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冬:学霸航天员

2017-03-02冀鲁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3期
关键词:陈冬志强神舟

◎文/冀鲁

陈冬:学霸航天员

◎文/冀鲁

陈冬(右)和景海鹏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

2016年11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返回地球,当两位宇航员走出舱门的镜头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有一个人异常激动,因为,那里面有他曾经的得意门生。他就是姚志强。

2016年11月16日,51岁的姚志强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等我从太空回来,回老家一定会去看您,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

没错,打电话的正是前不久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年轻宇航员陈冬。

2010年5月,陈冬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6月,他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2016年10月17日,担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员。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陈冬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太空之旅。

学霸也是体育达人

1978年,陈冬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一个工人家庭,父亲陈树林是中铝铜业洛阳公司的职工,他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男孩。陈冬从小就是孩子群里的孩子头,厂子里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喜欢找他玩。

陈树林说:小时候的陈冬最爱打篮球和游泳。陈冬虽然爱玩,但从来没在学习上让父母操过心。而陈树林也从不干预儿子的体育活动,他甚至鼓励儿子好好锻炼,告诫他有好的身体才能有好的未来。

1991年,13岁的陈冬上初一,就读洛阳铜加工厂中学(现在是洛阳市第22中学),初高中连读。姚志强当时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是陈冬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刚入学不久,机敏沉稳的陈冬就凭借在同学中的威信被选为班长,一干就是6年。”姚志强说,陈冬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学习好,执行力强,心理素质也特别好,特别喜欢踢足球,身体素质特别棒。

6年时间里,班主任和班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姚志强记得,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和体育上全面发展,班里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作为班长,陈冬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要承担起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

少年时代的陈冬十分稳重低调,话不多,但是说一不二。他是班上的体育达人,学校开运动会时,长跑、短跑、铅球等项目,只要他上场,绝对能拿下名次;他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后卫,高三时代表学校出战洛阳市高中足球联赛,拿下了季军。不仅如此,陈冬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全市的数学竞赛上拿过二等奖,考上重点大学完全没有问题。”姚志强说。

很多任教老师对陈冬的印象都十分深刻。体育老师马俭说,陈冬身体素质好,1997年学校报考飞行员的7个人,最后只有他和另一名女生被成功录取。

“看到陈冬成功飞天的消息,我很激动也很骄傲!”70岁的物理老师张钦说,陈冬物理成绩特别好,当时就表现出了对太空探索的强烈兴趣。有一次,他讲到失重章节时,课后陈冬追着他问“失重到底是啥感觉”。当时,张钦对陈冬说,只有到太空中,才能感受到真正失重的感觉。没想到当初的这句话,现在竟然变成了现实。

学霸如愿成为飞行员

陈树林年轻时也曾有过入伍参军的梦想,但都因为体检不过关,愿望没有达成。这个军人情结寓于他的心中,也在生活中影响着家人。他经常跟孩子们一起看《上甘岭》《地道战》,跟陈冬讲“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陈冬。上高中时,一次父子聊天,陈冬告诉父亲:自己的志愿就是从军,高考就要考军校,考不上军校就去当兵。

1996年11月,军校招收飞行员开始进行前期体检。体检非常严格,但陈冬顺利通过第一次体检。来年3月,陈冬又通过了第二次体检。两次体检都过关后,陈树林对儿子当飞行员的事有了更多期待。同年6月,他陪儿子到济南参加了第三次体检。走出体检室的陈冬,神情有些紧张。他告诉父亲:自己视力有点下降。“没事,7月就要高考了,高考考好了就行。”陈树林一边安慰儿子,一边自己心里也紧张起来。

由于陈冬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又担任学生干部,校领导对陈冬的高考录取也十分关心。到高考成绩发榜时,陈冬620多分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一本分数线。招生组来了后,校长和陈树林见到了长春飞行学院负责招生的同志。招生的同志找到了最后一次体检的报告:两位医生签字,视力检查表上一位医生的结论是1.0,另一位则是0.9,最终为了保险起见,陈冬体检报告的结论为:视力0.9。这与招飞行员视力标准差了0.1。

“招生的同志看了孩子的高考成绩,说肯定是高考复习强度大影响了视力,这是暂时的。最后,没有让这0.1的差距,将陈冬拒之门外。”陈树林不无庆幸地说。

1997年,陈冬如愿进入长春飞行学院,完成了陈树林多年的心愿。这以后,每年春节陈冬都会给姚志强发短信。但是突然有一年,这短信消失了,后来再也没有过消息。2012年,姚志强思念久无踪影的陈冬,就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寻找陈冬的启事。他哪里知道,此时的陈冬正在参加航天员选拔。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把自己与外界隔绝了。

学霸终成航天骄子

坐落于长春东南湖大路的空军航空大学,就是曾经的长春飞行学院。1997年,陈冬在这里开始了他的飞天之梦。

成为飞行员已是万里挑一,而成为航天员,又何止是万里挑一呢?

航空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近百门课程,不仅要学习高数、物理、大学英语、军事理论等基础课程,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能训练。为了训练平衡能力,每个人都要学轮滑,完成3000米才算及格;为保证跳伞安全降落,还要练习蛙泳,要连续游400米才算优秀。

不仅仅是陈冬,所有的飞行学员在成为飞行员之前,都要经历超乎寻常的磨练,力量和体能训练是日常必备。“体能、航理、飞行,要成为飞行员,这三项缺一不可,飞行学员的淘汰率能达到七成以上。”“他不仅体能训练拔尖,而且理论知识也相当扎实,当年是学院里的一名学霸。”

所谓“学霸”,一定会有超出常人的付出。据陈树林回忆,上军校期间,陈冬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大一的暑假,一次是大二的春节,后来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而当陈冬走入航天员队伍后,更是极少和家里联系了。特别是近7年来,陈冬正式加入了航天员队伍,出于保密工作需要,在陈家,除了陈树林夫妇以及大儿子陈波,家里的亲戚甚至连陈冬的奶奶都不知道陈冬当了航天员。

2011年,陈冬和妻子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2016年10月10日,陈树林带着两个未满5岁的孙子返回了洛阳老家。由于回得太匆忙,家里连电视都没有,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天那天,陈树林只好到邻居家看直播,邻居这才知道对门出了个航天员。

“陈冬好样的!”得知陈冬获得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姚志强眼里满是自豪与喜悦。他期待着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在中国航天史上写下更浓重的一笔。

猜你喜欢

陈冬志强神舟
赵志强书法作品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学习“集合”,学什么
李志强·书法作品称赏
陈冬:把能用的劲儿都使出来
“整式的加减”综合检测题
志强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