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咨询师出难题的男孩(下)

2017-03-02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咨询师交友

马志国

男孩脑子很好,从小学到初中,一路的优势,一路的尖子生,中考时以初中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考进一所重点高中实验班。但是,男孩进入高中后却优势不再,考试名次一再下降,最差的一次考了年级500多名。现在的问题是,男孩不想去上学了,让家长很着急。

第二次,是男孩自己来访的。男孩依然从强迫症开始,经过讨论交流,男孩理解了除了顺其自然,还要从化解心理压力着手。应该说合作也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当要结束咨询会话时,男孩却再次转到了人际关系的麻烦上来,而且,表现出更强烈的争辩倾向,不肯结束,让咨询会话几乎不能收场。可以说,这次整个咨询会话过程,几乎是重复了上次的故事。怎么会这样?莫非男孩来访就是为了挫败我吗?

这次,让我忽然意识到,男孩似乎给咨询师出难题的表现,其实不是故意要为难咨询师,不是故意要挫败咨询师。男孩所以如此的背后,必有心理上的缘由。

这个缘由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综合前面的各种信息,我虽然已经有了初步判断,却还需要确切诊断。为此,约定第三次全家一同来访,以便更全面的了解情况,作出诊断。

诊断:主要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作怪

第三次男孩一家三口如约来访。首先,请他们同时做了一份测试问卷,在问卷中选出与男孩平时表现相符的项目。问卷的内容如下: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就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记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自己的想法。

一家三口选择的结果如何?父亲选三项,母亲选四项,男孩自己选了五项。

这份问卷,是用来诊断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依据相关的诊断手册,符合其中3项,就可以确诊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这个问卷的结果印证了我的判断,男孩的问题根本上是人格问题,主要的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作怪。

所谓偏执型人格,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的作用,这样的人遇事偏激,固执己见,敏感多疑,心胸狭隘,习惯抱怨指责别人,认为别人存心不良。

不难看出,男孩对同学的嫉恨抱怨,男孩对父母的争辩抱怨,男孩所谓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以及对这些问题偏激固执的态度,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可以说,是男孩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了所谓人际关系上的麻烦。至于他在咨询过程中似乎为难咨询师的做法,也是这种人格障碍的表现。不难理解的是,这样偏激固执的人格特征,也是容易诱发强迫症状的心理背景。

当我说出这样的诊断后,一家三口几乎异口同声表示认同,男孩自己更为肯定。随后,他们回顾了男孩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种种表现。

男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格障碍呢?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在因素说,通常这样的人,小时候往往有过爱的缺失,日后生活中往往有过受挫的经历。就内在因素说,这样的人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

那么,男孩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随后的交流中,男孩的父母坦言,两个人曾经离婚,几年后又复婚了。离婚的时候,男孩不到十岁。男孩在和母亲生活的日子里,母亲由于对父亲的抱怨,又说了很多偏激的话,特别是说过类似“人不可信”“这个世界不可信”之类的话,让男孩感到周围的人不可信。

很明显,前面谈到的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因素,在男孩身上几乎都存在。一是父母离异给男孩带来的影响,让他从小感受到的是亲情的缺失,是爱的缺失。二是后来和那个男孩的冲突事件,让他心理感到严重受挫,内心缺少安全感,容易过度防卫。三是男孩聪明的脑子以及优异的成绩,又让他自我评价过高,难以与人相处。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渐让他形成了今天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矫正:多方面着手逐步进行自我调整

有鉴于此,我们共同制定了心理调整总的策略:在化解强迫症状的同时,逐步矫正人格障碍。关于化解強迫症状的办法,前面已经谈过,一是顺其自然,二是缓解压力。接下来,重点就是帮助男孩逐步矫正偏执型人格障碍了。男孩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自我调整呢?

一是心理换位法。看待问题,人们都容易自我中心,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自我中心倾向就更严重,更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这样的人应该主动破除自我中心,学会心理换位,凡事多从别人角度想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看。

二是暗示调节法。这样自我暗示:“自己一定要改掉固执多疑的缺点,没有人整天与自己过不去,不要整天去怀疑人……”这种自我暗示,最好在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的早晨、午休或就寝前进行默念。在默念进程中尽量运用想象,这样自我暗示的效果就会更好。

三是化解敌意法。经常提醒自己,世界还是好人多,同事,朋友,都是好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他们盲目地怀疑,否则,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生活中,人际之间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自己要学会包容。

四是观念改造法。通过自我分析改造非理性观念,可以阻止偏执行为。先列出非理性观念,比如: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对不起自己。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然后加以改造,除去极端偏激的成份,比如: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对不起自己应该原谅。②世上还是好人多,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五是交友训练法。在良好的人际环境中,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减少敏感多疑。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获得内心的安宁。

结合男孩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具体交流和现场练习。男孩有了初步领悟,表示回去要好好练习,慢慢改变自己的人格。父母也表示努力帮孩子慢慢改变自己。临别我表达了对男孩的信赖和支持,相信男孩会慢慢好起来。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咨询师交友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00后交友到底有多“野”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见财贪心起,交友要小心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同感的技术
交友天地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