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设计及在孔店油田的应用
2017-03-02陈锐
陈 锐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 300280)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设计及在孔店油田的应用
陈 锐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 300280)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砂粒沉积,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出砂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对油井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孔店油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实现工况诊断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况诊断;优化设计;孔店油田
由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水平井、大斜度井及小井眼侧钻井的防砂效果不稳定,致使油井砂卡、砂埋频繁发生,开发效率受到严重影响。高兰[1-3]等研究的水力喷射泵排砂采油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井出砂问题,但该技术仅采用单管生产,在井筒液流上升速度和携砂能力提高幅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大直径砂粒和含砂量高的出砂油井的正常生产。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优化与诊断系统以出砂油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分析依据,针对同心双管管柱结构,优选合适的油井出砂量预测模型,建立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分析模型,同时结合井筒多相流理论,对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分析,并根据诊断结果优化设计生产参数,能够满足携砂采油的生产需要。
1 工艺流程及参数分析
依据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数据,结合优选的油井出砂量预测模型、砂粒自由沉降速度计算模型及井筒多相流计算模型,对油井携砂能力、水力泵喷喉比、泵效等工况指标进行诊断分析;并依据油井诊断结果对管柱结构、喷喉比、泵挂深度、地面动力系统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图1)。
1.1 油井出砂量预测分析[4-5]
通过对比Papamichos E及罗艳艳等建立的油井出砂量与生产时间关系模型,结合孔店油田油井出砂量拟合情况,优选Papamichos E建立的出砂量预测公式作为该系统出砂量预测模型。
初始出砂量预测公式为:
(1)
稳定期出砂量预测公式为:
(2)
1.2 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分析
通过筛析实验,对出砂油井砂粒粒径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等价水动力粒径与筛析粒径、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关系式,确定了砂粒自由沉降速度计算公式,为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参数的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证井筒液体上升速度大于砂粒自由沉降速度,以顺利将砂粒携至地面。
1.2.1 等价水动力粒径分析
通过可视化恒温沉降实验装置,对不同粒径砂粒沉降速度进行测量,从而求解等价水动力粒径。在恒定室温(25 ℃)下,将不同筛析粒径的砂粒置于垂直管道液面以下,使其在管道中心自由沉降,分析砂粒的沉降速度;然后由砂粒在牛顿流体中沉降时的等价水动力粒径计算公式求解砂粒等价水动力粒径。
图1 工艺设计流程
de=0.7926d筛+0.0952
(3)
式中:d筛——砂粒筛析粒径,mm。
1.2.2 砂粒自由沉降速度的确定[6-8]
砂粒开始下沉时,固体颗粒的运动速度较小,其沉降的动力大于阻力,固体颗粒以加速度下沉,随固体颗粒下降速度增加,所受的阻力也不断加大。经过一定距离后,阻力与动力相平衡,此后固体颗粒以匀速向下沉降。根据固体颗粒在牛顿流体中的自由沉降规律及砂粒在紊流区沉降过程中颗粒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相关图版,得出等价水动力粒径与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关系:
(4)
其中:
式中:de——砂粒的等价水动力粒径,mm;ds——砂粒粒径,mm;ρs——砂粒密度,g/cm3;ρl——流体密度,g/cm3;v——砂粒自由沉降速度,m/s;Cd——拖拽力系数。
1.3 工况诊断分析
工况诊断分析是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生产工况进行分析。通过油井水力喷射泵特性曲线,计算出井筒流体携砂能力及泵效、无因次质量流量比、无因次压力比等工况指标,判断油井工况的合理性及工况调整的必要性[9-10]。
工况诊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分析水力喷射泵特性曲线,结合油井下泵深度确定动力液排量,再采用多相垂直管流的计算方法,由地面测试数据(动力液和混合液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得到井下动力液泵入口处和混合液泵出口处的流量、压力和温度,从而分析诊断出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技术工况所需要的井筒临界携砂速度及喷喉比、无量纲质量流量比、无量纲压力比、泵效等工况参数。
1.4 生产参数优化设计
依据油井工况诊断分析结果,结合地层产液量和不同粒径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对管柱结构、喷嘴与喉管直径组合、泵挂深度、地面动力系统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11-12]。
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地层产液量、泵挂深度、动力液参数(压力、温度、密度)、井口回压以及携砂界限参数(粒径中值、最大砂粒粒径、泵下最小流速、环空最小流速),选择多种喷嘴、喉管直径及内外管柱直径组合,计算分析多种组合条件下对应的最大产液量和泵效;然后在保证井筒不同粒径砂粒被顺利携带至地面和满足油井产液量的条件下,优选出最大泵效时的工艺参数组合作为油井生产参数。
2 应用实例
利用该系统对孔店油田孔59-17等10余口油井的生产工况进行了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油井工况诊断分析,掌握油井的当前工作状况,并对产量或泵效有提高潜力的油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进行工况诊断及生产参数优化分析,可满足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需求。
孔59-17井产能较低,采用内外管76 mm/89 mm油管生产,喷嘴喉管面积比为0.434,动力液量为65 m3/d。工况诊断分析发现,由于油井所采用的同心双管管柱组合直径大,动力液排量较高,导致喷射泵无因次质量流量比偏小(0.33),油井特性曲线泵效偏低(20.54%)。
为提高泵效,基于油井产液量,利用该系统对给出的三种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表1)。
(1)降低动力液量,采用与目前相同的内外管直径和喷喉比射流泵;
表1 优化设计分析结果
(2)降低动力液量,采用相同喷喉比的射流泵,换用较小的内外管柱组合62 mm/73 mm油管;
(3)降低动力液量,换用较小内外管柱62 mm/73 mm油管,同时采用喷喉比更小的射流泵。
根据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结果,优选内外管柱62 mm/73 mm油管,喷嘴、喉管直径2.06 mm/3.9 mm的射流泵作为该井的优化设计生产参数。
3 结论
(1)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集工况诊断与优化为一体,能实现对水力喷射泵油井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和优化,满足油井生产需要。
(2)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生产参数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水力喷射泵实际工况与最佳效率点存在偏差,影响油井泵效。
[1] 高兰.水力喷射泵强制排砂采油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4,26(Z1):36-38.
[2] 姚黎明.水力喷射泵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效果[J].石油机械,2004,32(8):69-71.
[3] 仇光录,郑党生,张辉,等.水力喷射泵及其应用优势与效果[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9,6(4):67-71.
[4] 罗艳艳, 李春兰, 黄世军. 稠油油藏出砂量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9, 31(1):65-68.
[5] Euripides Papamichos, Eva M Malmanger. A sand-erosion model for volumetric sand predictions in a North Sea Reservoir. SPE-69841-PA.
[6] 李明忠,王卫阳,何岩峰,等.垂直井筒携砂规律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4(2):33-35.
[7] 李明忠,王卫阳,赵国景.垂直井筒井液携砂流动规律研究及其在油井生产中的应用[J].实验力学, 2002, 17(3):385-391.
[8] 刘爱萍,邓金根.垂直井筒低黏度液流最小携砂速度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 2007,29(1):31-33.
[9] 张献,史宝光,张连社,等.水力喷射泵工况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21(3):78.
[10] 海文,田仲强,吴国斌,等.喷射泵工况诊断与调参技术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7(2):41-43.
[11] 史宝光,孙宝京,马新玉,等.孤岛油田水力喷射泵参数优化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3,25(2):19-21.
[12] 赵国泉.水力喷射泵技术的优化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 2005, 34(3):87-89.
编辑:张 凡
1673-8217(2017)01-0124-03
2016-10-08
陈锐,硕士,工程师,1987年生,201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现从事机械采油新工艺技术研究工作。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基金项目“油井举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0308)。
TE35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