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17-03-01王鹤儒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鹤儒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所有语文老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阅读教学均应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加强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等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 意义。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

阅读教学是在语文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语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文本交流对话而获取意义的一种语文教育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始终是作用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最为直接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但是如果教师仅仅是局限于阅读材料的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在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提升阅读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有引导能力的阅读者和教育者。

有国外学者曾指出,教师的阅读观念对阅读及儿童的阅读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的阅读观念是一切阅读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是学生与文本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再者,教师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只有自身知识丰富了,才能挖揭出教材中更丰富的内容,更好地诠释教材,更好地鼓励学生去阅读,也会在无形当中将自已对这阅读的热爱传染给学生,以此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不仅可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阅读教学知识和经验,不轧制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阅读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好的阅读策略、经验教授给儿童进行有效的阅读。

二、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个体才会优先倾向于这个事物,才能力求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也就会为追求知识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 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 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四、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知道:画家借助于线条和色彩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音乐家凭借节奏和旋律来谱写抑扬顿挫的乐章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及感悟;而文学家则以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及感悟。这种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从作用于感官角度来讲,表面上它没有绘画的直观性和音乐的直感性,但它内在隐含着由线条与色彩所带来的绘画的有形性和由节奏与旋律所带来的音乐的有声 性。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相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总之,只有将阅读教学變得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改变传统阅读课堂沉闷、僵化的气息。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还很多,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与积累。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