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策略与实践
2017-03-01童伟强
童伟强
摘 要: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十分适用。以合作教学为中心,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策略;实践
一、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内涵与作用
合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是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还能有效地加强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作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今,很多小学生都被家长捧在手心里,合作意识极其匮乏,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中,感受团结合作带来的融洽氛围,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
其次,合作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方法着眼于学生自身水平,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更有侧重地吸收知识。
最后,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带到团队的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其文化素养。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现状
1.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新课标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许多教师未曾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将在课堂上多次向同学提问题当做合作学习的表现方式,忽略了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使得学习的探究性没有充分发挥,以致于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2.小组合作固定、单一
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作业,但有些教师觉得麻烦,并没有事先分出小组,而是在课堂上随意地将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到一组,使其在合作中进行学习。此类的分组未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组内成员不能很好地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同时,小组间成员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也降低了组间竞争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3.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将学生即兴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学生往往没有时间明确地进行组内分工,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思维活跃的学生就会优先作答,随即成为合作小组的代表,其他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代表所给出的观点。很显然,普通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启发,小组间合作交流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作用,合作学习也并没有出现其应有的效果。
三、优化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策略与实践
1.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教师在安排分组的时候要经过思考,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有个具体的概念,分配小組时要把学习能力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共同思考。另外,一组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其他成员的身上学习到自身没有的优点。在这里,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为同学分配小组、发布任务后,应放手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2.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分配完小组后,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的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教师讲解长方体体积的知识点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教室中讲台的长、宽、高,将其记录下来,并算出体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不但使学生完成了长方体体积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动脑能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努力学习。
3.运用竞争方式,提高合作教学效率
由于数学知识需要人安静地认真思考,小学生可能会耐不住爱动的天性,如果让其单独思考,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可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比赛,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比赛中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比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列出等量的题目,让其共同进行分数计算、鸡兔同笼等问题的解答。在最短时间内正确解出所有问题的小组为最后赢家,在这种对抗机制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被更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另外,教师不但要对胜利的小组进行奖励,还要避免失败的小组产生不良情绪,鼓励其在下一次的竞赛中取胜,使得两个小组共同进步。
4.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
教师在某个小组取得进步时,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在某个小组遇到难题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使他们在取得进步的时候产生成就感。使其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坚持思考、不放弃、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以及合作完成事物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得以融入集体学习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在集体实践中认真学习,把所学知识刻入脑海。只有这样,在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对知识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曹廷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学周刊,2011(13).
[2]李杨.浅议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