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学生为例

2017-03-02瑾韩述娟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情绪低落量表

高 瑾韩述娟

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学生为例

高 瑾1韩述娟2

本文选取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旨在掌握该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根据调查因素的不同分析该校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大学生 学习倦怠 影响因素

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现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仍不容乐观:迟到、早退、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这些对学习活动排斥的行为最为突出并且成为普遍现象。这种学习状态不仅影响学生学业的进步,更会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其个人日后的发展,所以这种现象尤其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1]本文因条件有限,现选取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掌握该校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分析该校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探索改善该校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系不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问卷415份,收回有效问卷397份,问卷有效率为95.66%。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学生基础信息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表》。

(1)学生基础信息调查表。该调查表由笔者自行设计,其中包括专业情况、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等。

(2)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本研究采用2006年由福建师范大学连蓉、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问卷以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为基础,评估内容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其中第1、3、6、8、11、13、15、18题为反向记分。所有20题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测者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3)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该问卷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蓉、杨丽娴、吴丽花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了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四个维度,共27题,采用五点评分方法。

(三)调研方式及时间

调研时间为2016年4—5月份,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统一收回。

(四)统计分析

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倦怠量表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并分别对倦怠量表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成就感低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对其得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因为被解释变量为连续型变量,解释变量为分组变量,先按分组对被解释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再进行同方差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且同方差,两分组样本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三组及以上样本采用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两分组样本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三组及以上样本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K-W秩和检验)。

二、研究结果

(一)总体样本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样本容量为397例,此倦怠量表共有20个项目,各项目额分数相加得分为个体学习倦怠程度的得分。其最大的可能值是100分,最小值为20分,理论均值为48分。其倦怠量表总分以及各分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发现调查对象学习倦怠量表总平均分为57分,标准差为11.31,在各维度每题平均得分比较中,维度1情绪低落得分排在最高位,平均值为22.28,其次是维度2行为不当和维度3成就感低。在三个维度中,情绪低落, 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成就感低,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2]。

表1 倦怠量表得分描述统计

(二)被试特征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首先分别对各组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只有身心耗竭得分的数据(P〉0.05)是符合正态性的,其他三组数据都不符合。所以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身心耗竭得分通过同方差检验后,两样本的采用t检验,大于两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他三组采用秩和检验,两样本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大于两样本采用K-W秩和检验。

(1)性别。我们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问卷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上和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2)年级。以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与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师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不当这一维度上不同年级学生显示出了极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二学生在这一维度的得分最高(18.61),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大四学生在这一维度得分则是最低的(17.19)。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大二学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三学生得分最低(20.98)。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3)学生来源。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及倦怠总分为因变量做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不当方面,来自县城的学生的得分明显要高于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其中县级以上的学生在行为不当方面的得分最低(17.45)。而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显示出了极显著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学生成就感低得分最高,平均为17.2,而来自县级以上的学生在这一维度得分最低,平均为15.7。

表4 不同来源的高职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发现,成贤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现象,平均得分为57,处于中等水平,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情况,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在关于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低落这一项得分最高,这也就表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和要求,常常会产生倦怠、沮丧、兴趣不高等情绪特征。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要求都较中学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本研究采用的样本又是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大学阶段需要进到实验室做各种复杂的实验,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来适应这种学习方面的改变,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惑,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指导,从而让学生从倦怠、沮丧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

(二)性别差异

本文发现,男女生在学习倦怠上并未显示出显著的差别,而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上,男女生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别(p=0.1077),在这一维度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男生受传统的成家立业的压力较女生更大,再加之大学男生更容易受网络游戏等诱惑缺少家长教师的管束,无心学习,跟高中相比成绩会有一定的退步,所以大学男生更容易产生低落情绪。但由于学习倦怠已经成为高校当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相当程度的倦怠体验,而且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的凸显,都会使当代大学生产生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等体验[3]。

(三)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学习倦怠差异,其中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这两个维度都显示出了显著差异。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方面,大二学生的得分都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这一结果也与何香仪在《高师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得出的结论相同。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在大二时期会产生一个迷茫期,褪去了大一时期对于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再加之大二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课业负担加重,所以更易产生学习兴趣不高、倦怠等不良情绪。部分大二学生可能也认为自己年级变高,对学校的规定不再惧惮,再加之自身自控能力较弱,所以也就更容易产生旷课、逃课等不当行为。而大四学生无论在学习倦怠总分还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方面得分都较低,这可能与大四学生临近毕业,越来越感觉到就业的压力,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更强,再加之有前三年的大学生活的锻炼,所以更能游刃有余的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

(四)家庭来源差异

从学生的家庭出身来看,无论是学习倦怠的总分还是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这两个维度都显示出了显著的差异。其中农村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得分都明显高于来自其他家庭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国内目前已有的研究并不一致。农村学生在进入城市进入大学后,往往需要比那些来自于城市的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来适应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时期,大家都一门心思都放在高考上,进入大学后,学生接触的不仅是学习他们还要学会与人交往,需要开始慢慢地接触社会。这时,农村的同学就开始逐渐体会到贫富差异,过去一味埋头苦读的学习方式也未必适合大学的学习要求,所以这些农村学生也更易产生自卑、学习倦怠等心理。同时一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农村学生也更容易被网络以及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吸引,无心学习。所以,对于农村学生我们在给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1]张海姣.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632~636.

[3]何香仪.高师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学院师范学院学报,2010(11):97~98.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2.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本文系2015-2016年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改项目编号:yjg1530。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情绪低落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一例因学校适应困难致焦虑情绪的心理问题案例
废墟旁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