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秀的散文很小资(评论)
2017-03-01凌鼎年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澳门文艺》特聘副总编,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评委会副主任等,在《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3000多篇作品,出版、主编过数百本作品集。作品译成9种外语入选多种教材,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文学奖等300余个奖项。
宇秀,最简单的介绍就是: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女诗人。她做过大学教师、影视编导、制片人与报刊编辑。她曾经辍笔八年,如今算是重回寫作,看来文学的诱惑力对小资女性还是蛮大的。宇秀出版过畅销书《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
《红豆》这次刊发她的作品不是小说,是一组散文,广义的散文,或者说是随笔,是作者随心所欲地写,但是形散神不散地写。
从这几篇的题材看,都是些与宇秀相关的人与事,诸如闺蜜、家人、服饰、菜肴、化妆品,等等,无关历史,无关政治,无关国家大事。从笔法看,以实录为主,即时即兴描写,叙述为主,议论为辅。情绪化、情感化。不经意中流露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从文字看,清新淡雅,干净利索,句式没有欧化的倾向,也没有掉书袋的卖弄,自自然然,轻轻松松,流畅而隽永。
《被折衷的粉红套裙》这篇,宇秀以假设开头,引出话题。一个关于青春不再的女人的话题,一个身居官位的女人的话题,一个关于女领导化妆的话题,一个关于女领导服饰的话题。在宇秀的笔下,讲述了一个年近不惑的女领导,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参加一个盛大宴会前,产生了穿什么服装的纠结。一袭粉色蕾丝长款套裙,在当时的深圳来说,也是引领女装潮流的。穿在女领导身上,时尚、妩媚,用时下的语言就是“高大上”。女领导很喜欢这款服装,面对镜中的焕然一新的自己,甚至有点激动,有点少女的羞涩。但兴奋仅仅一时,她考虑再三,权衡再三,采取了新旧服装各半合穿的折衷,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算混搭。为什么呢?说起来,爱美乃人之常情,女领导也爱美,也想穿粉色蕾丝长款套裙,使自己面目一新,但她又顾虑,怕太招眼后被人说三道四。换句话说,当今官场,还是保守点稳妥,随大流保险,特别是女性干部,过于漂亮,太花枝招展的,都很难成为领导,最多只能充当见不得阳光的地下小三。这位女领导的心态、行为,在中国官场中很有典型性。折衷的穿着,也许没有吸引太多的眼球,安全是安全了,但女领导心里是不甘的,或者说是难受的。特别是当她看到其他女人华丽的服饰,穿金戴银,她更不甘了,于是,有了是否“缺了什么”的问话,这种心态很微妙,隐藏了千言万语,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把一个女领导的心底来了一次曝光。
《小资·外婆·红烧肉》,看题目像杂文,或者说像随笔。说起“小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会有点过敏,因为在中国大陆老派人的词典里,这不是个褒义词,甚至连中性词都算不上,多少是带有点贬义的,指那些追求、向往小资产阶级生活情调、情趣的人。谁被套上了这顶帽子,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冻结,就意味着被划为另类人群。然而,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资”不再是个人见人怕、人见人避的词汇。慢慢,小资特指那些向往欧美生活方式,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被认为是一种品味、一种时尚,是追求生活品位的人。如今,如果有人说你“挺小资的嘛”,八成算是夸你有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最好还是文青。
宇秀调侃自己是劳动着的“小资”。她文中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在移民前,她家中的马桶保姆刷过后,她还要再刷一次。我相信,绝对相信。其实是洁癖所致,也算是小资的“病症”之一。
宇秀的文中又提到了红烧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向来是与绿林好汉、江湖侠客联系在一起的,小资女人却饕餮红烧肉,似乎反差大了。差则差矣,小资就只喝咖啡,只赏春花秋月,不食人间烟火吗?如果只有那一拨算小资,那伪小资就太多太多了。宇秀是个有小资情调的女人,又是个脚踏实地的女性。她在加拿大一边经营着餐厅,自食其力,一边写着她喜欢的文字。她是个爱喝下午茶的女性,但也不排斥红烧肉,这才是真实的宇秀,个性的宇秀。
宇秀的文笔,有点类似王安忆、范小青,典型的女性笔触,带有阴柔的一面。读她的作品,就像在喝下午茶时,静静地听着一位熟人在向你诉说着什么,在倾诉,在交心。彼此不用设防,不用戒备,不会让你有压力,不会让你沉闷,只要有兴致听,就会有所悟,有所得。
宇秀除了写小说、散文,还写诗歌,她的诗,短小精致,空灵唯美,从她的诗里,更能体会、感受她那份睿智、浪漫与挥之不去的小资情愫。或者说,宇秀的诗,锤炼了她的语言,使她的散文更富诗意。
责任编辑 张 凯