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体辅导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策略研究

2017-03-01石娟

关键词: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石娟

摘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团体辅导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策略研究》自立项以来,按照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团体辅导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实施策略探究、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指导策略实施分阶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报告重点阐述了课题的选题、研究实施,课题研究过程,课题主成果、评价方法等。同时也分析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课题研究展望。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问题提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200年)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中,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华南师范高考研究所对7所本科高校在校生的调查显示:有52%的大学生认为所读专业不理想;65.5%的大学生愿意重新选择专业。但在这么多愿意重选专业的大学生中,有78.8%的人却表示重选也不知道该怎么选。

课题组通过对我校高中生进行调查显示:80%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大多在家务农,知识水平有限,不能经常带孩子外出参观学习,导致大部分学生视野比较窄,对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甚至没有想法;70%的学生表示将来报考的专业会由自己决定,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职业兴趣等不是很清楚,希望进一步探索;49%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55%的学生对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79%的学生人认为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60%的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采用团体辅导活动课的方式开展。

因此,课题组认为在我校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学会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合理进行职业抉择并付诸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2.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个体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而获取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

3.策略:是指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五、研究过程

(一)本研究主要分为研究准备阶段和干预实施阶段。

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围绕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文献、理论的学习;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对象的确定。

2.干预实施阶段主要围绕建构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标体系;建构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框架;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施策略探究。

(二)研究成果

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生涯发展、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未来生涯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辅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环境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多方信息,合理规划未来、付诸实践的综合性团体辅导。通过研究,总结出团体辅导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实施策略。

1.建构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体系。

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特点,确定团体辅导生涯规划指导的主题包括生涯意识的唤醒、自我探索、职业环境探索、规划与管理四个单元。

2.建构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框架

3.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施策略

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包括热身活动、情景在线、活动探究、自我实践、课外拓展等环节。

操作说明:

1.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即运用各种热身游戏、音乐、音像影视等手段,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目的是让团体成员既能打消自己的防卫心理,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同时热身活动也为本节辅导内容做好铺垫。

在讲《性格与职业》这一内容时,我就采用了《签名》这个热身游戏,规则是成员第一次用平时写字手在紙上签上自己的姓名,第二次则换成另一只手再签一次。让学生感受到使用惯用的那只手时,会感到舒适和自信;若强迫使用另一只手,这当然可以拓展能力,但却绝不会像先前那样灵活自如,收到的效果当然也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从而导入到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上面,这样即轻松活泼,又紧贴主题,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2.情景在线

“情景在线”即用案例或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活动,提起话题。案例或故事呈现后通过设问引出话题,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讲《探索职业价值观》这一内容时,“情景在线”通过晓慧难以做出抉择的故事,指出生活中价值抉择的存在,并引出“价值观”概念即就是你认为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同时向学生们介绍澄清价值观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价值观模糊不清,不仅会像晓慧一样困惑,还会在生涯发展的问题上难以抉择,甚至走偏。

3.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即主题内容的体验活动,包括活动、测量、调查等,此阶段为成员参与体验阶段,对自身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练习会产生解决生涯问题的新方法与经验。

在《探索职业兴趣》这一课,采用的“活动探究”是岛屿生活计划,依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不同的岛屿代表着不同的兴趣类别。学生根据活动要求“从兴趣出发”进行选择,对几个岛屿都感兴趣,就按照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可能与某一类职业有关联。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可以有更多的生涯选择可能。

4.自我实践

“自我实践”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体验经验进行自我梳理,把所学真正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涯规划中。

在《完成生涯设计蓝图》这一课中,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我探索、环境探索两部重新进行梳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书。

5.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即帮助学生进行高中生涯决策进行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决策的路径是什么,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如何进行信息的整理以及做出最后的选择。此环节多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完成,课上提供分享交流平台。在《职业体验》这一课中,让学生自愿结组到家长、亲戚或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单位进行亲身体验,并填写职业体验记录。

4.完成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编写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遵循活动性原则,注重学生体验,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力争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教材分为生涯意识唤醒、自我探索、职业环境探索、生涯决策四个单元。该校本教材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涯发展、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未来生涯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辅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环境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多方面信息,合理规划未来、付诸实践的重要依据。

5.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效果评价体系,涉及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个方面内容,分别制定出《团体辅导成员总结效果评估表》、《团体辅导成员课堂反馈评价表》、《团体辅导成员家长反馈调查表》。

六、效果评价

(一)团体辅导反馈性评价

1.根据《团体辅导成员总结性评估量表》的评价反馈得出以下结论:

(1)在团体目标方面,几乎所有学生认为团体不同程度达到了所定目标;

(2)在团体辅导的氛围方面,98%的学生都认为该团体具有凝聚力、且是积极向上的;没有学生对此次团体辅导活动感到不满意;

(3)在团体活动参与主动性方面,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理解了团队目标并且遵守了团体承诺,但也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在团体活动参与主动性不够,但通过回看他们每次团辅导后的收获发现他们对活动还是感到满意的,认为自己是有进步的。

(4)在学生对自我成长的主观评价中,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在自信心、主动性、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选择态度、职业目标的确定性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根据《团体辅导成员课堂反馈评价表》反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认为参与过生涯团体辅导课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加积极,教师管理起来更轻松;课堂秩序更稳定;班级氛围更积极向上,学习热情更高,学习气氛更浓。

3.根据《团体辅导成员家长反馈调查表》对参与生涯团体辅导课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显示,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增长了;孩子在家学习更主动了;跟父母探讨未来发展等问题的次数多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与父母沟通的更多了。

(二)学生的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有所提高

为保证实施效果,课题组不定期进行师生问卷调查,以下汇集了部分学生学习学习的感受:

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提高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一直觉得迷茫的田捷、朱琦、达鑫垚等同学谈到:原来一直认为生活不需要什么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结果导致自己整天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没有方向。通过参加团体辅导,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样放弃自己,自暴自弃,树立了开始学着思考自己未来的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前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学也学不会,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上课除了玩儿就是睡觉的刘壮壮、夏朗等几位同学谈到:在团体辅导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以活动体验、游戏感悟等方式让我们自己有所领悟,真觉得它们让我们的内心发生了改变,我们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是该行动的时候了。

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使学生有了更加全面的自我认识。通过团体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职业环境探索结束后,以前很多对职业、大学、专业知知甚少的学生都表示:通过团体辅导课,知道了职业的分类、大学与专业的划分以及搜集职业等相关信息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兴趣、性格和各种职业所需要的条件、素养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大学,甚至职业,为我们将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1.没有进行预评估。由于时间问题,本研究在进行前没有对辅导方案进行预评估与修改。

2.根据我校农村学生占大多数这样的事实,设计了生涯意识唤醒这一单元,但内容较少,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3.缺少追踪研究。因为此研究中只涉及高一的部分学生,没有对辅导的持续性效果进行检验,缺少追踪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方案效果的评估。

4.由于参与对象是各班学生的组合,在团体建立、团体氛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5.由于受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们的职业体验、社会调查等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从而导致课堂分享交流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对未来研究展望

1.研究对象与内容方面,本次研究只针对高一年级学生,未来的研究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步将高中其他年级都纳入研究的范围,形成高中生生涯辅导完整的体系。2.在追踪研究方面,可以进行更多次、持续时间更长的追踪测量,以期提供最真实的效果。3.希望学校教师都可以投入到生涯教育中来,形成以心理教师为主力、其他教师协助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 《生涯发展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2] 吴志兰 《中学生职业规划》 中国市场出版社存在 2010年 4月

[3] 黄天中 吴先红《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4] 阳志平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 3月

[5] 何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探究》 大众科技 2013年4月

[6] 聂永欣 《班级团体辅导在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國电子教育 2010年

[7] 黄瑞滢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初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11月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