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7-03-02方荣美李川江
张 雷,方荣美,李川江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 404000)
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张 雷,方荣美,李川江*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 40400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分析化学教学应结合化工产业发展做出改革。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化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ocultivate the applied high-quality talents,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becomes necessary.The main defects existing in analyticalchemistry teaching are discussed and the new ways and ideas of teaching reform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nalytic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chemical engineering
分析化学是与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大学期间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开展实验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化学分析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阐述。针对当前教育部推广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结合我校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术素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教学改革项目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分析化学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衔接问题。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的实践教学,总结出主要教学问题包括:①理论课程往往与实践生产脱节;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实践生产的要求;③传统的考核方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达到分析化学的教学目的,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建议从以下几点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1 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增加应用实例的教学
我们在2015年9月至10月带领本院50多名大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到重庆涪陵天原化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其间学生被分配至质量分析控制部门进行实习。该部门负责所有生产线上原料及产品的化学组成分析,其中很多分析手段其实就是我们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利用酸碱滴定分析各条生成线上溶液pH值大小,或利用配位滴定分析进入电解槽前后溶液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我们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考核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依然对上述滴定分析的原理不清楚、操作不熟悉。反思应用教学环节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在理论课程中设计教学内容时,特别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专门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分析测试方法,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析化学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2.2 增加分析数据处理课程,培养学生高效处理数据的能力
分析化学最终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对化学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核心是对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我们发现,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多采用坐标纸手工绘图分析数据。如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实验中,采用坐标纸绘图标准曲线来计算未知铁含量。然而,手工绘图不但耗时且存在较大的主观误差,这也不符合实际科研生产中对分析效率和质量的双重高要求。对此,我们也专门在分析化学理论课中增加了“如何通过计算机利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专业软件学习课程。
2.3 改革课程考核方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化学的考核方式与大多理论课一样,即学生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后作业和出勤率)加期末试卷成绩的加权,而期末成绩占主导[1]。现在很多学生养成了期末最后一段时间冲刺复习而平时对学习理论课程怠慢的不良学习态度,这种现象与目前的期末考试占主导的考核方式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学生往往对理论课缺乏热情和兴趣,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反过来也造成学生不能正常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验或实际应用中。这可能也是之前提及学生在天原化工厂不能顺利完成相关滴定实验的原因。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现有考核制度进行了改革。结合分析化学课程本身具有强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在期末考核中加入以课程论文作为对学生该课程考核的另一种重要形式(课程论文占总成绩20%)。例如提出一些社会热门事件(如雾霾天气、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让学生自己通过文献调研了解该事件,研究其中涉及的分析化学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文献调研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考察方式得到学生肯定,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程论文写作中,提出大量丰富的生活现象,并清楚解释了其中的化学原理。学生普遍反映,这种考察方式锻炼他们的文献查阅能力,样品分析能力,也扩宽学习视野,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成效与展望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增强。通过科研观摩实践教学,学生无论是和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还是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课程论文的撰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身边的化学事件、独立开展科学调研并据此开展科研实验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工迅速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学者必须要思考并实践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
[1] 王海波.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5,43(3):161-162.
[2] 王冬梅,郭兴杰,赵怀清.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12,28(2):39-41.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Applied University
Zhang Lei,Fang Rong-mei,Li Chuan-jiang
O6-4
A
1003–6490(2017)09–0153–01
2017–06–15
张雷(1987—),男,重庆万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
李川江(1982—),男,四川江油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
重庆三峡学院试点专业专项项目“基于培养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SD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