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2017-03-01汪盈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PBL教学法可行性

汪盈盈

摘 要:药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借由小组讨论的方式以达到自主学习为目的教学方式。随着医药教学向PBL(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在药学院校课程中开展PBL教学,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思路转向自我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方式的教学。本文对药学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药学实验教学 PBL教学法 可行性

药学本身作为一门医药性质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对药物相关技术能够熟悉并且应用,而且要求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相当的熟悉度。而在药学中最领域重要的是药物科研与开发,只有不断地有新的药物得到开发,才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医药技术的地位和实力。

一、现状

1.药学课程设置操作实验比重不足。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模式下,往往重理论而轻实验操作,使得学生在理论上头头是道而在动手时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有让学生在大量的实验操作中不断地磨炼操作手法,才可能做到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在这种操作中尝试自己去思考和发现,也就是说实验操作是需要不间断地训练才能够达到标准的。

2.科研思维培养相对匮乏。新药的研发和质量检测对药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地有更加有效的新药被研发出来才能够让人类的健康得到更好地保护。现在医药专业在不断向PBL教学改革深化,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渡,以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目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以PBL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可以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且找出更好的形式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二、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PBL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方法相比较,学生的基础课成绩并无明显差异,但毕业课题成绩、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则低于PBL学生。除此之外,PBL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培养学生以实验案例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善于探索、概括,比较娴熟地应用现代的信息服务资源,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PBL教学方法是“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在我们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其中,要求各基础学科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案例之中,让学生各学科相互渗透其中。

三、在药学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选题依据。选题一般可以以药学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兼顾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难易适中,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强,我國目前又在大力推广产学研结合,因此药物实验教学必须具有实战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再结合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选择性原则及安全性原则,拟定综合性设计实验题目。

2.实验预期目的。实验教学是药学学科理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目的是验证药学重要理论知识点,通过实践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只是某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反映,各个实验之间相关性差,缺乏连续性,没有有效的将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系统的结合起来。其次,由于目前的实验教学以验证型实验居多,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手册和教师的讲授,按部就班的操作,主动性差,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因此提高组员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也是本次综合性设计实验的目的之一。本次综合性设计实验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思路理念下成立实验小组,从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析、药理活性研究至产品的开发的一系列自主实验设计过程中,探索药学专业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通过本次的综合性设计实验将各基础学科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的界限,练习对多项实验手段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养成站在整体高度看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验证性实验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相比,PBL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本项目以实验案例为中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以期在现有实验教学基础上,提高本科生理论转化实践能力,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计划完成实验内容,深入了解药品开发的总体流程,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

3.综合性设计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次开放性实验涉及到“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四门学科知识,实验内容的设计应与各学科教学时间同步,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大大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4.实验开展存在的问题。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对教学资源的要求很高,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需要耗费一个验证性实验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验教学课时有限,学生精力有限,实验场地有限,本次实验涉及到药化、分析、药理和药剂四个教研室,需要每个教研室提供仪器设备、实验耗材,还需要各学科教师的积极配合。本次探索实验选择了一组学生进行实验还可保证实验场地和指导教师时间的保证,如将此次综合性设计实验扩大到整个年级,共计150人,就目前本校药学院的实验室硬件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综合性设计实验不易开设过多,参与的学生可通过自愿报名、指导教师遴选的方式确定,否则势必造成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根据实验目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今后,如何继续改进这一教学模式,推广教学应用的范围,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阳.基于PBL 模式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教学的初步探讨[J].当代医学,2015,16(3).

[2]任波.中药制剂分析实验PBL 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5,3(6).

[3]靳俊峰,郭瑞珍,吴秀香,吕秀红.PBL 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17(2)

猜你喜欢

PBL教学法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财经类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