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讲评方式在科学区的合理运用

2017-03-01张丽云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弹珠球体认知障碍

张丽云

科学区活动讲评,是在活动结束之前对活动过程、幼儿参与程度及幼儿活动状况而开展的一种催化剂与消化剂式的讲述,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因此,科学区讲评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那么,教师作为区域活动讲评的“引路人”,如何在多元化讲评方式中,针对幼儿的不同活动情况,选取有效的几种方式进行讲评,讲评所达到的效果如何。笔者将结合《指南》相关精神,就自身的实践经验,谈谈多元化讲评方式在科学区的合理运用。

一、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出现价值操作亮点时

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有创新的想法,能在常规玩法的基础上,找出新点子,合理地跨区使用区域材料时,教师可以运用展示法将幼儿的小发明、小创造等在集体中展示,并运用交流法,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提建议,促使幼儿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进一步提升操作经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探索

科学区幼儿借助动手区材料,拼装出过山车轨道,让弹珠快乐地旅行这一小创造引起教师的关注。讲评时,教师提问:“今天科學区小朋友有什么新的玩法?”幼儿兴奋地说:“我用积木拼成直轨道,弹珠滚得很快”“我拼的是圆轨道,弹珠在圆圈里绕来绕去”“我从动手区的拼装玩具中借了螺丝和积木,拼出一条过山车轨道,再把弹珠放在轨道里面快乐地旅行”。基于幼儿对问题的兴趣点,教师给予鼓励性的小结:“这些简单的积木除了拼出平面轨道之外,原来还能拼出小朋友喜欢的过山车轨道,让弹珠体验快乐的旅行,这个想法太棒了”。

2.视频再现提升经验价值

教师展示科学区幼儿探索大型的过山车轨道镜头,启发幼儿回忆:“在组装轨道时,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战胜的?”科学区幼儿结合自身探索的经验齐分享:“积木要连在一起,不能断掉”“要把螺丝拧紧,轨道才不会垮掉”“我们第一次拼的轨道太高了,下坡时弹珠会掉下来。后来,我们把轨道拼得低一些,弹珠才能顺利地通过”。

3问题讨论推进信息分享

在幼儿对弹珠的旅行有较强的兴趣时,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还有哪些物体也能在轨道上快乐地旅行”?幼儿激烈地议论开了,有的说铁珠和乒乓球;有的觉得圆形的东西都可以;甚至还有的认为透明胶和硬币都可以……最后教师给幼儿的答案设下悬念,鼓励幼儿下次试试看,到底还有哪些物体也能在轨道上“快乐地旅行”!

本次讲评目的是分享关于拼装轨道的经验,汇集幼儿活动的新信息,在共享经验的基础上发散幼儿的思维,进一步拓展此材料的探究点,即“哪些物体也能在轨道上滚动?”教师采用交流经验法、成果展示法和问题讨论法进行讲评。在此,教师将科学区幼儿活动的照片呈现在集体面前,直观地再现幼儿活动情况。所提的问题有效且层次性强,问题一将幼儿的关注点聚焦在新玩法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问题二促使幼儿交流新经验,提出拼装轨道需要注意的地方;问题三进一步打开幼儿的思维,不仅启发幼儿思考物体能在轨道上滚动的因素,还为幼儿指明新的探究方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次科学探究做铺垫。通过借鉴科学区有创新的玩法后,幼儿懂得融会贯通,这种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也会影响到其他区域,为幼儿在自己已有的经验水平上再次游戏起了导向作用。

二、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出现认知障碍时

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出现认知障碍,且具有共性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法和情境再现法等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围绕当前问题展开讨论,让幼儿在思维碰撞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扫清探索过程中的认知障碍,促使科学活动得以拓展。

1.师幼讨论聚焦问题症结

讲评时,教师提出:“科学区小朋友找到了什么物体也可以在轨道上快乐地旅行?”科学区幼儿纷纷回答:“我找到铁球和木珠能在轨道上旅行”“乒乓球也可以”“泡沫球和海洋球都可以”“我用手指推着圆柱体小积木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了科学区幼儿探索的录像视频,并针对幼儿的疑惑提出问题:“有哪些材料不需要用手指推着也能连续地滚动?”

2.生生互动碰撞认知障碍

显然,幼儿对这一问题有较大的争议,他们激烈地探讨。有的说:“圆形的材料可以自己滚动”;有的说:“只有球体才可以滚动”。幼儿各说其道,无法辨别对错。

3.作品展现凸显事实真相

为扫除幼儿探索中的认知障碍,教师协助幼儿现场演示木珠和乒乓球的滚动过程。从科学区幼儿的视频和实验中,大家发现圆形的材料能滚动一小段后停下,或者需要用手指推着滚动。这一事实,让所有幼儿得出结论:只有球体的物体可以独自在轨道上连续滚动。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启发思考:“球体的物体中,谁能最快地完成轨道旅行,为什么”?幼儿有的说:弹珠最快;有的说:乒乓球很轻,跑得快;有的则说:铁珠最快,它比较重不会掉下来。那到底哪种材料最快,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幼儿作为下一次的探究方向,鼓励幼儿试一试。

本次讲评是针对幼儿在科学区中存在的认知障碍,对物体在轨道上连续滚动的要素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展开的。其目的在于聚焦科学区幼儿在探索中碰到的共性难题,采用问题讨论法、情境再现法、现场演示法来引导幼儿扫清认知障碍,并为下一次的探究提出新的方向,提高幼儿进一步探索材料的愿望。

讲评中,教师播放科学区幼儿的活动视频,提出三个问题,每一问题层层递进。指导中,教师采用了螺旋式的启发方式,步步深入地引导幼儿明确物体在轨道上连续滚动的条件,扫清幼儿的认知障碍。最后一个问题涉及球体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为科学区幼儿的下一次探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零散时

当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获得了有利的经验且较零散、模糊时,教师组织相关的讲评,运用问题讨论法和经验交流法等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梳理幼儿的经验,提升幼儿的认知,给予清晰、明确的结论。

1.网集各路信息汇总展示

讲评中,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哪种球体能最快地完成轨道旅行”?小锟自信地说:“弹珠的速度最快。”“为什么弹珠能最快地完成轨道旅行,而其他球体不能?”教师又追问道。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铁珠很重,所以速度慢”;“乒乓球、海洋球和泡沫球都很轻,容易飞出轨道”;“弹珠的大小和重量刚刚好,速度肯定最快”。

2.讨论推进促进信息归集

根据幼儿零散的经验,教师又提出:“球体在同样的平面轨道上滚动的速度与什么有关?”“和大小有关”“与重量也有关系”幼儿争相答道。教师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小结:在同样的平面轨道上,球体的滚动速度与它本身的体积大小和重量有关系。重量相对一样时,体积越小,速度越快;体积相对一样时,重量越大,速度越快。

3.梳理经验,提升认知

为检验结论对错,教师与科学区幼儿当众验证试验结果。经试验,幼儿终于得出结论:体积大、重量轻的球体(泡沫球、乒乓球、海洋球等)滚动速度会越来越慢;体积相对较小、重量相对较轻的球体(弹珠)能匀速滚动,速度比较快。

本次讲评是针对幼儿在科学区探索中采集到的一些较为零散、模糊的经验,导致幼儿产生争议,影响探索过程而展开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梳理探索中采集来的零散经验,并进一步提升总结,提高幼儿的认知。

讲评中,教师采用问题讨论法、经验交流法、现场演示法进行讲评。通过问题一,让科学区探索的幼儿揭晓答案,引出话题。问题二使他们能分析原因,感知不同球体的特征。问题三的提出,更是提升幼儿认知的关键点,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影响球体滚动速度的因素,并进一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又加以演示,为幼儿展现了清晰、有条理的经验,加深幼儿对同一平面轨道上,不同球体滚动速度与本身的体积和重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方.幼儿园区域活动再思考[J].家教世界,2014(11).

[2]徐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三个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2(7).

猜你喜欢

弹珠球体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越来越圆的足球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广告创意新方法——球体思维两极法
Optimization of rice wine fer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kinetic model☆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