确。杭州西湖云栖小镇围绕信息经济,发展游戏、APP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挖掘等产业形态。目前,这个小镇成立了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联盟,建设了超级孵化器,还吸引了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永久落户,吸引了阿里云、富士康、英特尔等行業龙头入驻,正筹建民办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正是这些独特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使特色小镇成为有核心竞争力和极大魅力的创新高地和行业圣地。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基础。“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支撑,只有做到产城融合、产镇融合,特色小镇才能避免“空心化”“景点化”。浙江特色小镇建设非常重视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而是力求“特而强”,提出每个特色小镇都主攻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的茶叶、丝绸、黄酒、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努力做到“一镇一业”。产业特色是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千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和“灵魂”。特色小镇既承载历史,又面向未来,是产业的文化传承平台。浙江特色小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产业选择上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传统产业,着重突出文化内涵、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产业、文化、旅游以及社区的理念设计的多功能产业聚集平台,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传承历史的特色小镇并不是被动发展或是纯粹的“博物馆”,如茶叶、丝绸、黄酒等特色小镇,既挖掘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又引领该产业创新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特色小镇既让沉睡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做到了文化传承的创新性转化,又让小镇的建设有文化内核和底色,实现了小镇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严格考核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保障。浙江特色小镇创建既不是只“给牌子”,也不是一直“戴帽子”,而要经历严格的申报、评审、退出等机制。有关部门根据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从投资情况、要素聚集、特色打造、产出效益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考核标准,初步形成宽进严定、动态调整的创新模式。今年6月公布对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考核结果,其中余杭梦想小镇、诸暨袜艺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被评为优秀、9个良好、17个合格,还有南浔善琏湖笔小镇、苍南台商小镇、磐安江南药镇等3个被警告,奉化滨海养生小镇被降格。严格的考核与调整对特色小镇来说既有压力,又是动力,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认清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奋起直追的保证,也体现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新而活”的机制特点。这套考核机制能让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更好地立足市场、科学定位,挖掘特色、完善功能,避免“千镇一面”、同质竞争,实现特色小镇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点评人:吴耀明)
(责编/吴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