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随想
2017-03-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10月14日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说,“双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创业与创新结合,会使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尤其在当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万众创新可以把千千万万“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创意奇妙、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这正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
的确,“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下一次,行动起来吧,让思想充满野性的舞蹈,让自由和灵性充满足尖。行动,才能提供源源不竭的创新的动力。
青年作家蒋方舟这样说:“我走的每一条路,看到的每一个清晨,我心里怀揣的每一个远方,都是不同的。每一次破格的想法,每一次服从的内心的改变都没有错,重点是做与不做,是否付诸行动。”成长道路上,她在矛盾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破茧而出,一直尝试在混沌的世界思考,打破固有思维,行动才能收获,她认同求变精神和提出质疑,打破常规的声音,但更希望有目的地用行动去实现。给了自己想法,如果不跨出那一步,仍然是泛泛而谈,这是掌握着她的非方程式的人生的方式。
行动,去历前人未历之艰险,揭前人未揭之奥秘,状前人未状之奇景,才能达前人未达之境地。沿历史之流溯源可见,当整个社会沉浸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风尚,最终的归宿是经营仕途以平天下,闭门书斋,坐而论道的框架下,徐霞客作出创新之举,他摆脱世俗的窠臼,跳出浩如烟海的圣贤书籍世界,开始了长期的实地考察。他的心灵长期与大自然交流,高扬自由灵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 既寻窈窕壑,亦经崎岖丘,方得以见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悟出深邃新颖独步之理,这位在地学领域作出重大创新的科学家,在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立下的空前绝后的丰碑,来源于他付诸的行动。
創新需要魄力。如果仅仅凭纯粹意识的力量,没有行动,主流市场的“破坏者”乔布斯无法冲出既定的跑道,摧毁竞争的赛道,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没有行动,像海尔这样靠创意推动生产的企业无法乘风破浪,从中国走向世界。
十年前,当身边同学忙着社交,二十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和朋友们谈及把学生连接起来的想法,回到宿舍的他即创造了最初的脸书,到如今打造起来的的社交网络帝国。当时的他未想过会连接整个世界,并以其独特方式重塑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然而,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做?我们逼迫自己跳出盒子思考,然而当思维的盒子已经打开了一条缝隙,没有顽强的执行力,灵感降临也是于事无补。“每走一步,你都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所以请一直向前看。”扎克伯格这样说。如果止步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忐忑不安,永远无法真正创新。
坐落于加州门罗公园的脸书总部墙上写着:完成胜于行动。已成为公司各个领域的准则。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做一个产品,听取用户的反馈,加以改进,这个过程就是创新。与其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如继续行动,持续改进,挑战边界。在鼓励“双创”的今天,是否给了新时代的创业者们一些启示呢?
是什么在扼杀创新?受利益驱使,考虑到“犯错”的成本,中小企业首先想到的是“生存”。当领导者谨小慎微,将“创新”宣读成了“别犯错“,如此规则下,有创造力的人每欲行动前都要在心理上翻山越岭:别多事了,错了怎么办?当新的技术浪潮起来,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扮演跟随者。
同样在教育中,若带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求知,依赖于标准答案和机械记忆,更多是“拿来主义”,忽视去历练的机会,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这样逐渐消磨,如此使创新型人才成为瓶颈。
山是一步步登上去的,创新也是不断在行动中总结出来的。对于一个民族亦是如此,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改革开放这一大创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路茫茫,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行动,反复研究和修正,这一从有到无的过程可能曲折跌宕,也有可能最终证明是一个错误。无从下手的人怕多做多错,宁可不做不错,永远也无法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
在避风港湾,找不到昂扬的帆。日月失兮,谓之匆匆,不敢行动,终与创新无缘。新的时代带来了新机遇,唯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付诸行动,
(武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