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育硕士实习中教学适应性研究

2017-03-02马少宁

求知导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

马少宁

摘 要:教育实习是教育硕士将教育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教育实习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教育硕士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学适应性的发展状况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和对同期实习同学的访谈,总结归纳出化学教育硕士实习中的教学适应性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职前教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化学教育硕士;教育实习;教学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刚接触教师这个职业的化学教育硕士,在教学实习期间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梳理影响化学教育硕士教学适应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策略,期望为职前教师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二、影响化学教育硕士实习中教学适应性的因素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因此,对于化学教育硕士刚接触化学教学,在教学适应初期会遇到许多教学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教育观念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进而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每一个环节。所以教学观念是进行教学的首要前提,刚进入教学一线,首要面对的应该是教学观念冲突上的适应性。但在教育实习中发现,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在倡导,但在升学率的驱动下,这种教育改革力度还未能够传递到每个学校甚至每一位教育者身上,对素质教育该如何实现没有可行的措施,化学教育硕士进入实习学校,针对老教师传统“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如何进行自己的学习甚至教学,是每一位实习教育硕士所困惑的。

2.课程内容把握不准

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课程内容相对较复杂,所以上好一节化学课,不仅只是把握本节课的课程目标,而对于化学教育硕士来说,他们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研究较少,教学目标研究不透彻,這就使得其在刚接触新教材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讲解使学生感到难、烦、偏,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使化学教育硕士常常感到教学很迷茫。

3.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验。但是对于化学教育硕士初次进行实验教学,自身实验操作能力不强,实验课堂管理不到位,导致实验教学不能按时完成,加之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轻,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备等因素,实际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演示多余实际操作,重点教给学生实验应试技能,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使化学教育硕士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三、化学教育硕士教学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

化学教育硕士必须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多向学校的骨干教师请教,学习他们新的教学观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要虚心求教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取长补短。在以后实习或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学习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把握课程内容,轻松学习

化学教育硕士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结构体系,体会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图;关注教材中的隐性资源,进行化学人文教育。其次要以课标为纲,理解整体课程目标,进而研究学段课程目标,单元课程目标,最终才着手课时教学目标。最后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避免教学内容繁杂,减轻学生负担,这样才能上好每节课。

3.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创新意识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合理的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先自己研究实验,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化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63):139.

[2]梁红燕,辛 涛.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观念及其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15(3):31-35.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实习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对心理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