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17-03-01陈冀虎
陈冀虎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中高年级数学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重视低年级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能力;培养兴趣;实践观察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既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又要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质量,而数学基础知识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数学难免就有些困难。下面就学生低年级数学能力的形成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比如在教学“数一数”时,出示插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以免分散他们的观察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说说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对图画进行观察,由于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较为形象化,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引入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对图形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
当然,兴趣的激发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环境的感染,教师创设的情境也有相当大的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堂,引入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谜语,通过猜谜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这时引入学习内容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让学生猜猜这节数学课会学什么新知识,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例如,学习物品分类时,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交通工具、食品、电视节目等物品提出来,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理解与记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教学情境很多,要求教师不懈努力、不断创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更多符合学生现阶段发展的课堂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2.通过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事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将教材内容和现实中接触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发掘出更多的生活情境,使数学走入现实当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站成一排,猜一下排第几的学生是谁。还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可以设置成“小超市”,学生就能开动脑筋,有的根据大小、有的根据颜色,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分成多种类型,在分类过程中熟悉物品的性质和形状。也可以让学生带一些日常用品,例如,球、纸盒、盒蓋、瓶子,让学生通过摸、看了解物品的区别,再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只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发挥空间,就一定能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在课堂上加入各种实际的操作内容,既能让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又能巩固学到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教材主要是以情景图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能看懂题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
1.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这个可以参照一年级的课程,通过用图来替换数字,按照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排列。
(2)竖着看。通过观察图表的方式,从上往下看,可以参照二年级学习的乘法口诀表,可以从上往下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乘法口诀中存在的规律,进一步了解乘法。
(3)先观察中心再看周围。这是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用到的方法,简单地介绍加减混合运算不容易记住,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天鹅,飞走了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接受,运用图片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什么是混合运算。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多数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所学内容,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老师教授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老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统计物体的数量时,可以先统计总体物品数量,再从总数中找出不同种类物品的数量,让学生在分类计数的同时找出其中的规律。如一年级教材第60页,如图(图略),有10根小棒,分为两部分,有多少种分法?笔者出示10根小棒,引导学生观察,先试着分成两部分,一边观察一边利用其他分法摆放,学生则会看到10摆放成两部分的方法,再讲出其中的规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2.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数量的真正意义,显然学生通过图片了解物体的数量,观察其中一部分物体的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理解物体数量由整体分出一部分就是减法,将分出去的一份拿回来就是加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加减关系。
低年级数学学习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并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比较能力较弱,只知道不一样、多、少、长、短等,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势在必行,制订计划教授学生不同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逐渐增加难度。
1.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事物的性质、图形、颜色等方面进行区别,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它们又有共同点。例如“分类”这一课中的“做一做”,有的学生对实物进行分类,如苹果、梨、桃,有的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如三角形、圆、正方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分类,从多个层面分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先对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再比较头脑中的事物
如认识时间,先通过直观观察钟面的认识时间(某一点时间),再借助活动,从1数到100经过了几分钟(一段时间),直观建立起来的表象,使学生清晰地认识时间这个概念。
3.对比一个类别的知识,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在学习减法的应用时,利用具体事例使学生清楚求多多少、少多少和相差多少其本质是一致的,都用减法来计算,从而归纳出这些知识内容的本质属性,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读懂”数学能力的培养
1.看图理解
如果学生遇到的题目带有示意图,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读懂图,可以增加提问:“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根据示意图回答老师的问题,长期坚持,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教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师指导阅读
在学习应用题时关键就是理解题意,有的学生会懂题中的文字,但不明白题目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应用题,明确题中的重点词句,要求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根据生活实际理解题意,当然利用转译的方法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50元能买一个足球,40元能买一个排球,60元能买一个篮球。问(1)足球比篮球便宜多少?(2)篮球比排球贵多少?通常学生容易理解“便宜”“贵”这样的词语。所以学生要多读,要求学生交换两句话中的关键词,看是否能够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又如,将“贵”换成“多”,将“便宜”换成“少”,问学生题目的意思变了没有。再如换为“50比60少多少?”“60比40多多少?”这样的句子,再换算成数学表达式,学生则易于接受。
3.独立思考交流理解
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表达的意思画出问题,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再请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及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归纳,引导学生精读领悟。鼓励学生在阅读应用题的过程中加强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从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理解题意或發现规律,虽然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的,但对于有些思维不是特别敏捷的学生,即使读了很多次,他们还是不能独立理解,有时需要老师反复点拨或者听了汇报时别的学生的答案才能明白。课堂中这样的孩子很多,可老师只有一个,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点拨到;汇报的学生就那么几个,也不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汇报后,那些孩子就能明白。
五、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拼拼折折
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题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动手折一下或剪一下,有利于学生理解。如一张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5厘米,如果将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求正方形的边长、周长。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等。这些题目都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做一下,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画画点点
新教材的解决问题内容最多的是情境图,图中包含着很多数据。假如学生不能利用较为有效的方法数清,则会出现很多错误,不利于正确解答问题。所以低年级学生首先要学会正确数数。这时可以利用“画一画、点一点”的做法,依据一定的顺序去数,同时做好标记,就可以保证数数的正确性。
3.画画圈圈
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意、正确思考,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用笔画或圈出重要的字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
4.生活实践
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有些内容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更容易掌握,比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要求家长带孩子一起去超市,经历购物过程,学着付钱或算一算应找回的钱;学习“认钟表”时,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同时依据时间表规范自己的行动时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步骤和具体的思维方法,与其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不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第一位,(1)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塑造学生的创造品质;(3)教师还需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新知识层次。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