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特征模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述评
2017-03-02马丙云苏牙乐周海明
马丙云 苏牙乐 周海明
摘要:目前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以及胜任特征的评价和课程设置研究等诸多领域。本文试图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关键词:大学生;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应用述评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学等领域在教育与培训、实践与认证方面逐渐形成一种“胜任特征导向的文化”。我国杨继平[1]先生在2004年首次将胜任特征研究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徐建平[2]对中小学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研究,黄专途、 陈连生[3]研究高职教师胜任特征与其绩效关系,郑丹丹[4]的大学辅导员胜任特质模型研究等。在检索了CNKI以后,发现第一篇针对大学生的胜任特征研究的是李健英[5]的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研究。
1 对胜任特征的界定
最初Boyzatis(1982)将胜任特征定义为“一个人的潜在特质,其他人的定义从Rangdell的(1989)“仅相当于卓越技能”到“行为维度”。根据词典的解释(剑桥英语词典,2006),胜任特征是“在给定的背景或环境下一种充足的状态”。Van Gelderen[6]阐述了胜任特征的三种观点。第一,胜任特征是一种个体的潜在特质;第二种观点,胜任特征与标准或者是产出相关联;第三种观点,胜任特征与行为和态度相关。
2 大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
2.1 大学生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
有针对特定专业的也有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开发。裘冬梅[7]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发了该专业毕业生的胜任特征模型。曹洁、仲丛友[8]探讨了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唐成英[9]研究了新闻专业毕业生胜任力。张西华[10]进行了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工作胜任力研究。等等。Law(1996)研究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个人适应性、个体与市场的界面、职业认同三个维度组成[11]。王大超、时勘(2008)[12]得出大学生成功求职所学的胜任特征包括自信、主动性、面试技能等15项特征。赵颂平、赵莉(2004)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五个特征和维度 [13]。李颖等(2005)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14]。张丽华、刘晟楠(2005)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五个维度组成[15]。等等。
2.2 大学生胜任特征的评估
Kaslow[16]等人(2007a)针对教育、培训、认证以及终生学习背景下的胜任特征评估提供了指导原则。他们强调,胜任特征评估能够促进学习, 并为未来的学习和专业成长提供方向和动力,并最终促进整个心理学实践领域的发展。茶金学、游艺[17]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胜任特征进行了评价。孙继英、刘兆文[18]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沈小袷[19]探讨了用胜任特征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2.3 不同具体领域的胜任特征研究
2.3.1 大學生村官的胜任特征
陈书怡、管迪、谢欣欣[19]对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务凯[20]得出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由 22 个要素组成。而李珲[21]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问题。王郁芳
[22]则从女性大学生村官的视角进行了研究。
2.3.2 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
Woodward(1988)[23]认为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他在建立和发展企业过程中获得充足而及时的资源。Sternberg(1999)[24]提出成功创业者需要实践智能、分析智能和创造智能。冯华和杜红(2005)
[25]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八个维度。
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者主要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包含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等六个方面(王沛,杨景峰,2010)[26]。
2.3.3 大学生干部的胜任特征
栗婷[27]编制了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的问卷。沈燎、刘枭(2009)[28]构建出 KACM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薛艳、朱宁(2005)[29]获得能力性、认真性等8 项人格结构。王滔、陈建文(2006)[30]得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三维立体结构。李健英(2007)[31]提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分为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个人特质、动机水平四个维度。还涉及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毕业生薪酬、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等。
3 结语
综述可以发现我国关于胜任特征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研究、问卷、访谈,分析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在实验法、跟踪调查方面是空白。另外,许多已确认的胜任特征并没有被有关的培训项目、认证机构以及鉴定组织所采用,可见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胜任特征的研究目前对实践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目前国内胜任素质模型研究已从对国外相关理论的转译和阐释,转向大规模拓展研究领域、验证模型适用范围和适应性方面。对比企业领域的胜任特征研究,大学生领域的胜任特征建模的多,而追踪研究的少。
通过建立大学生的胜任特征,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针对胜任特征的教育教学,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职业生涯管理都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另外,在将来的研究上,更加注重追踪研究的数据,以胜任特征为基准,看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是否与优异绩效相关,得到模型预期效度实践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4,(6).
[2]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1).
[3]黄专途,陈连生.高职教师胜任特征与其绩效关系的研究.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郑丹丹.大学辅导员胜任特质模型研究.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
[5]李健英.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7(2).
[6]Pam Irwin. Competencies and Employer Engagement.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008(9).
[7]裘冬梅.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其培养强化对策研究, 经济师,2006(10).
[8]曹洁,仲丛友.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评价研究———基于灰色多层次模型.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3).
[9]唐成英. 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胜任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教育研究, 2009.
[10]张西华.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工作胜任力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2008(2).
[11]LAW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2):97-109.
[12]王大超,王芳,王欣丽,时勘. 大学生成功求职胜任特征模型初步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8(6).
[13]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14]李颖,刘善仕,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15]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16]Kaslow, N. J., Rubin, N. J., Be beau, M., Leigh, I. W., Lichtenberg, J., Nelson, P. D., et al. (2007a). Guiding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8, 441 451.
[17]茶金學,游艺.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教育与职业,2010(3).
[18]孙继英,刘兆文.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人民论坛,2010(7).
[19]陈书怡,管迪,谢欣欣. 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北京、江苏四市的调查.人力资源管理,2010(6).
[20]务凯.大学生村官胜任力特征分析. 人才资源开发,2010(12).
[21]李珲.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探析.行政与法,2009(5).
[22]王郁芳. 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受限的原因探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12).
[23]Woodward, W, 1998, “AsocialNetwork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an Empirical study”,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24]Sternberg, R.J, 1999, the na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5]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致的关系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26]王沛,杨景峰. 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建构及其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2010(7).
[27]栗婷.高校学生班干部胜任力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8]沈燎,刘枭.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29]薛艳,朱宁.“大五”人格模型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5,17(2).
[30]王滔,陈建文.大学生心理素质三维结构模型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6,27(4).
[31]李健英.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研究. 高等农业教育,2007(2).
(作者单位: 1.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