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7-03-01耿仲平
耿仲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要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又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将这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学好。朗读教学法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朗读教学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实施策略,并指出了朗读教学法的运用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此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法;教学意义;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老师要结合所授的语文知识,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教学法,培养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朗读教学法是语文阅读教學之关键,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及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才初步接触朗读,往往不了解朗读技巧,甚至对于文章的感情以及思想都没有清楚的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讲解,学生通过模仿老师朗读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朗读技巧。例如,在讲授《狮子和鹿》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先给学生示范朗读一遍,就拿“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一句来说,老师用一种自豪、骄傲的语气,让学生感觉瘦鹿对自己满意身材的称赞,再由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纠正,让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朗读技巧,从而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组织朗读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朗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文学知识,提升语文修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朗读活动,找一些课外的散文或诗歌,让学生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朗读,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别人的朗读方法,从而改正自己朗读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身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选用适宜之法,鼓励学生朗读
因为一些学生语文基础差,心里总害怕自己读不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怕朗读被别人嘲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鼓励这些学生朗读,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音准问题及朗读语气感情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向学生描绘了桂林的地理面貌,告诉学生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相映生辉的好地方,有着超脱凡尘隽秀与清新,是多少天涯游子梦想的归宿;然后再说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那便是孩子心中的山水之地,我相信在山水之地生长的孩子,必然也有很深的感触;接下来我们邀请他来朗读这篇充满浓浓山水情的《桂林山水》吧!孩子略显动容,羞涩地站了起来,那是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即使他普通话不标准,有点怯弱和自卑,然而,他认真地、深情地朗读了这篇课文,就像在向我们分享他那充满魅力的家乡,那美丽的山水便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我和同学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给予他应得的热烈的掌声。
四、爱的评价是一种鼓励,一种情感
对朗读的好坏区分是一种艺术界定,所谓艺术评价,按朗诵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到的意境来评价,而不是从语法、语义等固定规格和形式特征来考核。当然,这种方式相对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朗读评价可分为两种,其一就是艺术性的,其二则是激励性的。所谓艺术性就是不给学生定型,依据学生对原文本的感触和理解程度来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文本。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在对学生朗读结果的评价上大致是鼓励的,从学生的朗读中去发掘学生朗读的个性化特色,进行肯定与赞扬。在学生未凸显的部分予以启发,拓展学生思考的维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教学活动中,创新是关键,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预设灵活处理课堂生成;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朗读引导,学生也会主动去配合老师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三部曲”探析[J].考试,2011(7).
[2]朱丽娜.对加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