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向关注”的学生问题焦点解决实例探索
2017-03-01许惠娟
许惠娟
摘要:基于“正向关注”的学生问题焦点解决是指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可通过重新阐释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成功经验、设定目标和标尺化三种策略来实现。焦点解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交流,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看到光明的一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摆脱困扰。
关键词:正向关注;焦点解决;学生问题;实例探索
一、基于“正相关注”的焦点解决相关理论阐释
(一)正向关注
正向关注,是指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他者,对他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他者发生积极变化。对来访者予以积极关注及其程度如何,反映出对他者的一种基本认识或人性观:来访者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他们身上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长处、优点,存在一种向上成长的潜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外界的帮助,都有可能比现在更好。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这种“正向关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交流,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自尊,或被目前的困难所困扰的学生,教师的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處境,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看到光明的一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摆脱困扰。
(二)“正向关注”导向及焦点解决的心理机制
人格心理学中介绍罗杰斯的理论时,提到积极关注指自我知觉出现后婴儿开始产生的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当积极关注得到满足或挫折的结果产生了人们的自我关注评价。满足易发展积极的自我关注,而不满足则易发展消极的自我关注。积极关注是积极的自我关注的先决条件,但积极的自我关注一旦建立,就不再依赖被爱的需要,而可以自我延续。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归类为生存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归类为成长需要。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表达着一种被关注的渴望。
2.“问题导向”与“解决导向”
问题导向视角更关注问题本身及其产生的原因。这一视角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局限性。
首先,探究问题成因需要信任和开放,但问题学生大多数对教师怀有戒心,教师要赢的学生的信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各个原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互为因果,要理清头绪并非易事。第三,找到了根本原因,但有可能既成事实是教师无法改变和消除的,如家长离异,家庭结构不完整。第四,当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时,容易产生导致问题行为的外因,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产生无力感。
解决导向视角不纠结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即焦点解决,就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方法。具体来说,它更关注问题背后的正向因素;认为凡是都有例外,既然有例外就能解决;坚信小的改变会带出滚雪球效应。它鼓励每个人成为自己问题的专家,多种尝试,有效的方法保留,无效的改变。
在解决导向视角下,教师可以看到更完整的学生,看到更多可能性,引导学生正向改变。同时,教师也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效能,更具正能量,使得职业幸福感有所提升。
二、焦点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一)对学生行为重新阐释
1.行为与问题行为的界定
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胜利和心理变化。行为的形成会经过三个反射阶段: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即先有偶然行为,再有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需先有奖励承诺,再有行为;社会学习,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
问题行为是指显然与年龄、受教育程度不相符合的行为方式,个体行为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与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2.正向关注,重新阐释
学生由于不同的性格特点、家庭特点、班级氛围,形成了一些初期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又得到了不同的强化,如果小学生获得满足,就可以顺利参与当前的活动,如果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倾向于通过各种行为寻求满足。
面对同一问题,教师关注的视角导向不同,获得的结果也不同。如下表:
上表中,左边一栏更关注问题,因而描述得很恐怖、很困难,很难激励人们去改变。而右边一栏则更为正向的看待问题,因而让人们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教师会用胜任力而非缺陷的角度看待学生,也没有替学生或他的父母解决问题,而是运用该生的能力引导自己得到解决方案。
(二)寻找“例外”,关注成功经验
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被强化。教师如果只看到学生的“问题”,这些行为仅仅通过教师的关注就会被强化,所以对学生行为进行正向关注和强化,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可以采取的一种新视角和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表现出“问题”的学生而言,能够看到他们“问题”之外的部分,看到一个完整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1.什么是“例外”
这里所说的例外指以下几种情况:问题应该发生,但却没有发生的时候;问题不太严重的时候;问题曾经被解决的时候,即使很短暂;之前有效方法因某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的时候。出现问题的行为,并不代表学生在所有时候都是有问题的,而是在某个时间和环境中,出现的一种自我保护或应对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包括学生和成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处在问题情境中,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或是问题不那么严重的时候,如何挖掘学生问题行为之外的“例外”,看到曾经有效的应对机制,是改变的开始。
2.寻找“例外”
我们采取正向关注的视角,关注学生“问题”之外的部分,就要善于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寻找“例外”。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过去发生的例外情况,比如,你是否能够平心静气地与母亲说话,你是如何做到的?以前你是如何控制自己发怒的?迄今为止,你的良好表现已经持续了2天,你是怎么做到的?也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目前的例外情况,比如,你不急不躁已经有一阵子了,你是如何做到的?或者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领域的例外,特别是针对他擅长的领域。比如,体育老师说你在长跑时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力,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此类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让他挖掘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同时,与家长沟通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向家长传达自己发现的“例外”,渗透焦点解决的方法,让家长看到孩子前进的“小步子”。如果教师在家长心中成了负面消息的符号,那么所谓的家校合作只能是表面的。
(三)设定目标和标尺,使改变可视化
焦点解决的重要原则就是“小步子”。要通过设定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小目标,并配以标尺度量,使完成情况清晰可见,增加学生改变的信心。
1.设定学生认可的目標
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基于自身的价值判断认为孩子要变成什么样,但这一目标并不是孩子认同的,他会觉得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因而只是被动地执行。所以,要与学生一起设定改变的目标,使这一目标成为孩子自己内在的动力。这时就要注意,很多行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目标的设定上就需要遵从“小步子”原则,达成之后,再继续下一小步。只有确认改变发生,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就感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最初的改变一定要容易成功。
2.标尺化度量
将问题标尺化是用以衡量问题影响力大小的工具。可以在一个1到10的标尺上表明问题的严重性。1代表问题控制了你,10代表你能掌控自己的行为。在设定目标后,定期与学生共同用标尺度量问题的改进程度。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具体可视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树立学生改变的信心。
三、学生问题焦点解决的实例探索
参考文献:
[1]【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美】尼尔森等著.梁帅译.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3]周永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马惠霞.中小学教师的情绪及其对学生的情绪传递初探[J].2016,(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