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奏散文诗最强音
———笔会花絮

2017-03-02鸣铎

散文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总编笔会散文诗

“这个主题是历届研讨会以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第九届全国作代会讲话精神,宣传正能量,弘扬革命传统的特别举措。”

8月25日,“小平故里·诗意广安”第十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红色旅游文化散文诗研讨会上,冯明德总编的这条微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天南地北的诗友纷纷盛赞 《散文诗》刊自创刊32年以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努力打造品牌,呈现出始终如一的坚守和不断拓展的宝贵品质。

情 结

说起本届笔会,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益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易青群。

易书记与广安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兰勇在一次会议中相识。期间,两人多次交谈,生发了在广安市举办一次全国笔会的想法。随后,通过易书记热心地牵线搭桥,最终玉成其事。6月21至23日,易书记与冯总编、吴又无主任应邀抵蜀,作实地考察,洽谈笔会具体事宜。

▲益阳市文联副主席裴建平致答谢辞

一到广安,冯总编感触良多。笔墨当随时代。2009年,冯总编的长篇散文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省重点扶持作品《国歌》、《国歌颂》DVD版出版,其中《国歌颂》荣获首届湖湘优秀出版物一等奖。尤其是2014年6月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冯总编应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之邀,担任以抗战老兵为采访对象的专题片《我是中国人》的策划、采访、撰稿人,三年间,他开启 “与时间赛跑”的采访,与志愿者团队辗转三湘大地,远赴云南,采访了160名抗战老兵。广安是红岩精神发祥地之一、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历史的远景、伟人的追怀、英雄的塑造,离不开文学作品,来彰显与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冯总编当即拍板:就定在这!

撷 英

今年的笔会代表产生方式,沿袭了去年推出的采取投稿遴优选拔的新举措。在大量的来稿中,编辑部同仁认真审阅、推荐,时为发现一个新苗子而兴奋。据冯总编介绍,本届笔会代表80后、90后不少,其方阵既青春飞扬又实力雄厚,成为一大亮点。既有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赵目珍,也有洛阳师范学院学生张元。据有人统计,这一彪人马包括两个签约作家:微雨含烟、梦桐疏影;两个少数民族诗人:陈谊军(壮族)、高本宣(土家族),四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源、爱松、鲜圣、微雨含烟。近几届笔会以来,本刊将代表选拔着重于70后及年轻作者,不再局限以在《散文诗》发表过作品为资格,这种不拘一格的方式,更显大气、包容。如乡村医生宇轩、小学教师金小杰,两人均是抱着试探的心情,以其厚重的文本作为敲门砖第一次投稿报名,却意外叩开了通往笔会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宇轩成为安徽肥东县继黄永健、赵宏兴、许泽夫、张道发之后的第五位代表,一个县城产生这么多代表,其创作实力可见一斑。无独有偶,司舜是第四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代表,今年,他的女儿司念的莅会,为笔会产生了第一对“父女兵”,堪称佳话。

不薄新人爱旧人。鲜圣从第七届就是被邀请的代表,因种种原因,屡屡与笔会擦肩而过。他一直深以为憾。十年后,当他的代表资格再一次正式被确定,“8·8”九寨沟地震的发生及救灾工作,又让这位四川省民政厅干部能否如期成行变得扑朔迷离。24日,当鲜圣在微信群中留言自己已抵达岷山世纪大酒店时,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爱松本是上届代表,去年临行前,一个小手术使他无法参会,24日晚宴上,编辑部同仁敬酒时,爱松由衷地说道:“终于见面了!”笔会前夕,冯总编在微信朋友圈陆续上传了一组历届笔会花絮,在第十六届笔会拾趣中,诗友们认识了山西延津女诗人卢静。那次,代表们在芮城采风,卢静携带亲自上山采摘的新鲜枣子来看望大家,她那句“只想跟大家见上一面”,至今想起,仍令人感动不已。

确实,来自天南地北的代表们为了顺利参会,早早订好了车票、机票,有的不惜转道重庆,有的甚至数次改签车票。为什么?有人道出心声:只为圆梦!

会 议

8月25日清晨,回想昨夜那场不期而至的小雨,原以为又是那个“诗人=湿人”段子的翻版,但是,天公作美,阳光竟微露端倪,终是一个艳阳天。可见人杰地灵,天亦有情。

▲诗歌朗诵会现场

8点30分,所有嘉宾、代表以及本地部分作者聚集岷山世纪大酒店会议厅,参加笔会开幕式和散文诗大奖颁奖会。开幕式由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主持,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彦军在致辞中简略介绍了伟人故里源远流长的山水人文景观、厚重朴实的民风民俗和繁荣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冯总编的工作报告既有对散文诗创刊32年及全国散文诗笔会创办以来的历史追溯,更有对红色旅游散文诗创作的思考和期待。开幕式的重头戏无疑是“中国·散文诗大奖颁奖”这一环节,大奖评委代表、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致颁奖词,从获奖诗人爱斐儿、成路简短却诗意飞扬的获奖感言中,在场所有的人读出了两个字:感恩。随即,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兰勇副主席从冯总编手里接过了授予广安市“中国散文诗创作基地”的牌匾。最后,益阳市文联副主席裴建平致答谢词。

在庄严而不失热烈、活泼而不乏紧凑的气氛中,仅一个小时的开幕式圆满结束。大家兴犹未尽,在签名墙前留下了一帧“全家福”后,纷纷留影。冯总编、龚学敏主编、箫风主编三位大奖评委摇身变为“三大男神”,成了众人追逐的对象。当霍楠楠、南小燕、麦子等10位女代表与卜寸丹、爱斐儿、特邀嘉宾玛尔简簇拥一起时,所有相机手机聚焦一块,又是一片咔嚓声。

9点30分,副总编卜寸丹主持召开了散文诗研讨会。美女主持人依次点将,各路诗人在同一平台分享了对红色旅游与散文诗创作的个人思考和探讨,一个个意气风发,各抒己见。由于准备充分,思考深刻,他们的发言不乏真知灼见。但金小杰发言时,她刚把发言稿标题说出来,就把一些人逗乐了。之前,金小杰、南小燕不约而同地通过网络搜索的图片资料,写了与神龙山巴人石头城有关的作品。24日,两人与成路相约去实地参观,成路心头大乐,却借机提出两个“必须”的条件:你们的发言稿与散文诗必须添加副标题,必须出现陪同者的名字。果不其然,金小杰像个听话的孩子,她的发言不仅写了参观石头城的过程和感悟,还特意补充上了副标题:与成路和南小燕一起参观石头城。

▲参观新农村建设

会上,龚学敏、箫风两位主编和两位获奖诗人爱斐儿、成路也分别作了重点发言。会场灯火通明,两排豪华的顶灯整齐美观。会议进行时,在中央空调的风力吹送下,正对主席台的三组顶灯上,一串串透明玻璃管轻轻摆动,叩击出清脆悦耳的轻音,似在为盛会击节鼓掌,为诗人们的激情和思索发出由衷地赞叹。这宛如神来之笔的伴奏,缘于散文诗这一种独特文体自身的魅力。

采风(一)

研讨会结束,中餐吃罢,采风开始。

第一站:小平故居。

故居保护区幅员面积29.91平方公里,满目青瓦粉壁,绿树成阴,翠竹掩映,游人络绎,展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山水风光,是人们追思邓小平足迹、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这一支形散而神不散的采风队伍,沿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铜像广场、缅怀馆一路走来,兰勇、黎均平这两位“编外导游”对伟人轶事、人文掌故可谓如数家珍,虽信手拈来却也趣味多多。不过,要完全听明白黎均平的四川普通话,颇有些难度,也因此而笑声、打趣不断。黎均平曾经创作过电视散文诗《持续的仰望》,开篇就引用了小平同志的话:“家庭是个好东西。”

离开故居时,回头望去,大门两侧悬挂着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道尽了小平同志一生为建立新中国,为改革开放所作的卓越贡献。

▲卢静在诗歌朗诵会上

车队抵达“国内罕见,蜀中第一”的武胜县宝箴塞时,暮色渐起。

宝箴塞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占地26000多平方米,系当地豪门武胜段氏第六代子孙段襄臣以备匪患,前后历经40余年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走进天井,一座可供百余人同时观赏演出的三层戏楼引发阵阵惊叹。环顾二楼木质戏台台沿,一组精美的戏剧人物和经典剧目场景扑入眼帘;同样位于二楼的其余三面楼阁雕栏画栋,古色古香,栩栩如生。穿过戏楼,便是别有洞天的段家大院。院坝由条石铺成,曲折回廊使整个大院连成一体,构成了设计精巧的四合院落,看台、花园水井、饭堂、仓储、厕所等生活设施十分完备,堪称古院建筑中的典范,令人目眩神迷。在厚重的历史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轻微的,当地电视台对南小燕进行采访,镜头前,她面对各种提问竟手忙脚乱起来,以至笑场。据介绍,段襄臣系湖南祁阳移民,时隔百年,我们仍从这座保存完好的建筑中,感受到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远大目光。难怪卜寸丹刚在回廊上留下一组照片,箫风打趣道:“寸丹,这是你的家。”

晚宴设在“鱼乡村”,这座农家乐坐落在嘉陵江畔,渔舟唱晚,满江霞光,在江边赏景吃鱼,不亦快哉!窗外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人酒兴共诗情勃发。觥筹交错中,那曲目忽然扑哧一笑,原来,路过江边时,客串导游黎均平用他口音浓重的四川普通话侃侃而谈:“这个龙驴湖呀,有个美丽的传说……”龙驴湖?这不是传说中的风马牛不相及吗!那曲目一愣,立即展开诗人的想象:“是龙与驴斗法么?”此言一出,几乎满座笑倒。一旁,陈谊军有板有腔地揭晓答案:他说的是龙女湖。

▲在宝箴塞

采风(二)

8月26日清晨,车队开赴华蓥山。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让双枪老太婆家喻户晓。山顶上,矗立着双枪老太婆高大的雕像,我们不失时机地在雕像下合影,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作为江姐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革命老区,华蓥山不仅到处流传着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且硝烟散去,这座集雄奇险雅幽于一身的名山重焕新颜,成为了人们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千年一吻,天然石林,树缠石、云海……这是四川特有的风景佳胜。曲径幽深,云海苍茫,诗人们着实领略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畅意。在地质公园里,文静的爱斐儿邀请同行的十几位代表共演一回“千手观音”,于是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列队依次摆动双手,煞是有模有样。而当来到著名景点“千年一吻”前,我们则选取最佳角度合了影。司念俏皮地摆出一个“献上一吻”的造型,忽闻后面传来一句:“你这是第三者。”扭头一看,除了爱斐儿还有谁?

下午,我们相继参观了白坪新农村,邻水县柑子、观音环线产业地,缪氏农业庄园。在邻水县旧院落,我们意外地被一老一少感动了。老者是年近九旬的谢婆婆,年轻时她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会唱200多首民歌。在我们的邀请下,老人演唱了一支地道的民歌,尽管口齿不清,但艺术的魅力岂是沧桑的岁月所能掩住的。少者是19岁的大学生刘邻州,他利用假期,在家里造起了飞机,且已做好框架,备好部件,画好图纸。诗是想象的飞翔。一个少年放飞蓝天的梦想,何尝不是诗?我们驻足观看着飞机初具雏形的框架,深以为叹:真是少年心事当拿云呀!

▲高歌一曲的那曲目

激 情

在期待和热望中,夜幕降临。

——一台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即将在麒麟轩举行。

晚会在邻水县文化馆精心编排的舞蹈《邻山邻水》中开场。尽管连日的采风,给身体带来疲惫,可音乐响起,我们顿时热情高涨,“虽然我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我的心是真诚的”,子薇的开场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本地主持蒋晓明的点将下,大家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轮流登台表演,展现精彩。冯总编、成路、爱松、陈谊军、徐源、卢静、赵目珍分别朗诵了自己的作品,霍楠楠、高本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冯总的诗作。兰勇的诗歌在卜寸丹深情、柔婉的演绎下,意境更显深远。陈海容分别用闽南话、普通话朗诵了自己的《打马走过江南》,在他的口音中,“江南”“甘南”不分,所以,水乡江南,让我们陡然想起了第十五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的承办地——甘肃甘南州,那也是散文诗曾经打马走过的高原。

一片诗韵中,歌声、舞蹈是少不了的。微雨含烟的独舞《鸿雁》很是惊艳。李亚强的秦腔、宇轩的《朋友别哭》一动一静。那曲目上报的节目《精忠报国》在节目单上被误打成“男声独唱”,结果这个来自幽燕大地的女教师一开嗓,歌声竟当真不让须眉,与当地歌手献上的《铁血丹心》相映成趣。司念在朗诵完著名散文诗人周庆荣的诗作后,又献唱了一段家乡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

是呀,到底人间欢乐多,因为,人间有真情,有散文诗!

▲本届笔会是女作者人数最多的一届

(鸣 铎)

猜你喜欢

总编笔会散文诗
少年笔会
第十一届清远市三名笔会线上举行
散文诗八骏
金秋笔会
金秋笔会
【总编絮语】
总编风采
总编絮语
【总编絮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