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3-02赵江伟马永贤赵文英
赵江伟 马永贤 赵文英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石家庄 050037)
关于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的几点思考
赵江伟 马永贤 赵文英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石家庄 050037)
“以人为本”体现在环境保护领域,就是要以“人体健康为本”,就是要减少因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矛盾,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转向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转向以保护人民健康为核心的环境公共服务上来,环境与健康工作也必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环境问题;环境与健康;环境保护;公共服务
当前环境污染具有复合型特征,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在较短时期内相互叠加。在工业高速发展期,环境健康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这个趋势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这种状况不仅加剧了当前应对环境健康问题的难度,也将对今后几十年的环境健康问题带来深远影响。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应把影响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优先治理领域,将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更多地转向公共服务,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的出台,对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为提高国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公众健康,有序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
1 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特别是大气有害化学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慢性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致癌作用(如肺癌等)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些环境污染的健康影响具有暴露量低,持续时间长,传递关系复杂等特点,对人群健康具有长期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汽车数量猛增,由汽车尾气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其潜在的对于人群健康的巨大威胁,尤其值得高度关注。
1.2 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现状
目前许多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健康损害还不清楚、明朗,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底数不清、基础数据缺乏,还存在许多技术、政策盲区,但国外的研究和经验已经显示出这些环境问题的潜在危害十分严重,未来的环境健康风险巨大。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这些有害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不易消除。
随着人口与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压力还会不断增大,一些复合型环境问题将日益明显,由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将加剧。同时,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与健康之间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因此把“以人体健康为本”作为环境保护领域“以人为本”的体现,就是要把环保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上。
2 环境与健康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环境健康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是一项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作,环境与健康问题是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模糊交叉地带,管理特别薄弱且缺少反馈互动机制。卫生部门对环境问题引发的健康问题缺乏必要的应对体系和工作机制,环保部门的工作长期以来以污染控制为主,但是对污染的健康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并不清楚,健康危害和风险也不是环保部门日常环境监督管理的重点,加上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机制,在政府管理层面尚没有建立有效的协作和响应机制。
2.2 新的污染物和污染形式不断出现
随着新材料和新物质的应用越来越多,有许多新材料和新物质都已显示出明显的健康危害,如纳米材料颗粒对大气造成污染,氟化有机物在水和土壤中长期难以降解等。这些物质材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研究目前处于空白状况,但从毒理学的研究中已发现它们具有较严重的健康隐患,目前还缺乏建立在人群健康危险评价基础上的新材料和新物质的环境准入制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段内,这类环境污染将对环境健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3 环境健康监测、控制难度加大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跟人的暴露程度密切相关。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接触到有害环境介质的可能性迅速加大,这也导致了环境健康风险的加大。同时,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扩大和人口流动的频繁,也加大了对环境健康问题的监测和控制难度,这对环境健康领域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4 公众对环境健康的知情权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环境质量和环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现阶段缺乏环境污染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基础调查资料,再加之部分网络讹传,导致公众对一些可能涉及环境污染和健康影响的项目反应过激,这对政府应对环境健康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需要缓解环境危害,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扎实的监测和研究向公众予以说明,以维护社会稳定。
3 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尚未形成体系,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推进的问题。现有政策法规中健康虽被作为立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具体制定中并未真正体现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最终目标的宗旨,环境管理侧重于对一些传统污染物的控制,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难以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与健康权益。应在环境监测体系、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危害的污染物的控制政策、标准和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3.2 增强解决重大环境健康问题的能力
环境健康损害事件在未来的十年里将进入高发期,重大环境健康问题也时有发生,目前我们的应对能力明显薄弱。建立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和风险分担机制,使得环境健康事件发生后,受害方和责任方都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强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环境健康风险的预警能力及环境污染所致健康损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和力量,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环境与健康监督管理能力。
3.3 加强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
首先,基础调查不足,基础数据缺乏,为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的因果关系、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带来困难。其次,科研发展不平衡,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多以描述性的现况研究为主,分析性的病例对照或前瞻性研究很少,很难得出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确切关系,因此也就难以有效地开展预防等干预工作。
3.4 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长效机制
从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特点看,其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性的健康管理工作。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的今天,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其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群的健康,也间接影响社会经济与发展。明确环境与健康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政府部门应制定中、长期环境与健康工作发展规划,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
3.5 强化技术力量和专业队伍
目前在很多环境污染物与健康效应评价方面,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予以支持,环境与健康专业人员的技术储备、科研能力和装备条件有限,各种环境卫生标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也是造成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底数不清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需要环境与健康专业队伍人员能力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3.6 推进环境与健康信息有效共享
环境监测数据目前尚不能满足人群健康监测的需要,需要通过长期历史数据的比对来分析人群健康危害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预警预测的建议。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建立环境与健康的信息数据库和工作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是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基础,这有助于国家根据人群健康影响数据来制定环境管理策略,使环境保护工作最大可能地为人群健康服务。
Some Thoughts on the Work of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ZHAO Jiangwei MA Yongxian ZHAO Wenying
(Hebei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Shijiazhuang 050037)
The “people-oriented” embodied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human health-oriented”,is to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s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i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eople′s health of the th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s health as the cor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service,th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work will als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environment and health;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ublic service
赵江伟,硕士,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与技术管理工作
X21
A
1673-288X(2017)03-0109-02
项目资助:环保公益项目“河北省重点城市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管理技术研究”(201409007)
引用文献格式:赵江伟 等.关于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的几点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